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德国研究机构研发FRP原位注塑工艺
2014-01-17 09:12:25
第三方平台
德国工业塑料加工研究院(IKV)在近日选取一种足球护胫为展品,并且展示了采用注塑方法加工以热塑性塑料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塑料(FRP)。
该项目将熔体浸渍工艺(可以加工织物预成型件)的优势与热塑性塑料基体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研究团队正在采用原位聚合等技术,开发一种完全自动化的高度集成工艺。该工艺将系统转换为原位注塑后,可将复杂的纤维预成型件与一种单体相结合,直接在注塑机上进行大批量生产。
据悉,FRP制品的传统生产工艺有多种缺点,例如尼龙复合材料片材加工仍需浸渍和模塑两道独立工序,并且只能加工模塑结构较简单的产品,表面结构的变化范围也有限。所以,IKV工艺的目标是消除这些缺点,科研人员利用原位注塑工艺,织物预成型件经低黏度的己内酰胺单体浸渍,之后成功进行原位聚合反应生成聚酰胺6。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治高血脂药物有望治疗老年痴呆
●
这些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你了解多少
●
蒸馏和分馏还傻傻分不清?它们的区别在这里

阿尔茨海默病是基数最大的老年病之一,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报告,每3秒钟,全世界就会增加1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中国,是世界上患病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姚永刚课题组阐明了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α(PPARA)激动剂——吉非罗齐和匹立尼酸的抗阿尔茨海默氏症分子机制。 快速识别阿尔茨海默氏症说起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人都会将它与记忆力减退划等号。其实,这一疾病并不只是记忆力变差那么简单。那么阿尔茨海默病究竟有哪些征兆呢?第一大征兆:记忆力衰退记忆力衰退,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第二大征兆: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阿尔茨海默病能让曾经的“家务小能手”不见了......第三大征兆:语言表达出现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第四大征兆:搞不清时间和地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门常迷路,记不住日期,甚至都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第五大征兆:判断力受损阿尔茨海默病会让人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例如花很多钱去买根本不值钱的东西,或者吃已经不再新鲜的食物,甚至会横冲直撞地过马路。第六大征兆:理解力下降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与人交流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障碍,跟不上他人的交谈思路。第七大征兆:将物品或钱错放在不恰当的地方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总把东西放错地儿,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征兆。第八大征兆:情绪或行为的改变无缘无故地情绪涨落,或者情绪变得淡漠、麻木,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视。第九大征兆:性格改变糊涂、多疑、害怕、易怒、焦虑、抑郁......阿尔茨海默病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第十大征兆:兴趣丧失有的患者能在电视机前呆坐好几个小时,又或者长时间地昏昏欲睡。阿尔茨海默病甚至会偷走一个人的爱好,让人对以前的喜好不再有兴趣。 治高血脂药物有望治疗AD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其中血脂异常是AD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PPARA基因的遗传变异与AD风险相关。自噬是溶酶体介导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机体内细胞降解自身细胞器以及功能异常蛋白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功能障碍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诱导自噬的发生有望成为治疗AD的新视角。 姚永刚课题组从分子、细胞和小鼠动物模型等多个层次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细胞层面,研究发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吉非罗齐和匹立尼酸作为PPARA的激动剂,可激活自噬从而对Aβ进行清除。在AD小鼠模型层面,吉非罗齐和匹立尼酸能有效诱导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使其聚集在Aβ斑块周围,进一步显著增强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和降解功能,从而改善Aβ病理生理学特征。并且该效应与自噬的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吉非罗齐和匹立尼酸可显著改善AD小鼠受损的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并显著提升AD模型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该研究为FDA批准的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吉非罗齐进行AD治疗临床试验提供了实验依据。

有机化学实验是制药、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时务必要小心谨慎,安全是第一要素。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有机化学实验中一些基本的实验技巧知识。 1、有机化学反应加热有哪些方法?答:有机反应一般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因为许多有机物易挥发、易燃,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另外仪器也容易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如果要控制加热的温度,增大受热面积,使反应物质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分解,石棉网加热仍很不均匀,故在减压蒸馏、或回流低沸点易燃物等操作中不能适用,最好用适当的热浴加热。 (1)水浴: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的反应。如果加热温度在90℃以下,可浸在水中加热。如果加热温度在90-100℃时,可用沸水浴或蒸汽浴加热。 (2)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时,可用油浴。油浴的优点是可通过控温仪使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器内的反应物料受热均匀。容器内的反应温度一般要比油浴温度低20℃左右。常用的油类有液体石蜡、植物油、硬化油、硅油和真空泵油,后两者在250℃以上时仍较稳定。 (3)砂浴:当加热温度必须达到数百度以上时,往往使用砂浴。将清洁而又干净的细砂平铺在铁盘上,反应容器埋在砂中,在铁盘下加热,反应液体就间接受热。 (4)熔盐浴:当反应温度在几百度以上时,也可采用熔盐浴加热。熔盐在700℃以下是稳定的,但使用时必须小心,防止溅到皮肤上造成严重的烧伤。 (5) 电热套:电热套加热已成为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装置。尤其在加热和蒸馏易燃有机物时,由于它不是明火,因此具有不易引起着火的优点,热效率也高。加热温度可通过调压器控制,最高温度可达400℃左右。 2、薄层色谱法在分离无色物质时,常用的有哪些显色方法?答:常用以下几种显色方法:(1)特殊显色剂显色法:即选用能与待测物质发生显色的特殊显色剂配成溶液进行喷洒显色。 (2)浓硫酸显色法:某些物质如糖类,能被浓硫酸氧化而显黑色斑点。 (3)荧光显色法:该法又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分离具有荧光的物质,用一般的层析板,在荧光灯下,被测物质呈荧光斑点。二是分离不具有荧光的物质,用含有荧光剂的物质作薄层板,在荧光灯下,薄板呈发亮的荧光,而被测物质呈暗色斑点。 (4)碘蒸气显色法:很多有机物质能与碘蒸气作用而显棕色斑点。 3、升华法纯化固体物质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升华法有什么特点?答:被升华的物质只有在其熔点温度以下具有相当高的蒸气压(高于2.67KPa),才可用升华法纯化。 升华可除去不挥发的杂质,常可得到较高纯度的产物,但其操作时间长,损失也较大,在实验室里只适用于较少量物质的纯化。 4、减压蒸馏是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请问它特别适用于哪些物质的纯化?答:减压蒸馏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到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的纯化。也适应于那些沸点较高,常压不容易蒸出的物质的蒸馏。 5、色谱分析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色谱方法?答:色谱分析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色谱法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在从事化学操作实验时,同学们经常需要进行蒸馏和分馏操作。但是对于这两种操作步骤,很多人还傻傻分不清,究竟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蒸馏?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分馏。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操作。 蒸馏和分馏的概念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在蒸馏沸点比较接近的混合物时,各种物质的蒸气将同时蒸出,只不过低沸点的多一些,故难于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只好借助于分馏。 蒸馏和分馏的区别相同:蒸馏和分馏都是分离液态混合物的方法。没有本质差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分馏是蒸馏原理的运用。 蒸馏和分馏都是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控制温度加热,使一部分物质经汽化,然后冷凝液化再收集,另一部分还保持原来的状态留在原来的装置中。 差别:蒸馏只进行一次汽化和冷凝,分离出的物质一般较纯,例如用天然水制蒸馏水,在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后蒸馏得无水乙醇; 分馏要连续进行多次汽化和冷凝,分离出的物质依然是混合物,只不过沸点范围不同,例如对石油进行常减压分馏后可以得到沸点范围不同的多个馏分。 蒸馏操作时要注意:(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