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纳米碳酸钙成套粉碎线已经通过鉴定
2014-01-21 16:24:02
第三方平台
日前,浙江力普粉碎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省级新产品“纳米碳酸钙成套粉碎生产线”通过专家鉴定。
专家认为,该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旋风粉碎机、分级机、集料装置、除尘装置、回料回风装置等设备,优化布置组成用于纳米碳酸钙粉碎的成套生产线,实现了粉料超细粉碎的连续、高效和清洁生产。整条生产线集粉碎、分级、集料、除尘于一体,并在封闭状态下完成,能耗低、噪声小,不产生粉尘污染,解聚后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分布均匀,可实现纳米碳酸钙的规模化生产。
经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检测,该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生产线经山西兰花集团使用,证实其具有能耗低、产量大、细度集中、振实密度好等优点,是进行纳米碳酸钙的活化、分散、粉碎处理的理想设备。与国内同行比较,兰花集团生产纳米碳酸钙的电耗、煤耗分别要低50%、 40%,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年减排二氧化碳1.5万余吨。
据了解,目前国内用于粉碎纳米钙的设备一般都为单台粉碎设备,生产效率低,不适合规模化生产;且粉碎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环境污染。浙江力普从客户需求出发,改进工艺,攻克了碳酸钙由粗变细的技术难关,破解了粉碎纳米钙粉碎设备效率低、粉尘污染大的问题。
据悉,该公司已就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Cell-mtabolism:胆固醇上调TAZ促进纤维化NASH
●
密理博(Millipore)超滤管为何如此受欢迎?
●
微型“猎手”可快速追缉体液中的有害细菌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因为人们并不完全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对其诊断,治疗等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针对NASH的治疗选择有限。近日,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在这项常见慢性肝病的研究中取得新的成功,他们发现肝细胞胆固醇的增加会上调一种名叫TAZ的转录调节因子,促进纤维化NASH。 ASTER-B/C介导的质膜胆固醇内在化激活了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触发了钙RhoA介导的途径,抑制β-TrCP/蛋白酶体介导的TAZ降解。研究人员给小鼠饲喂富含胆固醇的NASH诱导饮食,发现肝细胞特异性的ASTER-B/C、sAC或RhoA沉默可降低TAZ并改善纤维化NASH。而胆固醇-TAZ途径存在于人原代肝细胞中,并且与人NASH肝脏中的胆固醇、TAZ和RhoA途径相关联。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主要特征是慢性炎症和随之而来的肝细胞凋亡。肝脏会在受损伤的肝细胞死亡之后,启动自身的损伤修复机制,用来补充死亡的肝细胞,纤维化则是伴随肝脏损伤修复过程的生理反应,累积的肝纤维化最终会引起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细胞纤维化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但是当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发展为中晚期肝硬化,此次研究的这一发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干预提供了新的靶点。参考文献:XiaoboWang,BishuangCai,Xiaoming Yang,PeterTontonoz,RobertF.Schwabe,etal.CholesterolStabilizesTAZinHepatocytestoPromoteExperimental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J]CellMtabolism.doi.org/10.1016/j.cmet.2020.03.010

超滤管,是实验室中样本处理的得力助手,是科研人员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的实验设备。超滤管在生物、化学实验室以及体外诊断都领域应用广泛,科研一站式采购平台元素商城根据用户反馈总结出,目前市面上诸多超滤管中,密理博(Millipore)品牌深受好评,那么密理博(Millipore)超滤管有什么特点,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密理博(Millipore)是默克集团旗下品牌,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全球三大生命科学领域产品供应商之一。默克密理博(Millipore)拥有包括超滤管在内的超过40000余种产品,基本覆盖了生命科学研究、药物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密理博(Millipore)超滤管具有以下特点:1. 回收率高:密理博(Millipore)超滤管由盖子、过滤器和离心管三部分构成,具有低吸附滤膜盒和聚丙烯内壳,具有一系列节流分子量,回收率高达90%以上;2. 误差小,效率高:超滤管垂直结构的膜及独特的反转离心设计,既可避免堵膜,减少浓差极化,又可避免人为移液误差,离心速度快并能进行80倍浓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作;3. 性能可靠,兼容性佳:超滤管与广泛的溶剂兼容,其热密封膜可将粘合剂和下游溶出物污染降到最低;4. 不同规格满足不同实验需要:0.5ml、4、15ml三种上样体积,并有3kd、10kd、30kd、50kd、100kd五种截留分子量,透明外壳和体积刻度方便样本观察。 相关链接:超滤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耐药感染而死亡,抗药性细菌或超级细菌越发严峻,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面对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日,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微型装置,能够快速鉴定血液中的有害细菌,为医疗工作者开具有效药物提供了方向。这种新颖的微流体和纳米流体装置,堆叠有磁珠,能够有效地捕集,浓缩和从细菌悬浮液和猪血浆中回收大肠杆菌。磁珠之间的小空隙可用于物理隔离设备中的细菌。 研究人员使用了计算流体力学,三维(3D)层析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来探查和解释在具有不同流速的小3D空间中的小珠堆积。结合使用不同大小的珠子,以50μL/min的流速获得高捕获效率(约86%)。利用此设备的高可变形性,可以通过施加更高的流速然后进行快速磁分离,从指定的细菌悬液中回收大肠杆菌样品。此独特功能还用于从原始细菌悬液中浓缩大肠杆菌细胞。通过输入1300μL的大肠杆菌样品,然后在100μL的缓冲液中进行浓缩,可达到约11倍的片上浓缩因子。重要的是,这种多路复用,小型化,廉价和透明的设备易于制造和操作,非常适合在实验室和现场护理环境中进行病原体分离。参考文献:XinyeChen,Ruo-QianWang,PeiwuQin.etal.RapidEscherichiacoliTrappingandRetrievalfromBodilyFluidsviaaThree-DimensionalBead-StackedNanodevice.ACSappl.Mater.Interfaceshttps://doi.org/10.1021/acsami.9b1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