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元素动态
元素商城2014年春节放假安排通知
2014-01-24 14:17:15
第三方平台
尊敬的元素商城伙伴们:
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即将来临,为答谢商城园丁们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公司决定,将原先的7天春节假期增加到15天,这样能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父母、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热情来增进久违的朋友间情谊;更让他们拥有更好的身心健康来迎接新一年的挑战!
具体放假时间为:2014.1.26-2014.2.9
放假期间,元素商城的订单系统将正常运行,您可正常下单,我们将在假期结束后对所有春节期间产生的订单进行集中处理。若您确实有非常重要紧急的事情需要与我们沟通,我们特为此预留了假期服务热线18706138773。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我们也借此机会向所有曾经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客户及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我们未来的合作伙伴致以最热忱的问候,祝大家春节快乐,马年幸福!
2014,相信你我携手,定将共创元素未来!
温馨提示:春节依然“拥挤”,抢票成为“时尚”,愿伙伴们都能尽早安排好行程,安全到家,与家人一起欢度佳节!
元素商城市场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侯氏制碱法原理及优点是什么
●
纯碱制取法之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
●
植物糖有望100%转化为氢燃料,替代石油能源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那么侯氏制碱法原理及优点是什么呢?
侯氏制碱法原理
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要制纯碱,先制得溶解度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
其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步反应。
(1)NH3+H2O+CO2=NH4HCO3(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2)NH4HCO3+NaCl=NH4Cl+NaHCO3↓(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
加热
(3)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
且利用NH4Cl的溶解度,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向(2)中的溶液加入NaCl,则NH4Cl析出,得到化肥,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侯氏制碱法优点
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
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
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以上就是侯氏制碱法原理及优点的全部内容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工业上制作纯碱的方法: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它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
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钠离子(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成了碳酸钠,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氯离子(Cl-)和石灰石的另一成分钙离子(Ca2+)却结合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氯化钙(CaCl2),因此如何处理氯化钙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氯化钙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侯氏制碱法
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CO+H2O=CO2+H2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 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应用同量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的纯碱。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更多纯碱性质可使用cas号查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据国外媒体报道:壳牌石油公司所资助的一项研究有可能将玉米秸秆中储存的糖100%转换成氢气,并且完全不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张以恒(Yi-Heng Percival Zhang)教授称,研究人员将未加工的农作物生料与含有十种酶的混合溶液混合到一起,这些酶能够将植物木糖和葡萄糖转变成氢和二氧化碳。
制造纯氢气能源技术
为了制造出替代石油的干净能源,使用农作物肥料制造纯氢气成为绿色经济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然而现存的方法非常低效而且昂贵,制造的氢气如何分离也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张以恒教授称,之前使用发酵菌或者工业催化剂的方法只能够将植物30%~60%的糖转化成氢,这项新技术却能够百分之百的将植物糖转变成氢燃料。
“使用这一新过程产生的所有产物都是气体,因此它们能够轻易地分离出来进行收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实现了碳中和,并且将反应速度提高了17倍,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朝向氢能经济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使用当地生物资源制造绿色经济氢能源。”张以恒教授介绍说。
这项技术的关键进步之一在于能够直接使用废弃的生物作为氢燃料的来源。张以恒教授称,这项技术除了更加高效之外,还能够在生物源附近建造加油站大小的大型生物反应器,这就有可能使绿色燃料供应站遍布全美国。
制造纯氢气能源的价值
将这项技术完全放大是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如果能获得进一步的资金支持,研究人员认为在3~5年内就应当能够建造类似于加油站一样的生物反应器,每天预计能够产出200千克的氢燃料。这种产量将足以为40~50辆汽车供应能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