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日本决定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调查
2014-03-14 14:04:51
第三方平台
据悉,日本核能安全主管部门原子力规制委员会15日决定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调查团对日本核能安全状况展开调查。调查开始的时间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或是明年春天,具体调查项目将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协商后确定。
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引发对于日本核能安全的关注,同时也有意见指出日本核能设施在应对恐怖袭击方面有不足之处,需对核能设施内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更为充分的确认。
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负责这一事务的委员大岛贤三称,“为了强化核能安全管理,所以有必要听取来自海外的意见,并且加以改善”。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可再生能源,
能源环境
相关阅读:
●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化学词典告诉你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用途,生物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观察。除少数显微镜外,聚光镜的位置都要放在最高点。如果视野中出现外界物体的图像,可以将聚光镜稍微下降,图像就可以消失。聚光镜下的虹彩光圈应调到适当的大小,以控制射入光线的量,整理增加明暗差。生物显微镜用途生物显微镜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养、悬浮体、沉淀物等的观察,可连续观察细胞、细菌等在培养液中繁殖分裂的过程等。在细胞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工程学、工业微生物学、植物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在镜检时,人们总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图象,这就需要显微镜的各项光学技术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各参数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性能,得到满意的镜检效果。显微镜的光学技术参数包括:数值孔径、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视场宽度、覆盖差、工作距离等等。这些参数并不都是越高越好,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在使用时,应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参数间的关系,但应以保证分辨率为准。
●
《纳米快报》:铁电局域场增强纳米线光电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研究员、武汉大学物理学院廖蕾教授等研究人员在铁电局域场增强纳米线光电探测器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WhenNanowiresMeetUltrahighFerroelectricField-High-PerformanceFull-DepletedNanowirePhotodetectors”为题发表在国际刊物《纳米快报》上。 半导体纳米线前景广阔半导体纳米线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如超高内禀光电增益、多阵列限光效应、一维量子限制效应等)而广受关注,在室温光电探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纳米线在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非故意掺杂或缺陷,从而诱导高浓度的背景载流子,导致纳米线光电探测器暗电流偏高。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结构设计来抑制暗电流,提高器件信噪比,进而提高探测率。半导体纳米线的特点研究人员制备了基于铁电局域场增强的单根纳米线边栅(side-gate)结构光电探测器,利用铁电材料PVDF极化所产生的超强静电场完全耗尽了纳米线中的背景载流子,显著抑制了探测器暗电流,大幅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铁电材料调控下的纳米线光电探测器可实现室温可见-近红外波段高灵敏光电探测。此外,这类器件还具有低功耗、微弱信号探测、快速响应等特点。该项工作为室温高性能纳米线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
《自然·通讯》:神秘莫测的外尔费米子或“栖息”在锇基磁材料中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据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官网消息,ORNL和田纳西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中子衍射实验和X射线实验得出结论称,神秘莫测的外尔费米子或“栖息”于锇基磁性晶体结构中。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或将有助于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锇基材料研究1929年,德国物理学家魏尔曼·外尔首次提出,存在着一种无质量的粒子—外尔费米子(Weylfermions),其独特属性有助研究下一代电子设备和量子计算机。直到2015年,科学家们才首次在实验室观察到外尔费米子。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可供其栖身的其他材料,希望将其独特的属性应用于自旋电子学以及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对一种锇基材料进行了研究并证明外尔费米子的出现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最新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ORNL的斯图尔特·考尔德表示:“这些粒子的一举一动像电子,但速度比电子快,因为它们没有质量。所有电子设备都基于电子,如果用外尔费米子代替电子,从原理上说,将得到运行速度更快的设备。”锇基材料的磁序条件科学家们在位于ORNL的高通量同位素反应堆进行了中子衍射研究,弄清楚了一个拥有黄绿石晶体结构的锇基材料的磁序。他们发现,它拥有一个“全进全出”的磁序,这是此类物质包含外尔费米子的两大条件之一。第二个条件是强烈的轨旋耦合效应,这一属性描述了电子的自旋以及其围绕原子的运动之间的关联。一般而言,拥有更多电子的大原子的轨旋效应更强,但该材料中的锇尽管重且密度大,其电子构型被认为会消除轨旋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位于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子源的X射线分析方法,获得了这种锇黄绿石材料内存在强轨旋耦合的证据。不过,考尔德也强调,最新研究并非锇材料存在外尔费米子的直接证据,但它的确表明,此类材料是外尔费米子的一个潜在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