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美科学家确定七岁为儿童记忆丧失期
2014-02-13 16:30:08
第三方平台
据俄罗斯“消息岛”新闻网2月6日消息,美国埃默里大学专家经研究证实,受“儿童记忆缺失症”影响,7岁时,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会消失。
“儿童记忆缺失症”是指人们无法回忆起在自己婴幼儿时期所遇到的事情。“儿童记忆缺失症”一词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 1899年提出。弗洛伊德发现,他见过的所有患者都无法记起三岁前的事。他认为,“儿童记忆缺失症”是孩童头脑中对于父母的性印象和侵略性性格被压抑的结果。
为了确定“儿童记忆缺失症”在人一生中出现的具体时间段,科学家向一些三岁的孩子询问其生活中的某些事件,之后科学家会重复询问孩子们这些问题,直至其长大。实验结果表明,6至7岁的孩子能保留72%的记忆,而8至9岁的孩子仅能保留35%的记忆。因此,科学家确定,7岁为儿童记忆丧失期。
此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导致这种失忆现象的原因是儿童相应大脑区域发育不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醋酸乙烯生产方法及用途
●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生产方法、应用及危害
●
乙草胺作用原理与使用技术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醋酸乙烯生产方法及用途, 醋酸乙烯是世界上产量较大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生产聚醋酸乙烯(PVAc)、聚乙烯醇、涂料、浆料、粘合剂、维纶、薄膜、乙烯基共聚树脂、缩醛树脂等一系列化工和化纤产品,广泛用于各行各业。
醋酸乙烯生产方法
曾有三种生产方法。最早工业化的是乙炔与醋酸加成法,其次是由乙醛与醋酐的两步合成法,工业上最重要的是乙烯合成法。1985年世界醋酸乙烯酯产量2.85Mt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采用乙烯合成法生产。
乙炔与醋酸加成法
此法最早是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20年实现工业化。反应在气相中以载于活性炭上的醋酸锌作催化剂,在170~250℃下进行。乙炔与醋酸蒸气的摩尔比为2.5~4。采用固定床或沸腾床反应器。反应中生成的副产物有乙醛、丁烯醛、丙酮、苯等。乙炔转化率60%~70%,醋酸乙烯酯选择性以乙炔计为93%,以醋酸计为99%。此法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易于控制。
醋酸与乙炔加成制法(条件:醋酸锌做催化剂,170-250℃)
C2H2+CH3COOH-->CH3COOCH=CH2
乙醛与醋酐两步合成法
1970年以前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曾采用此法生产醋酸乙烯酯,现因流程长,已被淘汰。第一步是乙醛与醋酸酐反应生成二醋酸亚乙酯,然后用酸催化剂,在120℃下使二醋酸亚乙酯分解生成醋酸乙烯。
乙烯合成法
日本可乐丽公司和美国工业化学品公司分别在1968和1970年建立了乙烯法生产醋酸乙烯酯的装置。
工业上实现这一反应过程有两种方法:
①液相法 乙烯和氧的混合气在100~130℃、3~4MPa条件下,通入溶有氯化钯-氯化铜催化剂(见络合催化剂)的醋酸中,并以碱金属盐如醋酸钠、醋酸钾等作助催化剂,单程转化率仅5%左右。生成的醋酸乙烯酯与水容易反应生成乙醛,须迅速从催化剂溶液中分出。此法特点是副产的乙醛再氧化为醋酸,可满足本过程的需要。但因催化剂溶液腐蚀性强,设备需用耐腐蚀材料,现已逐渐为气相法取代。
②气相法 使乙烯、氧和醋酸蒸气通过催化剂床层,常用的催化剂为载于二氧化硅上的钯,并以醋酸钾作助催化剂,反应温度165~180℃,压力0.6~0.8MPa。考虑到物料的爆炸极限、热效应及选择性,必须限制反应物料的转化率乙烯单程转化率控制在10%左右,醋酸单程转化率约为20%,醋酸乙烯酯的选择性以乙烯计为94%,以醋酸计可达98%~99%。主要副反应是乙烯的完全氧化。此外,尚有少量乙醛醋酸乙酯和聚合物等生成。与液相法相比,此法副产乙醛量较少,且设备腐蚀不严重。
乙烯与醋酸和氧气直接氧化(条件:氯化钯、氯化铜做催化剂,加热加压)
2C2H4+2CH3COOH+O2-->2CH3COOCH=CH2+2H2O
醋酸乙烯用途
醋酸乙烯酯主要用于生产聚醋酸乙烯酯及与其他烯烃的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进一步醇解成为聚乙烯醇,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纤维(即维尼纶)以及胶粘剂。醋酸乙烯酯与乙烯共聚所得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EVA)是重要的纺织助剂、胶粘剂、印刷工业中无线装订用热熔胶的原料以及硬质聚氯乙烯改性剂。醋酸乙烯酯与氯乙烯共聚所得的氯醋共聚物是制唱片的原料。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生产方法、应用以及危害的内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NPE在纺织业中都被广泛应用于印染、清洗的工序。而在纺织业之外,NPE也可以用做表面活性剂、清洁剂。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生产方法
苯酚与壬醇(或三聚丙烯)缩合制得壬基酚,将其加热至130-135℃,搅拌下减压蒸去产生的水,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在180-200℃之间反应,得壬苯醇醚-9。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应用
广泛用作W/O型乳化剂或O/W型乳化剂、分散剂,是合成洗涤剂主要原料。在工业清洗、纺织印染、造纸、皮革化工、化纤油剂、油田助剂、农药、乳液聚合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TX-4可作油包水型乳化剂、消泡剂,春季果树用杀螨剂。20#石油乳化剂,聚氯乙烯(PVC)造粒助剂等。TX-7可用作腈纶染前、染后的洗涤剂成分,并可作阳离子染料的匀染剂,在一般工业中可用作润湿剂和乳化剂。TX-10可用作化纤油剂的复配单体,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用作漂、炼、染工序的扩散剂、匀染剂等,油田用润湿剂、起泡剂、泥浆活性处理剂。金属加工、机械、化工、农药、橡胶等工业中作乳化剂、净洗剂。TX-15用作水包油型乳化剂,作金属、机械、纺织工业的净洗剂,采矿工业的浮选剂、熔模精铸的润湿剂、渗透剂、油田用乳化剂、防蜡剂以及破乳剂等。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危害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具有持久性以及生物蓄积性。也就是说,它一旦被排入的环境中,它会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而且它可以进入食物链,并且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同时,它还具有模拟雌激素的作用,因此它一旦进入生物体内之后,就会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殖和发育,可以导致人类男性精子数量的减少。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乙草胺作用原理与使用技术,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可以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田。乙草胺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
乙草胺作用原理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
乙草胺使用技术
玉米、花生、大豆 等常规播种作物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土表。干旱时应适当加大药量和喷施水量,或灌水后施药,以提高药效。在生长期使用,锄地灭茬后每亩用50%乳油100-12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土表,也可以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作物可能发生轻微药斑,但一般情况下对生产影响不大。 小麦田,用于防除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可以在小麦播后1-4天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100毫升,加水35-40生喷施。 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等蔬菜田,在移前2-4天,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120毫升,对水喷土表。对于塑料大棚种植的,应根据当地情况适当降低用药量。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