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材料:巴斯夫助力上海通用技术的创新项目
2014-03-14 10:52:38
第三方平台
巴斯夫近日荣获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颁发的技术进步奖,以表彰其在2013年度为推动上海通用的技术进步和本土创新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巴斯夫首次获得上海通用颁发的技术进步奖,巴斯夫也是本年度唯一获此表彰的化工公司。
去年,上海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主导开发的全新Riviera别克“未来”概念车获得了国际顶级设计大奖“红点”奖,其出彩的“冰青玉”车漆正是巴斯夫与泛亚的设计团队合作研发的。
同年12月,巴斯夫与泛亚正式签订了技术合作备忘录,深化扩大了双方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作方面的研发合作,旨在结合双方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领先优势,为上海通用带来更多更具创新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不锈钢电热板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首钢历时10年研发生产的变压器材料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
日本科学家利用新模型工具预测寨卡病毒传入国家风险

化学词典告诉你不锈钢电热板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不锈钢电热板广泛用于样品的烘焙、干燥和作其他温度实验、是生物、遗传、医药卫生、环保、生化实验室、分析室、教学科研的必备工具,与它不同类别的是恒温温控电热板。其加热全部采用远红外陶瓷加热技术,温升快,温度均匀,节省能源,安全高效。 不锈钢电热板操作步骤1.将电热板工作面擦拭干净,上面不要有水滴,污物等。2.放置装样试瓶或其他器皿。3.接通电源,合上电源开关。指示灯亮,电热板处于工作状态。4.调节调温旋钮,升至所需要的温度,电热板处于工作状态时应有专人照管。5.工作完毕,关了电源开关。切断电源。6.待工作面冷却后将其清理干净不锈钢电热板注意事项1、其持续使用工作温度应小于240℃,瞬时不超过300℃。2、国威硅胶电热器件可工作与受压状态,即用辅助压板使其紧贴受热表面。此时热传导良好,在工作区温度不超过240℃时,其电力密度可达3W/cm2。3、粘贴式安装工况下,允许工作温度小于150℃。4、若是空中干烧工况,受材料耐温限制,其电力密度应小于1W/cm2;非持续工况,电力密度可达1.4W/cm2。5、工作电压选取以大功率-高电压、小功率-低电压为原则,特殊需要可以列外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历时10余年,首钢完成了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研发及产业化。5月2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首钢“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及超高压变压器应用”成果进行了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王国栋等25位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认可。成果顺利通过评审。 首钢实现高磁感取向硅钢全覆盖首钢自2005年9月启动取向硅钢研发工作,目前已实现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牌号全覆盖,成为世界第四家全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商。与保变、沈变等共建联合实验室,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供货资格认证,产品已经应用于500kV超高压变压器生产制造。首钢取向硅钢不仅填补了自身高端板材的空白,同时通过取向硅钢做大做强,始终保持技术领先、管理领先、产品领先,打破世界技术垄断,提升中国钢铁业制造能力,满足国家重点工程需求,为国家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能源环保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首钢高磁感取向硅钢技术专家组表示,首钢掌握了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技术,自主集成了高磁感取向硅钢全流程生产装备,突破了电磁性能、板形尺寸、涂层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具备了年产15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的能力;首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系列产品通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沈阳变压器研究院的检测认证,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采用首钢提供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的500kV级电力变压器通过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主要性能指标优良,应用效果与国际先进企业水平相当。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据日本北海道大学近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和东京大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合作,利用一种新的模型工具预测了寨卡病毒传入及在189个国家本地传播的风险。 与巴西密切的国家传入寨卡病毒风险大研究人员发表在学术期刊《PeerJ》上的论文指出,与巴西联系密切的国家传入寨卡病毒的风险尤其高,那些有登革热及其它蚊子传播疾病史的热带、亚热带国家,一旦有病毒传入,传播风险最高。这意味着南美、中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许多国家面临最高的传染风险,应采取措施预防蚊虫叮咬。寨卡病毒爆发时间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发现。2015年初,巴西寨卡病毒暴发,随后波及到39个国家,包括欧洲、英国、南美和亚洲。由于病毒能被轻微感染的旅行者携带,通过蚊子传播给他人,加上今年夏天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奥运会,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将前往那里,增加了人们对病毒感染的担忧。许多研究人员希望能对其传播趋势作出预测。北海道大学卫生学教授西浦博和同事利用一种幸存分析模型,结合航运网络信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数据(它们和寨卡病毒一起可由同种蚊子传播),并收集了截至2016年1月31日的寨卡病毒数据,预测了到2016年底病毒传入和本地传播的可能性。研究人员指出,要对区域内传播情况作出更准确预测的话,还需更精细的分析,如模型还应结合蚊子的生态信息等。西浦说,尽管今后还需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本研究已成功设计出一种简单的、全球输入与本地传播风险预测方法。预测显示,那些流行过登革热或基孔肯亚病毒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本地传播风险更大,其周围国家传入风险更大。低风险国家可以侧重预防,重点人群是那些必须到疫区旅行的怀孕妇女。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