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材料:欧盟的创新型大功率超级电容器问世
2014-03-14 10:52:44
第三方平台
数秒钟内完成充电,可以让您的笔记本电脑至少工作一个月,创新型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s)是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全额资助、由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伽里.基纳瑞(Jari KINARET)教授领导的、欧洲AUTOSUPERCAP研发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型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即通常用于储存电荷的存储装置,利用最新的石墨烯(Graphene)材料技术,相对传统的充电蓄电池可储存更多的能量和更长的时间,并具有更小的体积重量。
这为目前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解决了三大难题:首先,有效降低了能源储存的成本;其次,解决了电动汽车每行驶几百公里需要停下来进行数小时充电的尴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清除了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的最主要缺陷,在“劲风吹或艳阳照”的好日子存储更多的电能。
薄如碳原子层的高强度、高导电石墨烯薄膜材料,被卷入微细的碳纳米管内构成单位电容器,单位电容器的排列组合构成电容器基础模块,基础模块的堆砌组合构成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因研制出石墨烯材料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安德烈·杰姆(Andre GEIM)教授称,大功率超级电容器的生产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工程科技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寻找出经济合理的规模化生产制造工艺。
但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包括石墨烯材料在先进制造业、电力电子行业、微型医疗器械和超强塑料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前景,欧委会于近期正式启动欧盟未来新兴技术(FET)石墨烯大型旗舰项目,旨在加速石墨烯材料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美国物理评论》拓扑半金属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
薄层板的制备方法是什么,薄层板的活化时间要多久
●
高效薄层制备板GF254制备详细过程:材料准备以及制备步骤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拓扑半金属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最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通过SHMFF水冷磁体33T强磁场下的电输运量子振荡测量,给出了层状化合物Nb3SiTe6为拓扑半金属的实验证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期刊PhysicalReviewB上。 “拓扑半金属”是不同于“拓扑绝缘体”的一类全新拓扑电子态,具备奇异的磁输运性质(如手性负磁阻、巨磁电阻),以及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是目前量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根据能带的结构特点,拓扑半金属可以分为拓扑狄拉克半金属、外尔半金属和“节线”(Node-Line)半金属等。在拓扑节线半金属中,能带的交叉点在晶格动量空间形成连续的闭合曲线。在这种表面平带(flatband)中引入电子关联效应或超导配对,将有望实现分数拓扑态或高转变温度超导等新物态。 田明亮课题组研究员宁伟、博士生安琳琳、张红伟等,利用水冷磁体33T稳态场对层状化合物Nb3SiTe6在强磁场下的量子输运特性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认为这种化合物可能是一种新的节线半金属。研究人员通过解理Nb3SiTe6单晶获得不同厚度的Nb3SiTe6纳米片,并对纳米片的磁电阻行为和霍尔电阻进行了仔细测量。研究表明,Nb3SiTe6纳米片的输运过程主要是空穴主导的,其迁移率随着纳米片变薄而减小。而磁电阻测量发现,Nb3SiTe6纳米片在较高磁场下表现出线性磁电阻,在磁场高达33T时依然没有饱和的迹象,同时在高场下(>20T)出现量子振荡行为。通过不同磁场角度下的量子振荡结果发现,Nb3SiTe6的费米面具有二维特征,且样品中的电子具有非平庸的贝里位相(Berryphase)。这些实验结果首次给出了Nb3SiTe6是拓扑保护的半金属材料的实验证据。 该研究成果以MagnetoresistanceandShubnikov–deHaasoscillationsinlayeredNb3SiTe6thinflakes为题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Phys.Rev.B97,235113(2018)]。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合肥大科学中心等的支持。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薄层板的制备方法以及薄层板的活化时间。薄层板是在板基上铺一层吸附剂(或者吸干了固定相的载体)而形成的层析板。最常用的薄层板是玻璃板,其大小可根据样品量、组分种类和数目、展开方式来确定。检测用小板或狭长板(7.5×2.5cm;20×2.5cm),制备性分离常用较大规格的薄板(如40×20cm)。 薄层板的制备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使用前检查其均匀度(可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检视)。 手工制板一般分不含粘合剂的软板和含粘合剂的硬板俩种。 常用吸附剂的基本情况:颗粒的大小,太大洗脱剂流速快分离效果不好,太细溶液流速太慢。一般说来吸附性强的颗粒稍大,吸附性弱的颗粒稍小。氧化铝一般在100-150目。氧化铝分为碱性氧化铝,适用于碳氢化合物、生物碱及碱性化合物的分离,一般适用于PH为9-10的环境。中性氧化铝适用于醛、酮、醌、酯等PH约为7.5的中性物质的分离。酸性氧化铝适用于PH4~4.5的酸性有机酸类的分离。氧化铝、硅胶根据活性分为五个级,一级活性最高,五级最低。 黏合剂及添加剂:为了使固定相(吸附剂)牢固地附着在载板上以增加薄层的机械强度,有利于操作,需要时在吸附剂中加入合适的黏合剂:有时为了特殊的分离或检出需要,要在固定相中加入某些添加剂。 薄层板的活化时间硅胶板于105-110℃烘30分钟,氧化铝板于150-160℃烘4小时,可得活性的薄层板。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高效薄层制备板GF254制备详细过程,从前期材料的准备以后制作过程中的步骤,全部一一进行解答。薄层制备板在医药、农药、中草药、有机化工产品及粮食、食品的微量杂质及主要成份的检定中已经得到普通应用。下面就来看看如何来制备薄层制备板GF254吧! 高效薄层制备板GF254的准备材料纯化水、玻璃板(5~10cm×15~20cm)、硅胶GF254(薄层层析用)、研钵、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等)、制版模具 高效薄层制备板GF254的步骤取一定量的GF254置于研钵中,加入事先用纯化水配好的粘合液(例如1%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研磨,使GF254形成均匀的粘液(用研锤蘸取硅胶粘液似滴非滴的情况),把玻璃板放在板架上,模具放在玻璃板上,依据你要的波层厚度选择差缝端,将GF254粘液转移至模具中,顺着玻璃板架滑动模具,硅胶就会在玻璃板上形成一层所需厚度的薄层了,干燥后使用就行了。简易模具:玻璃板架(10×50cm平板,长的一侧有高约2cm的挡条),模具(金属框长度与准备的玻璃板的宽度一致5~10cm、高3cm、宽3cm,一端有0.3mm的差缝,另一端有0.5mm的差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