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材料:广东省茂名世界级异壬醇装置已经奠基
2014-03-14 11:09:41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1月24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巴斯夫在广东省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双方合资的世界级异壬醇装置建设工程举行奠基仪式。
该装置为国内首个异壬醇生产装置,将于2015年投产,隶属于双方以50:50比例建立的合资企业——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满足市场对新一代增塑剂不断增长的需求。
异壬醇是生产新一代增塑剂的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和非邻苯二甲酸酯等新一代增塑剂。DINP是广泛用于汽车、线缆、地坪、建筑等工业领域的增塑剂,而非邻苯二甲酸酯用于玩具、食品接触和医疗等敏感应用领域。
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南京,中国石化和巴斯夫于2000年以50:50比例共同经营一家合资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新材料产业
相关阅读:
●
新石墨烯传感器检测癌症灵敏度高
●
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以石墨烯为材料的超声波发射器
●
肥胖是糖尿病的“隐形杀手”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据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期刊》报道,包括加拿大研究人员在内的国际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石墨烯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不仅对检测霍乱毒素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还能为癌症和其他传染病提供早期诊断。
石墨烯传感器更具灵敏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是一种用于医学诊断的光学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人员发现,添加石墨烯可导致SPR传感器信号倍增,从而使一个单分子超薄层即可锚定特定疾病信号。该传感器可在数分钟之内检测出霍乱毒素,相比之下,当前的检测技术则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该技术也可扩展到包括癌症在内的几乎任何疾病标志物的检测。
研究人员表示,除了更加快速,由于灵敏度的极大提高,该传感器亦可更容易地检测出较小量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为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创造条件。这意味着,只需使用来自患者的一滴针刺血液样本,就可检测出疾病的生物标记。
石墨烯传感器的优势
SPR生物传感器明显要比标准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实验室生长的石墨烯证明要比之前使用的其他形式石墨烯更适合于开发新型传感器。被称为化学气相沉积的石墨烯生长技术可创建出几乎不含缺陷的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而石墨烯表面的均匀性则有助于传感器信号的放大。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中国化工网的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美国科学家日前以石墨烯为材料,制造出质量轻薄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这套系统使人类具有了类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声音精确感知和测量身体周围事物的距离和运动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动物能够利用高频率的声音进行回声定位或信息交流。它们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波来定向,并判定附近物体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在移动。但受生理条件和技术限制,人类还未能充分利用该项技能。人类能够听到频率在20至20000赫兹范围内的声音,而蝙蝠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则在9000至20万赫兹。
物理学家研制石墨烯震动膜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官方网站7日报道,该校物理学家亚历克斯·塞特尔用单层石墨烯作为震动膜,制备出了能够大幅扩展人类听觉能力的系统。这套系统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其接收器能够感知的声音频率范围的下限远低于20赫兹,而其上限也超过50万赫兹。研究人员利用这套系统,成功捕获到蝙蝠鸣叫中那些对人类来说因为频率太高而无法听到的声音,并将其转换成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
该研究团队成员周勤说:“石墨烯薄膜具有非常宽泛的声音频率感知范围,并且能够产生剧烈的脉冲波动,可比传统方法更精准地测定距离。”
石墨烯薄膜的意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蝙蝠专家米歇尔·亚尔采夫教授说,石墨烯能够使研究者在非常宽泛的频率之中感受到平稳的声音。这套系统对在高频率波段下研究听觉信号有重大意义,也使人类能够对蝙蝠所使用的听觉脉冲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塞特尔指出,高保真音响爱好者也会享受到石墨烯扬声器和耳机带来的愉悦。这一系统将为他们提供更为舒适的听觉享受。而随着石墨烯技术的发展,制造更多以石墨烯为材料的设备将变得轻而易举。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中国化工网的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增速很快,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肥胖所引起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控制年轻人糖尿病的一大关键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三餐不规律”是导致糖尿病的主因
在人们的印象中,糖尿病似乎与年轻人距离比较远,但现实却是糖尿病的患病年龄明显前移。根据201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6%,这一数字在2010年是9.7%,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II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从临床看,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三高特征。“在诱发糖尿病的各种复杂因素中,肥胖是最危险的信号,要防治糖尿病,就必须要控制体重。”郭晓蕙说。
“以前II型糖尿病通常在40岁以后才发病,但现在30几岁的人群也有发病,整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最主要就是由于现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尤其集中在饮食和运动方面。”郭晓蕙表示,现代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三高”食品为主,三餐不规律,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是患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一个重大隐患。郭晓蕙建议,可以注意观察和计算食品包装袋上的热量信息,减少高油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热量的摄入。此外,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运动,出入乘车、上下楼乘坐电梯,使热量进一步囤积,导致肥胖。因此,年轻人控制体重,进而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郭晓蕙尤其强调了早餐的重要性。早餐吃的好,人体能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提供消耗,饮食、消化本身也是耗能的,精力充沛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不吃早餐,人体整体的代谢状况会下降。
对于儿童糖尿病的防治,郭晓蕙表示,家长在注意孩子饮食的同时,要督促孩子运动。“小孩II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肥胖,把体重控制住,血糖、血脂指标就都下降了。但肥胖问题确实比较难解决。”郭晓蕙表示。
糖尿病患者不能随意停药、减药
糖尿病是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甚至发病后便伴随终身,因此需要长期地吃药、打胰岛素。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有抗拒心理,无法接受吃一辈子药,也怕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或有副作用,有“是药三分毒”的观念。但目前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多数中晚期的患者都必须长期服药或打针治疗。如果糖尿病患者不遵医嘱随意减停药物,血糖会快速回升。
郭晓蕙指出,糖尿病患者要正确面对长期服药的现实,为保护自己的长久身体健康要坚持规范用药,否则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范畴,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规范用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郭晓蕙介绍说,面对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长期服药的糖尿病患者可定期检测肝功能、血脂等,注意监测身体指标。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中国化工网的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