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环保:我国铜矿潜在资源量达1.8亿吨
2014-03-14 11:04:02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19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专题成果汇报会了解到,全国化探资料应用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预测全国铜矿潜在资源量为1.8亿吨。
据了解,全国化探资料应用研究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47个工作项目中的一个。
项目还围绕化探方法找矿效果显著的钨、锡、钼、铜、铅、锌、金、银、锑、稀土等11个矿种建立地球化学找矿模型734个,在全国圈定了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4941处,共完成预测区地球化学系列图件4.8万余张,圈定 3000余个找矿靶区,为矿产勘查远景规划、资源潜力评价和进一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能源环境
相关阅读:
●
柱层层析硅胶的性状及用途
●
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是什么,rf值影响因素有哪些
●
农场动物或将很快吃上由天然气制造的食物

化学词典告诉你柱层层析硅胶的性状及用途。柱层层析硅胶产品精选透明度高的优质硅胶制成,优良的吸附性能,对性质、结构相似乃至同分异构体都有理想的分离功能。 柱层层析硅胶的性状柱层层析硅胶为白色均匀颗粒,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具有纯度高,安全卫生之特点。是具有固体特性的胶态体系,由形成凝集结构的胶体粒子构成。胶体粒子是水合状态硅胶(多硅酸)的缩聚物,属非晶态物质。胶体粒子的集合体的间隙形成试剂柱层析硅胶颗粒内部的微孔隙结构。因此,它是一种具有丰富微孔结构,高比表面积、高纯度、高活性的优质吸附材料。试剂柱层层析硅胶的主要性能特点--吸附特性,取决于原料硅胶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微孔结构和内孔表面。柱层层析硅胶的用途柱层层析硅胶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高纯物质制备、石油制品得精制、有机物质的脱水精制、柱层层析硅胶在生物工程技术中应用的突出优势。在原料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了酸泡和老化得时间,并且采取高温煅烧技术,所以柱层层析硅胶具有刚性的骨架结构,机械强度高,可以耐受30MPa以内的压力。柱层层析硅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从多组分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提纯同分异构体组分。在制备柱层析硅胶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工艺条件生产出平均孔径20A°-20000A°的一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性质、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物质的分离纯化。柱层层析硅胶纯度高达99%以上,与有机柱填料相比,硅胶为固体以SiO2为基质的胶体,结构致密,即使直接丢弃发生有机质流失而污染目标产物。

化学词典告诉你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以及rf值影响因素。薄层层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小量样品(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离;另一方面若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将样品点成一条线,则可分离多达500mg的样品。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 薄层层析操作方法薄层层析法以吸附层析使用最为普遍。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等。薄层层析和其他层析法一样,除吸附法外,也可进行分配、离子交换、分子排阻等机理的层析,即将铺制薄层的材料相应换为涂以固定相的载体、离子交换剂、凝胶等,其操作与吸附法基本相同。制板:铺制薄层板时,要求基底板洁净平整,可用干法或湿法铺制。现常用湿法制板,即将吸附剂和粘合剂(如烧石膏)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调匀,用涂布器将此匀浆缓慢地移过基底板,放置晾干,再经适当烘烤活化后即可使用。如不加粘合剂和水,直接将吸附剂均匀地铺成薄层,则为干法制板。现在市场上已有各种制好的薄层板出售,统称预制板。展开:有多种方式,以上行法最为常用。将薄层板垂直或倾斜放置,将展开溶剂加于低部,使之自下向上移动。下行法则为用滤纸将溶剂引至薄层上端,使其自上向下流动。平行展开时,将板平放,溶剂被吸上至薄层板点有样品的一端,进行展开。使用圆形薄层板时,将样品点在圆心附近,使溶剂自圆心向圆周方向移动,称为环形展开或径向展开;将样品点在圆周位置,使溶剂自圆周向圆心移动的为向心展开,适用于f值大的组分的分离。将点样品处附近的吸附剂刮去,使溶剂只能通过样品点附近的较窄部分前进展开,因而溶剂前缘呈弧形的展开方式,也称径向展开,这种方式对较难分离的组分可能效果好些。展开一次后取出薄层板使溶剂挥发,再用同一溶剂或换用其他溶剂再次沿此方向展开的称多次展开。将样品点在方形薄层板的一角,先沿着一个方向展开,然后将板转动90°,再沿着另一方向展开的为双向展开。多次展开和双向展开都可加强分离效果。特点: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除光密度计外,不需特殊设备,分离效果较好,时间较短,一块板上可同时分离许多样品。除低沸点物质外,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都可进行分离。薄层层析rf值影响因素要分离化合物的结构,滤纸或薄层板的种类、溶剂、温度等。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农场动物或将很快吃上由天然气制造的食物。你曾吃过的所有食物都是在你吃掉它的几个月或几年前由植物捕获的阳光生成的。不过,随着利用化石燃料喂养牲畜计划的推行,你的盘子里的一些能量或许很快将来自几百万年前植物捕获的阳光。 天然气制造食物初步设想总部位于美国加州门洛帕克的生物科技公司Calysta将宣布迄今首个利用微生物将天然气(甲烷)变成动物食用的高蛋白食物的大型工厂。该工厂将由Calysta和食品业巨头——嘉吉公司联合在美国开建,预计每年生产20万吨饲料。由甲烷制成的食品已被欧盟批准用于喂养养殖的鱼类以及猪等家畜。Calysta正在美国寻求将此类食品不只用于农场动物的审批。“我们想让其成为猫、狗,甚至是人类的食物。”该公司负责人AlanShaw表示。该过程依赖于以甲烷为食的微生物。这些嗜食甲烷的甲烷氧化菌会“燃烧”甲烷以获得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副产品。随后,其中一部分能量被用于同其他甲烷分子结合,从而产生更加复杂的碳分子——换句话说,就是食物。这种能力最早是在数十亿年前进化出来的——可能早于光合作用。如今,从海底的冷泉到池塘和沼泽,只要是富含甲烷的地方,都能发现甲烷氧化菌的踪迹。利用微生物将天然气变成食物Calysta利用的是一种名为荚膜甲基球菌的细菌。这种细菌被养殖在大桶中,以甲烷为食,然后被晒干并变成小球。该想法最初由挪威国有石油公司Statoil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该公司在本世纪初建立了每年可生产1万吨饲料的工厂。不过,当时的天然气价格较高,并且该产品未在欧盟获批。于是,工厂被关停,此项技术也被出售给Caly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