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生物医药:癌症免疫疗法找到新目标
2014-03-14 11:06:23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免疫疗法是癌症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最新研究表明,以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为目标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对晚期癌症患者会有好处。这一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难以找到潜在治疗目标。
在这项研究中,Kai Wucherpfennig及同事证明,在活体中寻找治疗目标是可行的:利用“短发卡RNA”(shRNA)筛选来识别在长有肿瘤的小鼠体内改变能渗透进肿瘤的CD8 T细胞之作用的基因。
他们识别出调控性磷酸脂酶Ppp2r2d是这样一个目标,并且发现T细胞中Ppp2r2d的抑制使它们能在肿瘤内积累,同时显著延迟肿瘤生长。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
相关阅读:
●
纳米材料的分类与研究进展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纳米材料的分类与研究进展。根据具有纳米尺度的维数,可以将纳米材料划分为:零维(原子团簇和超微粒子)、一维(纳米管、线)、二维(纳米薄膜、多层膜),以及三维块体材料(由原子团簇及超微粒子组成)。
纳米材料的分类
而广义的纳米材料则主要包括:
(1)纳米晶体和纳米玻璃材料;(2)金属,半导体,或聚合物纳米管和纳米薄膜;(3)金属键,共价键或分子组元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4)人造超晶格和量子阱结构;(5)半结晶聚合物和聚合物混合物。
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目前,世界各国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微观结构、宏观物性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研究集中在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主要运用各种分析手段来观察和探测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变化,探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运用的仪器和方法主要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小角中子散射、X射线衍射、Mossbauer谱学、扩展X射线吸收谱精细结构、正电子湮没、高分辨率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
理论研究则侧重于模型的建立及相应的理论演化和计算机模拟。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与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技术、结构表征、力学、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性的进展。
目前己有一些综述性论文论述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
硫酸镁如何湿敷、外敷及注意事项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硫酸镁如何湿敷、外敷以及硫酸镁的需要注意的事项。临床上硫酸镁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便秘、胆石症、胆囊炎、破伤风和子痫引起的惊厥以及高血压、妊娠中毒等疾病。
硫酸镁如何湿敷
第一、取制备的50%硫酸镁溶液加热至40℃左右,浸泡纱布块,取出后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在患处,再覆上一层塑料薄膜,还可再用热水袋按压以加强保温。
第二、用湿毛巾最好是纱布折叠,把固体的硫酸镁倒在薄的内层(主要考虑到硫酸镁溶水性差尤其浓度高时),将薄的那层敷在患处,外面用热水袋或矿泉水瓶子加热。等水稍凉,可以把上层的纱布揭开,直接在薄的内层继续加热。
硫酸镁易溶于水,内服不吸收,在湿敷的时候因其他输得作用和性能使得它的消肿效果显著,只要您掌握好以上的湿敷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便可以使用。
硫酸镁外敷
十二指肠引流33Pml(灭菌液),或50%局部消肿等。单用硫酸镁溶液外敷方法:患者应在在48小时内用硫酸镁溶液加温水袋热敷,48小时外冷敷。方法是将纱布或脱脂棉,放入50%硫酸镁溶液内充分浸泡后,取出敷于患处,在纱布或脱脂棉之上放置温水袋即可。冷敷时直接用硫酸镁溶液贴敷患处。外敷的时间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外敷的次数根据硬结大小及炎性反应轻重而灵活掌握,硬结范围小者治疗效果好。由于硫酸镁具有高渗、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故应用于临床,收到比较满意效果。
硫酸镁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良者、老幼患者慎用。(2)硫酸镁的不良反应有:呕气、腹痛,食欲不振。(3)如服用的硫酸镁水溶液过浓,可自组织中吸取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因此宜清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作用和防止脱水。如果服用的硫酸镁水溶液过浓,而同时又未足量饮水,就会出现排便时间迟缓。(4)在排便放射减起腹胀时,应禁用本品导泻,以免突然增加肠内容物而不能引起排便,加剧腹胀不适。(5)胃肠道溃疡,粘膜破损的病人,易大量吸收而引起镁离子中毒。(6)中枢抑制药(如苯巴比妥)中毒患者不宜使用本品导泻排除毒物,以防加重中枢抑制;若需导泻时,可改用硫酸钠。
更多硫酸镁性质可使用cas号查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
什么是烧碱、烧碱与co2反应验证方法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什么是烧碱以及烧碱与co2反应验证方法,氢氧化钠俗称烧碱,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
什么是烧碱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固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
烧碱与co2反应验证方法
1、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将另一支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将观察到放入水中的试管内液面略有上升,放入NaOH溶液中的试管内液面上升较明显。说明CO2 少量与NaOH溶液中的水反应,大量的CO2 与NaOH反应。
2、让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然后看水中导管内液面上升情况。实验后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且会吸入烧瓶内。原因是CO2 与NaOH溶液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使水槽内的水倒吸入烧瓶内。
3、将NaOH 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与CO2反应,使其压强减小,这时观察到广口瓶内长导管不断冒气泡。
4、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NaOH溶液与CO2反应,一会儿,我们会看到喷泉现象,原因是开始挤出的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使烧瓶中的压强减小,下面的NaOH溶液又会吸上来继续与CO2发生化学反应。
5、向一个充满CO2的塑料瓶内倒入NaOH溶液,盖上盖子振荡,你会看到塑料瓶很快变瘪。
6、将分液漏斗中NaOH溶液放入广口瓶内,NaOH溶液与CO2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你会看到瓶内小气球迅速膨胀起来了。
7、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CO2气体,过一会儿,倒入CaCl2溶液会出现沉淀物,因为CO2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又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物。
8、先在广口瓶内充入CO2气体,再倒入NaOH溶液,然后在广口瓶上放一个去壳的熟鸡蛋。振荡,CO2 与NaOH溶液反应,过一会儿,你会看到熟鸡蛋被吸入瓶内。
9、在两个容器中装满NaOH溶液,向A中充入CO2 气体,会看到A中有气泡产生,且A中会有部分溶液流入B瓶中,但B瓶中长导管不会冒气泡。因为CO2 与A中NaOH 溶液反应后,没有CO2 进入B瓶,若CO2 不与NaOH 溶液反应,则B中长导管一定会冒气泡。
更多是烧碱性质可使用cas号查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