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生物医药:新型电控药物释放技术或可有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014-03-14 11:08:39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当今在疾病治疗中需要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危险,当药物在机体所有部位处于激活状态后副作用就会相应而生,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ACS Nano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青岛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靶向运输药物的方式,其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研究者Cui表示,我们开发的这种小巧的填埋剂,当其暴露于多种环境下比如紫外线或者电流下时,其就会根据用量自动释放药物至患处,这归功于纳米材料的开发,其帮助科学家设计出了携带并释放药物的材料。
文章中,研究者将抗癌药物装载于氧化石墨烯材料中进行试验,氧化石墨烯材料可以方便携带多种特性的药物,但是当前技术仍需要不断改进。研究者将这种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掺入到了聚合薄膜中,后者可以导电,随后将抗炎性药物进行装载并且在表面覆盖电极,当对其通电后就可以实现持续释放药物的特性。
进行大量实验后,研究者就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装载量来实现药物用量的释放,研究者Cui说道,这种新型方法在治疗癫痫症上相当有用,可以提前将药物注入体内,当患者癫痫开始发作后根据发作情况进行药物的释放,这对于有效控制并治疗患者相当有效。
相关专题:生物医药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
相关阅读:
●
《糖尿病学》一种新药有望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r-丁内酯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
汪小福:转基因成分蛋白质快速检测试纸条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一种新药有望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宣布开发出一种可用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药,并在小鼠实验中取得疗效,有望为治疗人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带来新选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 研究负责人、澳大利亚百年研究所教授珍妮弗·甘布尔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由血-视网膜屏障受损造成,而该屏障的完整性依赖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如果内皮细胞之间缝隙过大或受损,就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渗出形成病灶。 甘布尔等人研发的新药名为CD5-2。研究发现,这种药物能够修复血-视网膜屏障,减少血管渗漏。药物的有效性已在小鼠实验中得到验证,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糖尿病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新药可单独使用,也可搭配其他现有疗法使用,有望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他们正推动开展临床试验。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r-丁内酯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γ-丁内酯,又称1,4-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可随水蒸气挥发,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 r-丁内酯的制备方法1、顺酐加氢法该方法始于70年代,采用一段加氢反应,能以任意比例生产四氢呋喃和1,4-丁内酯。通常的比例是四氢呋喃:1,4-丁内酯=3-4:1。2、1,4-丁二醇脱氢法采用列管式反应器,装填片状的铜催化剂(氧化锌为载体)。反应温度为230-240℃,反应产物粗1,4-丁内酯经减压蒸馏精制可得到高纯度产品,收率可达77%以上。 r-丁内酯的用途1,4-丁内酯作为香料、医药中间体应用广泛。作为一种高沸点溶剂,溶解性强,电性能及稳定性好,使用安全。作为一种质子型强力溶剂,可溶解大多数低分子聚合物及部份高分子聚合物,可用作电池电解质,以代替强腐蚀性酸液。在聚合反应中可做为载体并参加聚合反应。可用于吡咯烷酮、丁酸、琥珀酸、去漆药水等,在医药、香料等精细化学品合成方面应用很广。也常用作树脂的溶剂,是高安全性/低毒环保型溶剂。在聚氨酯领域,可用作聚氨酯的粘度改性剂(活性稀释剂)、以及聚氨酯和氨基涂料体系的固化剂。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转基因成分蛋白质快速检测试纸条。近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组织举办了以“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项目路演会。“农业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业务”“农药残留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及产品研发”“转基因成分蛋白质快速检测试纸条”等11个项目进行了路演推介,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检测中心业务推介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据介绍,检测中心中心场地面积共7300㎡,其中检测实验室占5400㎡。资源范围涵盖农产品、食品、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转基因等五大领域,152个产品,2017个检测参数。检测服务范围辐射新疆、江西、江苏、福建、海南等省外城市以及省内11个地市的75个县(市、区)。 在食品质量安全中,农药残留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往往采用“QuEChERS”方法。但该方法依旧存在检测耗时长、操作繁琐、净化材料用量大、实验成本高等缺点。由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室齐沛沛带来的“农药残留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在样本净化过程中引入磁纳米材料,并通过相关技术可使前处理速度提高30%。除了“快”,该项技术还可使回收率分布更为集中,从而带来更佳的净化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净化材料的用量,降低分析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农科院质标所汪小福带来的“转基因成分蛋白质快速检测试纸条”也让现场的来宾们眼前一亮。“目前国内对转基因检测主要运用的是基于DNA的PCR技术,这项技术检测结果精确、灵敏度高,但耗时长,所依赖的仪器设备也较多。”他说道,而蛋白质试纸条检测只需将样品进行处理并插入试纸,五分钟就能得出检测结果,对部分基因检测的稳定性、灵敏度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