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生物医药:胰腺癌疫苗问世
2014-03-14 11:06:34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8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已经研发出胰腺癌疫苗,并在临床试验中结合传统的化学疗法共同对抗癌症。
这项研究由Clatterbridge癌症研究中心(ClatterbridgeCancerCentre)的专家和英国的其他研究人员进行。
胰腺能产生和释放人体所需要的重要物质,如消化酶和胰岛素,后者能够调节人体的血糖浓度。胰腺癌是常见的肿瘤疾病,它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治愈率和存活率也低。当病人开始出现明显的消瘦、上腹部疼痛和黄疸时,往往意味着是胰腺癌晚期,因此常常发现得晚。英国每年约有9000人死于胰腺癌,只有不到百分之四的患者诊断后能存活5年或以上。
理想的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尽管这种手术只适用于少数20%的病人,也会采用化疗和放疗。而疫苗则会在术后使用。
胰腺癌存活率低的一个原因是,虽然癌症看似进入缓解期,但癌细胞可能已经转移到整个身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这些细胞,导致它们迅速繁殖形成二次肿瘤。“疫苗的作用是使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这些微小癌细胞,在形成肿瘤前把它们消灭。”内科肿瘤学的主席和领导这项实验的丹尼尔?帕尔默教授说。
这种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通过注射微量的病原微生物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通常病人会先进行化疗后注射疫苗,副作用极小,病人可能会感到疲乏和恶心。
此前研究人员也探索过多种类型的癌症免疫疗法。先前的研究已表明,免疫疗法不仅可以摧毁存活的癌细胞,还能将对人体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胰腺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总裁玛吉?布朗克斯表示:“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免疫疗法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研究领域。我们期待会有好的结果。”
相关专题:生物医药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
相关阅读:
●
关于标准溶液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
●
这些化学小常识,你知道多少
●
警惕,挑选蔬菜、水果要睁大眼睛!小心有蓝矾

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从字面上来说是具有一定的行业标准用以规范它在溶液中的特定比例以及所组成的化学物质,查阅权威的网站得出这样一个定义:标准溶液,指的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在滴定分析中常用滴定剂。在其他的分析方法中用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或作计算标准。 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标准溶液的制备有直接配制法和标定法两种。(1)直接配制法: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以一定量的已干燥的基准物(基准试剂)溶于纯水后,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 (2)标定法:很多试剂并不符合基准物的条件,因此,它们都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一般暗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称为标定。标准溶液有3种标定方法。 ①直接标定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基准物,溶于纯水后待标定溶液滴定,至反应完全,根据所消耗待标定溶液的体积和基准物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如用基准物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或硫酸溶液,就属于这种标定方法。 ②间接标定法:有一部分标准溶液没有合适的用以标定基准试剂,只能用另一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标定。当然,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的要大些,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乙酸溶液,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标定草酸溶液都属于这种标定方法。 ③比较法:用基准物直接标定标准溶液后,为了保证其浓度更准确,采用比较法验证,例如,盐酸标准溶液用基准物无水碳酸钠标定后,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既可以检验盐酸标准溶液浓度是否准确,也可考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是否可靠。 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1)配制溶液的蒸馏水一定要达到规定标准,防止水中杂质影响实验结果。(2)称量要准:特别是在配制标准溶液时,称取标准物质的量要准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称取的试剂要毫无损失地转移到容量瓶内,定容要准确。(3)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干燥的试剂或基准物(根据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一定要进行烘干后方可使用,而且要在烘干后尽快使用。(4)自制的配制用水可以用电导率测定:用充分洗净的小烧杯接取水样,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电导率在2×10-6S/cm以下的为纯水。 标准溶液的有效期1.标准滴定溶液参考有效期:1)标准滴定溶液常温保存,有效期为两个月;2)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小于或等于0.02mol/L时,应该在临用前稀释配置 2.元素标准溶液1)元素标准溶液一般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储备液,保存在0~5℃的冰箱中,有效期6个月;2)稀释为1μg/mL~10μg/mL或者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保存在0~5℃冰箱中,有效期1个月。

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为化学的原因,我们的生活也变的更加的丰富多彩。化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一切技术领域,为人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只要用心留意,我们身边的食物很多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 就拿我们早餐必不可少的油条、馒头来说,也是添加了一种叫做碳酸钠的化学物质,中和了酵母发酵时的味道,让馒头变的更加的好吃。然而用碱做的馒头并不会增加馒头本身的营养,只是让馒头口感变的更好。碱除了用在食品上,还可以应用于工业上,我国世界闻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再比如水壶使用时间久了,在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碱。有人叫它“水锈”,也有叫它“锅垢”。用化学上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夹杂着不溶解的化学物质,比如硫酸钙CaSO4。其主要原理是这样:硫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由于水的温度增高,会更降低它的溶解度,因此它就沉淀在壶底了。当不溶解的物质变多,就形成了白色的水垢。 大家烧菜经常会放一点加碘食盐,碘除了可以调味还可以提供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建筑工人搭建的房屋,也与化学息息相关。搭建房子就要用到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而生石灰需要浸泡水中变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晾干后成为洁白坚硬的碳酸钙,再通过涂刷一遍遍的油漆,最后变成一家理想的住所。

最近小编在买草莓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不知道大家在超市购买水果蔬菜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这样一个现象,在上面经常会发现一些蓝色颗粒物,如果不细心观察,很容易被忽略掉。稍微对化学有点了解的人应该都认识这种化学物质,它就是蓝矾。蓝矾化学名叫五水合硫酸铜,也叫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₄·5H₂O(是纯净物),为蓝色晶体。 蓝矾为什么会出现在果蔬上果蔬上之所以会出现蓝色颗粒物,就是因为蓝矾的特性所决定的,蓝矾又被称为“保鲜剂”。也就是说一个硫酸铜分子挟持了五个水分子形成的淡蓝色晶体(纯净的硫酸铜粉末是白色的)。而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就是其中的铜离子,实际上,它对叶绿色和真菌都有作用。蔬菜想要保持新鲜就要保证叶子翠绿,同时需要消灭植物上的微生物。蓝矾作为性价比最高的化学物质深受小商贩的喜爱。一般15元就能买到500克,能配制出80斤“保鲜水”。调配完成“保鲜水”,只要往果蔬上喷一喷,就能保持短期内不会烂掉。 蓝矾对人体是否有害蓝矾作为工业化学原料,对于人体还是具有一定的危害的。蓝矾水中含有铜离子,食用后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会引起恶心、呕吐、口内有铜性味、胃烧灼感。严重者有腹绞痛、呕血、黑便。可造成严重肾损害和溶血,出现黄疸、贫血、肝大、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和鼻、眼刺激,并出现胃肠道症状。 食用“蓝矾果蔬”怎么办专家表示市面上的蓝矾果蔬目前仅仅附着于蔬菜表面,并没有改变蔬菜的内部结构。可以不用担心对身体造成危害。人体每天对铜离子摄入量最高不超过8毫克,铜离子安全摄入量为每天2毫克,而食用"蓝矾果蔬"可能摄入的铜离子远远达不到,因而是不用担心铜离子经口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影响。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建议蔬菜食用前一定要经过认真清洗,去除各种残留。 最后小编再三奉劝各位,买蔬菜水果一定要去正规、有品质的地方,蔬菜水果买回家一定要多洗几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