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环保:二氧化碳复合采油“两增一降”
2014-03-14 11:04:09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二氧化碳复合吞吐技术效果不错,去年在杜813兴隆台超稠油油藏实施了30井次,周期对比平均单井净增油80吨。”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采油六区地质队长张志中介绍说。
“增能、增产、降成本”是二氧化碳复合吞吐采油技术的明显优势。据曙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技术人员介绍,截至2月24日,2013年底在各单位实施的10口措施井,均取得较好生产效果。目前10口井累计产油2490吨,同期对比增油980吨。
进入中后期后,油井开发效果日益变差,单纯依靠常规吞吐方式开采,难以改善油藏开发效果。为提高开采效果,曙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在中低周期低产低效油井中积极推广实施二氧化碳三元复合采油技术。该技术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膨胀、溶解气驱、汽化萃取、酸化解堵及混相效应等作用,能有效降低原油黏度,改善流度比,促进原油回采;二氧化碳与磺酸盐反应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封堵高渗透层,调整吸气剖面,提高蒸汽的波及体积,补充地层亏空,有效提高油井的周期吞吐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能源环境,
新能源,
新能源产业
相关阅读: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两项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中科院理化所光催化分解纯水研究取得进展
●
科学家研制出黑磷光纤传感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两项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煤制油品/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单位);“食品和饮水安全快速检测、评估和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单位)。 煤制油品/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该项目,首创了高效大型现代煤制油品和烯烃工程化技术,研发了超大超厚大型化工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实现了现代煤化工核心装备的中国创造,首创了现代煤化工系统集成与运行技术,突破西部缺水区煤化工节水与高难度废水处理技术,首创了煤化工CO2捕集、咸水层封存与监测成套技术,建成世界首个10万吨级煤化工CCS示范工程。大连化物所作为甲醇制烯烃(MTO)技术主要研发单位,取得了MTO工艺包设计基础条件、装置开停工和运行控制方案等系列技术成果,同时作为MTO技术的主要开发方,在项目的后续推广应用阶段,与专利运营商共同进行商业化推广工作,MTO技术累计实现技术实施许可24套装置,合计烯烃总产能为1388万吨/年,为我国能源安全、烯烃原料来源多元化做出了突出贡献。食品和饮水安全快速检测、评估和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大连化物所、吉林大学、福州大学、中食净化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该项目针对应急条件下食品和饮水快速检测、安全评估及高效净化消毒三个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先后在重大工程、国事安保、抗震救灾、国内维稳、国际维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连化物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团队为该项目提供了加压溶剂萃取、搅拌棒固相微萃取、快速热解析、快速气相色谱的高灵敏检测器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等系列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其中加压溶剂萃取设备打破国外同类产品在全球近乎100%的垄断地位,而其它技术也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与国外同类技术和产品比,大连化物所技术实施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理化所光催化分解纯水研究取得进展。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能量密度高,而且氢气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CdS因其适合的能带位置以及带隙宽度,被广泛用作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由于快速的光生载流子复合以及光腐蚀问题,CdS在进行光催化产氢过程中需要加入电子牺牲剂,例如甲醇、乳酸、三乙醇胺等。这些电子牺牲剂一方面可以消耗光生空穴,解决CdS的光腐蚀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增加光生电子的寿命。但加入牺牲剂的光催化产氢反应并不是完全的“太阳能–化学能转换反应”,氢气的产生是以消耗电子牺牲剂的化学能为代价,因此只能称为“半太阳能–化学能转换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合成研究中心金属有机光化学研究组在可见光催化分解纯水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首先在合成路线上对传统的水热法合成CdS进行改进,通过添加适量的还原剂水合肼对六方CdS进行轻度还原,获得富含硫空位缺陷的CdS;之后对其进行磷间隙掺杂,制备强n型半导体,促使费米能级位置与硫空位能级靠近,此时硫空位能级将显现出电子捕获陷阱的能力,像一座蓄水池一样对光生电子进行临时存储,从而延长光生电子寿命,长寿命的光生电子具有足够的动力学能力迁移到CdS表面,进一步发生质子还原反应。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Advanced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支持。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研制出黑磷光纤传感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建成、喻学锋与英国班戈大学教授陈险峰等合作,成功研制出首个基于黑磷的光纤化学传感器,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超灵敏检测。 倾斜光纤光栅是一种新型的光纤器件,大角度倾斜光栅结构能够将纤芯光学基模前向耦合到光纤包层,在特定的波长形成一系列离散的谐振峰,光的耦合将随着外界媒质折射率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倾斜光纤光栅是非常适合作为传感应用的光子器件。黑磷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具有直接带隙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二维平面结构、超高的比表面积、众多的活性位点,以及从可见到红外广阔的光谱响应范围,在光学检测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中,研究团队首次将黑磷和倾斜光纤光栅相结合,揭示了黑磷纳米层独特的光学调制作用,借助于倾斜光栅这种独特的光学结构,构建成新型的超灵敏化学传感器。本研究发展了一种原位层叠的修饰技术,将黑磷纳米片高效地附着在光纤器件表面,不同厚度的黑磷纳米层展现出对光信号独特的调制性。利用这一特性,该黑磷光纤传感器能够在亚ppb浓度水平检测到重金属铅离子,具有超高的灵敏度、超低的检测限,以及广阔的浓度检测范围。黑磷新型光纤传感器的成功研发,将为化学和生物传感提供一个优越的光学检测平台,从而推动黑磷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等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