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我国磷肥行业全面进入调整阶段
2014-03-25 14:57:52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我国自2005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来,配方肥施用面积不断增加,缓控释肥、各类增效性肥料、专用功能性肥料等新型化肥逐渐被农民认可和接受,这些都减少了对传统化肥的需求。
2013年磷复肥行业进入最为艰难的一年,产能过剩加剧,出口价格疲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换挡期、调整期和消化期。磷肥行业也全面进入调整阶段,虽然价格会有所波动,但总体市场低迷,行业利润率总体下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014年世界硫磺产量将继续增加,将达到6000万吨,保持紧平衡状态,我国硫资源供应量继续增加:冶炼酸产量继续有较大的增长来顶替磺酸产量,硫酸价格将低位运行,随着中石油四川硫磺回收项目投产,国内硫磺供应量增加。
我国出口关税松动,特别是淡季关税降幅较大,企业出口的可能性增加。IFA预测,2014年世界磷肥需求4180万吨P2O5,仅略有回升,印度政府公布的2014-2015年化肥补贴预算方案,对磷复肥等其他肥料的补贴额度下降16.2%,从而限制需求的增长,沙特、摩洛哥等国磷肥产量在增长,世界磷肥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
2014年,国内磷肥供应过剩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受2013年底结转库存增加的影响,特别是磷酸二铵产品,2014年春季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013年企业亏损经营,2014年企业资金周转将更加困难,大多数企业艰难运行。尽管进入2014年以后,国内外磷肥市场已经出现回暖迹象,但受供需矛盾加剧的影响,磷肥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原料,
磷肥
相关阅读:
●
高桥石化完善在线环境监测
●
科学家开发太阳能燃料将水分解为氢和氧
●
安庆石化低温热系统节能降耗见成效

化工资讯网据一些环境媒体的报道得知:在高行站、园区站等环境监测站投入使用之后,相关部门已经成功建成高桥石化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网,各种检测系统(外排污水监测系统、大气污染源监测系统和空气特征污染物监测系统)已经可以一起实行最新的环境监控。
高行站负责对空气特征污染物进行即时监测,包括对炼油区域乙烷、丙烯、正己烷、苯、乙苯等监测;化工区域对甲烷非甲烷烃等气体监测。园区站主要对检修装置排气进行现场监测。新建的这两个监测站和原有的炼油三部办公楼监测站、上炼宾馆监测站、炼油区界高空硫化氢报警和传输系统、环境应急监测车并网联运,为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
动力管理中心的监测点主要对烟囱脱硫系统进行监测,综合脱硫率达到97%,远超上海市要求。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污水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与上海市环保局和国家环保部的监控平台联网。

最近,科学界在便宜、清洁的能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科研人员取得了以下成果:海藻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制出原油;柴油可以用塑料购物袋制造;发现了可以食油的微生物等。将日光转为可使用的能源的途径已经不是只有发电这一种办法。太阳还可推动化学反应,产出一些化学燃料,例如氢气。
生产太阳能燃料的困难之处在于,用于获取太阳能的半导体和生产燃料的催化剂的成本都很高。最有效的材料太贵,导致生产出的燃料在价格上无法与汽油竞争。
但是,现在有一些研究者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用太阳能将水分解为氢和氧,转化率高达1.7%,是目前以氧为基础的光电极系统中转化率最高的。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化学教授Kyoung-ShinChoi用钒酸铋制造出了一种利用电沉积原理的太阳能电池,每克钒酸铋的表面积可以达到32平方米。
要加快钒酸铋产生能源的速度,就需要用到催化剂。虽然有很多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电沉积半导体,也有很多团队在开发水分解催化剂,但是据Choi说,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半导体与催化剂的结合。
而且,还有研究者说,可以将塑料购物袋转化为柴油、天然气和其他有用的石油产品。
这种转化所产生的能源远远超过转化过程所需的能源,从而可以产生柴油等交通燃料,可以与现存的超低硫柴油和生物柴油等混合使用。其他产品,例如天然气、石油精、汽油、石蜡和润滑油等,也可以用购物袋生产。这种生产过程叫做高温分解,是将塑料袋放在无氧室中加热。领导这次研究的伊利诺伊可持续技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BrajendraKumarSharma说,这种生产方式还有其他用途。
同时,美国能源部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的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持续的化学过程,将海藻倾倒进去,几分钟后就可以生产出原油。
位于美国犹他州的生物燃料公司Genifuel拥有这项技术的专利,现在正与一个行业合作伙伴建设实验室来利用这项技术。
在PNNL开发的这个流程中,海藻粘液中化学反应器的前端倾倒进去。系统启动后,不到一小时就能生产出原油,同时还会产生水和一种含磷的副产品,可以循环利用来种植海藻。
在经过额外的常规精炼后,用海藻生产的原油可以转化为航空燃料、汽油或柴油。这个过程产生的废水也可以进一步处理,产生可燃气体和钾、氮等物质,这些物质与净化过的水混合后,也可以用来种植海藻。
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制造关节中的人造软骨。整形外科教授FarshidGuilak和医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助理教授XuanheZhao将两种创新技术结合在一起,找到了一种制造人造组织的方法,兼具天然软骨的强度和柔软度。软骨位于人体的关节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由于受伤或过度使用而受损,引发疼痛,不再灵活。天然的软骨既强韧又能负重,既光滑又柔软,要用人造材料替代是有很大难度的。
盐单包菌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细菌。它们可以忍受会另大多数生物丧命的高热、高盐、低氧、黑暗和高压的环境。这使它们可以在砂岩深处生存,有利于烃类抽取和碳封存。
同时,虽然海藻一直被认为是生物燃料的潜在来源,也有几家公司在研究用海藻制造燃料,但是成本相当高昂。PNNL的技术有效地利用了海藻的潜力,采用几种方法降低了用海藻生产燃料的成本。
PNNL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将几个化学步骤整合成了一个连续的流程,从而简化了利用海藻生产燃料的过程。最重要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是,这个生产流程采用的是湿的海藻。大多数现有的流程都需要把海藻干燥,这既耗费能源,也增加成本。而这个新的流程使用海藻混合液,其中80%到90%都是水。
虽然还有一些团队在尝试用类似的方法制造生物燃料,但大多数都是每次完成一批。而PNNL的系统是连续运转的,在实验室里所用的设备里,每小时可以处理1.5升海藻混合液。虽然这似乎并不多,但是已经非常接近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了。
PNNL系统还取消了现在常见的海藻处理流程中用到的步骤,即用乙烷等溶剂从海藻剩余物中提取出富含能源的油。相反,PNNL的团队使用的是全部的海藻,将它们置于高温高压之下,将大部分生物量转化为液体和气体燃料。
这个系统的产物包括:
原油,可以被转化为航空燃料、汽油或柴油。根据这个研究团队的经验,海藻中大约50%的碳可以转化为原油中的能源有时高达70%。
净化水,可以被循环利用来种植更多的海藻。
燃料气体,可以燃烧发电,或者经过净化后制造汽车用的天然气。
氮、磷、钾等营养物也是种植海藻所需的关键营养物。
一项关于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分析发现,这些细菌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铁和氮,并循环利用稀有的营养素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
也许最重要的是,这个团队发现,这些生活在岩石深处的微生物可以使石油中常见的芳香族化合物发生新陈代谢。

化工资讯网据中国石化新闻网的资讯报道:近日,安庆石化炼油取得科技进步,安庆石化低温热系统节能降耗已经有了成效,并在接下来进行工艺技改。
“将II气分脱乙烷、丙烯塔底热源暂时改用蒸汽热源,更换丙烯塔底热媒水三通阀,增加三通阀隔断阀。”炼油老区催化装置分馏塔顶油气、一中回流油、轻柴油等操作温度都在近120摄氏度以上,有富余的热量可以回收利用,延迟焦化装置、I套常减压装置、裂解装置也有可回收利用的低温热。
前几年,安庆石化打破装置界限,各装置进行热联合,对500万吨/年炼油老区节能降耗低温余热利用改造项目。低温热回收系统,以热媒水作载体,充分回收催化裂化装置、延迟焦化装置、I套常减压装置的低温余热,为两套气分装置各塔底重沸器提供热量,取代原有蒸汽热源,减少公司蒸汽消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安庆石化炼油低温热系统节能技改很快得以实施并成功投用,近1400吨/时循环使用的热媒水源源不断地回收各装置共16处低温热,每小时取热量高达近3000万千卡,可以将近70摄氏度的热媒水加热到近100摄氏度,为气分各塔加工液化气精馏出丙烯产品提供足够的热量。“低温热回收系统自运行以来,每年可节约近50万吨低压蒸汽,成效斐然。”该部负责人高兴地介绍。
安庆石化低温热系统涉及炼油四个装置,热媒水工艺流程长、分支多,沿途流程中共有35台热水换热器、两台6000伏高电压热媒水泵,还有多个调节阀和闸阀。为了确保低温热系统长周期运行,使其长期发挥节能功效,各装置加强沿途设备的维护管理,积极排查设备泄漏、仪表失灵等隐患。“热媒水温度高、铁离子含量多,对设备腐蚀大,我们还定期向热媒水加注高温软水缓蚀剂,改善热媒水水质。”裂解装置职工任伟说。
“以前,处理II气分岗位丙烯塔底热媒水进重沸器前三通阀故障,由于三通阀不能单独切出处理,整个II气分岗位各塔底热媒水都要切出低温热系统,改用蒸汽热源。这次我们给三通阀增加隔断阀,以后如果这台三通阀出现问题,可以切出,其他各塔不影响低温热使用,对减少蒸汽消耗有利。”该部工艺组技术人员何承俭对这项工艺技改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