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材料:未来市场规模或超万亿元---石墨烯概念注入新生命
2014-03-25 14:58:06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中科院金属所的最新消息,石墨烯锂硫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这种超级电池“组装方法与现有锂离子电池工艺兼容,具有进一步放大和产业化前景”。与目前用在小汽车上电池比较,其重量下降90%以上,一次充电不超过10分钟,巡航里程超过450公里,每公里成本下降 4/5,电池寿命超过30年。该项研究以工业化生产的石墨烯为原料,通过连续工艺制备了石墨烯集流体和石墨烯复合隔膜,其组装方法还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可以兼容,因此具有进一步放大和产业化的前景。
科院金属所采用石墨烯集电体的轻质特点,研发出新型石墨烯锂硫电池,其理论比能量为2567Wh/Kg,而目前常用锂电池能量密度约140Wh/Kg。也就是说,该电池的储电能力达到目前锂电池18倍以上,相当于将比亚迪6电动汽车700KG电池,缩小约95%或35KG。
根据早前的各方面消息,该电池的功率密度及充电时间均已解决,一次充电多在6分钟以内,其循环次数及电池寿命高于目前锂电池的百倍。大众化车用动力电池即将投入使用阶段。据测算,使用该电池之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约相当于燃油汽车的20%。
石墨烯不断焕发“新生命”,作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之一,石墨烯的每项技术发明都给该题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也持续围绕石墨烯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业内人士估计,石墨烯未来的市场规模或可达到万亿元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新材料产业
相关阅读:
●
胆碱酯酶的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胆碱酯酶的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体内。一般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脂酶。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特别是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膜的皱摺中聚集较多;也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内和红细胞中。此酶对于生理浓度的Ach作用最强,特异性也较高。一个酶分子可水解3×10分子Ach,一般常简称为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广泛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血浆、肝、肾、肠中。对Ach的特异性较低,假性胆碱酯酶可水解其他胆碱酯类,如琥珀胆碱。 胆碱酯酶适应症对急性有机磷杀虫剂抑制的胆碱酯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复活作用,用于解救多种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的中毒。但对马拉硫磷、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氟磷(dimefox)、丙胺氟磷(mipafox)和八甲磷(schradan)等的中毒效果较差;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所抑制的胆碱酯酶无复活作用。胆碱酯酶的不良反应注射后可引起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心电图出现暂时性S-T段压低和Q-T时间延长。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眩晕、视力模糊、复视、动作不协调。剂量过大可抑制胆碱酯酶、抑制呼吸和引起癫癎发作。口中苦味和腮腺肿胀与碘有关。
●
高半胱氨酸检测方法及作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高半胱氨酸检测方法及作用。高半胱氨酸,或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或同半胱氨酸简称-血同,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种,在旁链部份硫醇基(-SH)前包含一个额外的亚甲基(-CH2-)。 高半胱氨酸检测方法同位素法:由Refsum等1985年建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14C标记的腺苷与HCY缩合后,经色谱分离,液体闪烁计数放射强度来测HCY浓度。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操作繁琐且有放射污染,未能推广使用。色谱法:1987年Stabler首先报道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该法可同时测定半胱氨酸、蛋氨酸、胱硫醚和甲基甘氨酸等多种物质。虽然灵敏度、特异性好,但仪器价格昂贵而不能推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比较成熟且推广使用的方法,不足之处是样品处理、层析条件、样品检测及定量的诸多变异,使其难以标准化。Fiskertrand等首先于1993年用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和尿液的HCY和硫醇物进行测定。HPLC根据衍生方式(柱前或柱后衍生)、检测方法(荧光、电化学)可分为多种方法。应用HPLC准确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需要优良的设备、高超的技术经验和应用HPLC方法适当的时间,另外选择和制备内部质控也相当重要。高半胱氨酸作用高半胱氨酸是由体内的重要氨基酸蛋氨酸转化过来的。因为肉类、乳酪及其他蛋白质类食物中蛋氨酸含量特别丰富,所以我们差不多每天都吃到这种蛋氨酸。我们体内高半胱氨酸的水平被称为H值(HScore),H值可以更准确的预测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而且可以比基因更好地预测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事实上,H值可以帮助预报近50多种疾病风险,包括所有会导致早亡的原因。它甚至可以告知你目前的衰老速度。通过反映维生素B营养状况、免疫系统功能和大脑情况,可以显示体内的化学状况是否正常。
●
谷丙转氨酶的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谷丙转氨酶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谷丙转氨酶(又名谷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GPT、ALT)升高在临床是很常见的现象。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该脏器是不是正常,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GPT升高是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常见的因素里,各类肝炎都可以引起GPT升高,这是由于肝脏受到破坏所造成的。一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结核药,都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谷丙转氨酶长期升高会引发病变,严重者会引发肝癌。 谷丙转氨酶的临床意义一般以ALT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2.5倍,持续异常超过半个月,作为诊断肝炎的标准。慢性HBV感染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性,ALT测定结果即使未达到此值,如长期迁延不降,也可诊断为肝炎,此种情况往往预示病情较严重。血清ALT测定对肝炎的诊断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较差的特点。肝外许多因素可引起血清ALT活性增高,如营养不良、酗酒、心肌病、脑血管病、骨骼肌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胰腺炎等。此外,某些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和毒物,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氨苄西林、四氯化碳、有机磷等亦可导致血清ALT活性增高。谷丙转氨酶注意事项谷丙转氨酶偏高是个很常见的现象,如果化验单中显示谷丙转氨酶偏高时,不要惊慌,也不可乱用降酶药物,以免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病情不相符,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大多引起谷丙转氨酶偏高的疾病都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在诊断出病因之前应避免会导致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因素,如: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服用药物、喝酒等等,亦可出现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偏高,以免给病情的正确诊断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