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未来生长激素超越干扰素成安科生物首大品种
2014-03-31 13:49:52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安科生物(300009.SZ)披露年报,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27.34%;实现净利润8987万元,同比增长21.54%,其中,生长激素产品收入已赶超干扰素,成为公司首大品种。
根据年报数据,2013年,公司生长激素实现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40.22%,干扰素实现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7.58%,收入略低于生长激素,而去年上半年,干扰素的收入超出生长激素约500万元。
安科生物相关人士此前曾表示,干扰素品种近年随着生产企业的增多,竞争加大,销售已到达瓶颈期;而生长激素竞争厂家较少,且随着生长激素国内市场的不断成熟,公司对产品市场的不断开拓,近年保持高速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月份,生长激素领域霸主长春高新(000661.SZ)宣布自降生长激素粉针剂价格20%,并强调“粉剂降价是长期行为”,市场预期,行业老二安科生物现有市场份额恐受打击。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
●
年龄是影响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之一
●
地理因素对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综合数据来看,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女性乳腺癌每年发病病例数量位列全球第二。另外,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一些年份明显上升,这值得引起关注。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根据IARC的估计,2008年中国
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为21.6/100000,在全球184个有统计资料的国家中位列第99位,标化死亡率为5.7/100000,位列第145位,均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妇女的乳腺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均为发达国家的1/3,标化发病率略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为发展中国家的1/2。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例数达到16.9万,占全球总发病数的12.25%,仅次于美国(18.2万),位列全球第二。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
在过去20年中,全球乳腺癌绝对数量上升了1.4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30%~40%。由于中国原来的发病率非常低,上升幅度尤其显著。根据我国4个具有完整历史记录的肿瘤登记点资料的时间趋势分析,各地女性乳腺癌1988—2007年粗发病率增长了1.2~2.8倍,标化发病率增长了4.0~7.3倍,平均每年增长2.49%~1.07%。以上海为例,自1973年以来,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以每年2.9%的速度持续增长,高于同期美国白人(1.1%)和亚裔人群(1.5%)。
虽然我国乳腺癌的死亡率不高,但近年来增长引人注目。根据我国3次全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的比较,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的2.95/100000上升到2004—2005年的5.90/100000,上升近1倍;标化死亡率自3.74/100000上升到5.09/100000,升幅为36.10%,城市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上升幅度(42.23%)比农村(24.64%)高,但农村近10年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城市地区。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乳腺癌死亡率在1987年后呈显著下降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年龄是影响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之一。乳腺癌罕见于青春期女性,在育龄期也不常见,但到了45岁左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增高,全球约70%的乳腺癌发生在45岁以上,我国4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占所有病例的69.75%。
世界各地乳腺癌发病年龄分布
世界各地乳腺癌发病年龄分布模式也有显著差异,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
①以北美为代表的持续增长型,发病最高峰出现在65岁以后的老年人群,西欧、北欧、南欧、南美、中美、西亚和南非地区均表现出此类特征;
②以东欧为代表的平台维持型,发病最高峰往往出现在55~64岁左右,6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降低,其重要特征是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均不大,大洋洲、中南亚、东非和中非地区表现出此类特征;
③以东亚为代表的逐渐下降型,发病最高峰提前到45~54岁,5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降低,下降幅度较大,但在60~69岁有小幅上升。上述3种类型的差异基本表现在女性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病水平的变化。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我国女性乳腺癌年龄组发病率曲线是典型的逐渐下降型,有明显的双峰,绝经期前峰值明显高于绝经期后。但是这样的趋势近年来也处于变化之中,特别是城市地区。以上海为例,1973—2007年上海市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可以发现3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上升,35~80岁的各年龄段发病率随着时间推移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年龄组发病曲线整体趋向于平台维持型,在1998—2002是颇具特色的双峰模式,而随着平台进一步抬升,2003—2007年的发病率曲线双峰逐渐弥合趋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地理因素对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全球乳腺癌地理分布的差异,还混杂着人种分布不同的影响。而我国乳腺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可由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差异解释。
欧美和亚洲乳腺癌死亡率趋势的差异
各国乳腺癌的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北美和西欧的代表性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法国在过去的40年中,前30年呈上升趋势,后10年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北欧地区甚至下降了25%~30%。
亚洲的特点则是发展中国家增长趋势明显,死亡率相对较高。
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的城乡差异
我国几个主要肿瘤登记点的历史资料显示,过去30年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最高,比其他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高出2~3倍。
最近公布的2003—2007年全国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显示,城市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为51.91/100000,是农村地区(23.12/100000)的2.25倍,年龄标化后达2.00倍;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11.94/100000)比农村地区死亡率(6.71/100000)高77.94%,年龄标化后高42.37%。
我国3次全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比较发现,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沿东部、中部和西部顺序依次降低,东部比中部高16.07%,中部比西部高27.92%,年龄标化后的死亡率东部与中部差距不大,但都明显高于西部。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