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国从天然油脂中开发出节能保温材料
2014-03-31 13:50:01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近日透露,由该所利用废弃油脂、木本油脂和松脂等非食用天然油脂,成功开发出的生物质节能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不仅质量指标达到石化产品水平、减少对石油化工原料的依赖,还解决了我国目前生物质聚氨酯节能保温材料生产过程中产品与技术单一、生产运行稳定性、产品质量和阻燃性较差等问题,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悉,天然油脂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由其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品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生态性能。如松脂,就是我国天然再生资源,目前全国松林面积约有1300万公顷,年可采脂量200万吨以上,松香产量约8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新材料产业,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聚碳酸酯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合成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聚碳酸酯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合成。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 聚碳酸酯有什么特点1、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2、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3、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4、耐疲劳性佳;5、耐候性佳;6、电气特性优;7、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工业上应用的聚碳酸酯主要由双酚A和光气来合成,其主链含有苯环和四取代的季碳原子,刚性和耐热性增加,Tm=265-270℃,Tg=149℃,可在15-130℃内保持良好地力学性能,抗冲性能和透明性特好,尺寸稳定,耐蠕变,性能优于涤纶聚酯,是重要的工程塑料。但聚碳酸酯易应力开裂,受热时易水解,加工前应充分干燥。聚碳酸酯的制法有酯交换法和光气直接法。(1)酯交换法原理与生产涤纶聚酯的酯交换法相似。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熔融缩聚,进行酯交换,在高温减压条件下不断排除苯酚,提高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酯交换法需用催化剂,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80-200℃,压力270-400Pa,反应1-3h,转化率为80%-90%;第二阶段,290-300℃,130Pa以下,加深反应程度。起始碳酸二苯酯应过量,经酯交换反应,排出苯酚,由苯酚排出量来调节两基团数比,控制分子量。苯酚沸点高,从高粘熔体中脱除并不容易。与涤纶聚酯相比,聚碳酸酯的熔体粘度要高得多,例如分子量3万,300℃时的粘度达600Pa·s,对反应设备的搅拌混合和传热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酯交换法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受到了限制,多不超出3万。(2)光气直接法光气属于酰氯,活性高,可以与羟基化合物直接酯化。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多采用界面缩聚技术。双酚A和氢氧化钠配成双酚钠水溶液作为水相,光气的有机溶液(如二氯甲烷)为另一相,以胺类(如四丁基溴化铵)作催化剂,在50℃下反应。反应主要在水相一侧,反应器内的搅拌要保证有机相中的光气及时地扩散至界面,以供反应。光气直接法比酯交换法经济,所得分子量也较高。界面缩聚是不可逆反应,并不严格要求两基团数相等,一般光气稍过量,以弥补水解损失。可加少量单官能团苯酚进行端基封锁,控制分子量。聚碳酸酯用双酚A的纯度要求高,有特定的规格,不宜含有单酚和三酚,否则,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或产生交联。
●
二甲亚砜的化学性质以及合成方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二甲亚砜的化学性质以及合成方法。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是一种吸湿性的可燃液体。具有高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好、非质子、与水混溶的特性,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剂”。在酸存在时加热会产生少量甲基硫醇、甲醛、二甲基硫、甲磺酸等化合物。在高温下有分解现象,遇氯能发生剧烈反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可作有机溶剂、反应介质和有机合成中间体。也可用作合成纤维的染色溶剂、去染剂、染色载体,以及回收乙炔、二氧化硫的吸收剂。 二甲亚砜的化学性质二甲亚砜还原生成甲硫醚。受强氧化剂作用氧化成二甲砜;2.二甲基亚砜与酰氯类物质如氰尿酰氯、苯酰氯、乙酰氯、苯碘酰氯、亚硫酰氯、硫酰氯、三氯化磷等接触时,发生激烈的放热分解反应。与硝酸结合,生成(CH3)2SO·NHO3。与碳酸钡作用可使二甲基亚砜再生。与浓氢碘酸作用,生成二甲硫磺化合物。3.二甲基亚砜有吸水性,用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二甲亚砜的合成方法二甲基亚砜一般采用二甲硫醚氧化法制得,由于所用的氧化剂和氧化方式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生产工艺。1.甲醇二硫化碳法甲醇和二硫化碳为原料,以γ-Al2O3作催化剂,先合成二甲基硫醚,再与二氧化氮(或硝酸)氧化得二甲基亚砜。2.双氧水法以丙酮作缓冲介质,使二甲硫醚与双氧水反应。用该法生产二甲基亚砜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3.二氧化氮法以甲醇和硫化氢在γ-氧化铝作用下生成二甲基硫醚;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甲基硫醚再与二氧化氮在60-80℃进行气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粗二甲基亚砜,也有直接用氧气进行氧化,同样生成粗二甲基亚砜,然后经减压蒸馏,精制得二甲基亚砜成品。此法是较为先进的生产方法。4.硫酸二甲酯法用硫酸二甲酯与硫化钠反应,制得二甲基硫醚;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甲基硫醚与二氧化氮氧化得粗二甲基亚砜,再经中和处理,蒸馏后得精二甲基亚砜。此外,用阳极氧化的方法由二甲硫醚生产二甲基亚砜。精制方法:将二甲亚砜减压蒸馏后,加入氧化铝放置一夜,用高50cm,填有陶制鞍形填料的蒸馏塔,于266.6~399.9Pa、50℃进行减压蒸馏,收集中间馏分。或将二甲亚砜与CaH2一起加热一日,减压蒸馏后用分子筛干燥,在氮气流下再进行减压蒸馏。也可以分步结晶精制。5.将二甲硫醚(由硫酸二甲酯与硫化钠反应制得)与二氧化氮(由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制得)在60~80℃进行气液相氧化反应制得二甲基亚砜粗品,然后减压蒸馏、采用分子筛脱水后再减压精馏,即得成品二甲基亚砜。主要反应式为:6.以丙酮作为缓冲介质,加入相等物质量的二甲硫醚和双氧水,搅拌反应,维持温度20℃:反应结束后,直接减压蒸馏即可得纯度较高的二甲基亚砜。
●
《科学·转化医学》中美科学家找到加速皮肤伤口愈合新方法
一个中国和美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14日报告说,他们从牙龈快速愈合的能力中得到启发,找到一种新的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方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美科学家找到加速皮肤伤口愈合新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寇晓星对新华社记者说:“相比皮肤而言,口腔牙龈及粘膜的伤口愈合能力更强,且愈合后几乎没有瘢痕,但科学家对其背后的原因一直不太清楚。”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牙龈和皮肤上的间质干细胞展开的研究发现,受伤时,牙龈结缔组织干细胞会释放出比皮肤组织干细胞更多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这种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研究人员向小鼠注射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药物——阿那白滞素。结果显示,与普通小鼠相比,给药小鼠的伤口愈合显著加快。糖尿病患者的伤口通常较难愈合。此次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小鼠,给药后其伤口同样会加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