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中国从天然油脂中开发出节能保温材料
2014-03-31 13:50:01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近日透露,由该所利用废弃油脂、木本油脂和松脂等非食用天然油脂,成功开发出的生物质节能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不仅质量指标达到石化产品水平、减少对石油化工原料的依赖,还解决了我国目前生物质聚氨酯节能保温材料生产过程中产品与技术单一、生产运行稳定性、产品质量和阻燃性较差等问题,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悉,天然油脂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由其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品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生态性能。如松脂,就是我国天然再生资源,目前全国松林面积约有1300万公顷,年可采脂量200万吨以上,松香产量约8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新材料产业,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水合肼溶液的用途是什么,如何提纯
●
2017年生物农药使用量大增 生物农药发展潜力大
●
《自然通讯》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技术有了新突破

化学词典告诉你水合肼溶液的用途以及提纯方法。肼于1875年被合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德国人将之用于火箭推进剂,其工业化生产的历史也已有半个多世纪。肼通常以一水化合物(N2H4·H2O)形式出售,相当于肼质量分数64%。工业上一般应用含量为40%--80%的水合肼水溶液或肼的盐。 水合肼溶液的用途水合肼的直接用作:1.热电厂和核电厂中用作循环水的防腐蚀添加剂。2.工业锅炉和高压蒸汽炉中用水的除氧剂。水合肼是一种高效还原剂,可以合成以下产品:1.发泡剂:偶氮甲酰胺(偶氮碳酰胺)(如:用于生产内胎用的叠氮化钠产品)。2.农化产品和医药产品中生物活性中间体的合成,要先生成三唑。3.偶氮引发剂4.其它各种产品:在染料方面某些特定的有机颜料产品,照相方面用的试剂,氨基甲酸酯及丙烯酸酯类产品,以及氰溴酸产品。水合肼还可以在以下领域得到应用:1.贵金属的清洗、精炼。2.酸洗液和表面处理液中回收金属。3.处理废液和废气。4.在电子市场中使用的各等级精制硫酸的提纯。5.塑料和金属(镍、钴、铁、铬等)的金属镶嵌。6.是火箭燃料的配方产品。7.在ACTIRED工艺过程中使用,该工艺主要应用于金矿选矿。由于水合肼具有双官能基团和亲核基团,因此可以生产多种衍生物产品,如:1.LIOZAN:防腐蚀产品,能提供快速的除氧能力,并且可在较低温度下生效。2.肼盐:3种产品,主要用于合成中间体(尤其在医药工业中)。3.三唑产品:1,2,4-三唑/1,2,4-三唑钠盐/4-氨基-1,2,4-三唑/3-氨基-1,2,4-三唑。4.氨基胍碳酸氢盐。5.新型的聚合物引发剂,如公司产的液态偶氮化合物产品。水合肼溶液提纯方法通过在水合肼溶液中添加可以形成带结晶水的无机盐,以无机盐水合结晶的形式把大量的水分带走。向水合肼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不含结晶水或者含低结晶水的无机盐,再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含高水合无机盐的形式结晶出来,通过离心分离,母液即为提高浓度后的水合肼;离心分离的结晶部分,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无机盐再次投加到水合肼溶液中,循环使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2017年生物农药使用量大增,生物农药发展潜力大。生物农药因符合生态环保等要求被广泛看好,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生物农药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农药品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增加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国应大力发展生物农药,为农民种植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提供保障。 生物农药行业前景分析:发展潜力大据专家介绍,生物农药现在主要有三大类,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植物提出液杀虫剂。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目前生物农药研究和开发应用最成功的杀虫剂,约占生物农药总量的90%以上,能防治150多种鳞翅目害虫,药效比化学农药提高55%。不仅避免了化学农药带来的种种弊端,防治效果也明显强于化学农药,显示出生物农药的巨大作用。我国计划到2005年使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到农药总量的30%,2015年占到50%。目前我国农药耗用量每年达150万吨以上,按此比例计算,2005年需生产农药量45万吨,2015年达75万吨,而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年产量仅8000吨,在农药总量中不到1%,发展潜力显而易见。生物农药行业现状分析:推广难用生物农药替代部分化学农药,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农业建设带来的负作用,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虽然生物农药好处多多,但是生物农药行业现状分析情况显示,我国化学农药难以杜绝,生物农药推广起来也很难。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因此每年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数量都十分巨大,但我国农药发展面临一个难题,传统化学农药由于毒性危害自然环境,想要杜绝却不能做到,而新型生物农药推广过程中却遇到重重问题。除草剂滥用,正是化学农药横行农田、污染环境的“冰山一角”。由于杀虫效果反应慢、使用要求较高等原因,施用生物农药后多数要在三四天后才能见到效果,不符合农民‘药到虫除’的用药心理。此外,生物农药成本高也是难以大行其道的原因。2017年生物农药使用量将增加根据全国31个省级植保系统初步预测统计分析,2017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商品量)预计为92万吨,折百量为近30万吨,将比2016年减少2%左右。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品种有(按降序排列):草甘膦、敌敌畏、乙草胺、硫酸铜、多菌灵、莠去津。与2016年相比,2017年需求在1万吨以上的农药品种将减少。农药零增长行动将促进农药产品向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的方向转化,以价格优势主导的低效农药将逐步淡出市场。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防控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生物农药使用将会明显增加。总结当前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现状分析情况认为,虽然生物农药的好处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生物农药行业发展亟待政策的扶持。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技术有了新突破。日前,德州学院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实验室许士才博士、王吉华教授和周耀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3月21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eal-timereliabledeterminationofbindingkineticsofDNAhybridizationusingamulti-channelgraphenebiosensor”(多通道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用于DNA杂交动力学和亲和力实时可靠检测)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用于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动力学及亲和力的全新方法。 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及亲和力分析检测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了基因表达、DNA复制、信号传导、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等生物学中的关键过程分析,而且也是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及DNA杂交分析等重要分析技术的基础,在科学研究、疾病诊断、环境监测、生物技术、药品研制和食品安全检验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长期以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是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动力学及亲和力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无需对样品标记、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但也同时存在分析成本高、分析通量低、对小分子测量不够准确等缺点。因此,亟需发展一种动力学及亲和力分析的新方法。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以石墨烯为敏感材料,可实现小分子灵敏检测,且具有与大规模集成电路兼容、易于小型化、成本低及易于实现高通量检测等突出优点,极有希望发展成为未来新一代纳米生物传感分析检测技术。然而,由于常规石墨烯自身晶体结构缺陷及分子探针偶联对石墨烯本征结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难以用于动力学及亲和力方面的检测。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研究近年来,许士才博士、王吉华教授和周耀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围绕着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在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用于动力学及亲和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创造性地采用厘米级单晶石墨烯作为导电沟道研制出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器,并巧妙地运用非共价偶联探针的方式避免了探针分子对石墨烯本征结构的破坏,从而推动可靠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首次采用多通道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器将分子相互作用直接以电信号变化呈现出来,成功实现了对DNA杂交动力学过程的实时检测,检测低限为10pM,比常规SPR低3个数量级;深入分析了石墨烯传感器机理,并建立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多组DNA相互作用动力学及亲和力参数,证明了这些参数的差异可实现对基因组单个核苷酸变异进行快速区分。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以单晶石墨烯超痕量生物传感器为工具的全新动力学及亲和力分析检测手段,解决了SPR方法难以对小分子检测的问题,将更低浓度相互作用体系纳入了动力学分析范围,并且具有高通量的特点,从而极大拓展了动力学及亲和力的研究对象,对于发现生物学中相互作用的新规律,推动动力学分析检测方法在更广阔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依托德州学院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实验室完成,部分工作与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University)和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合作。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04040、61671107、11674199和1154722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FQ032)和泰山学者项目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