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阻燃剂应用情况及存在危害解析
2014-04-01 13:10:37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有害阻燃剂主要指两种化学物:一种是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是一种含氯的致癌阻燃剂,由于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早在1977年就已被严禁用于婴幼儿衣物,但在沙发等家具方面仍没具体规定;另一种是五溴联苯醚。这些阻燃剂经常被添加到家具,以及电脑、电视、电话等电子器具外壳,用以防火。
家具中的阻燃剂被看作是防止火灾的好方法,但是对动物和人类的多个研究证明含阻燃剂的家居品会逐渐释放出有毒化学物质,尤其是有破裂时,有毒物质会“喷射”出来,融入灰尘里或被人吸进肺中,导致荷尔蒙失调,影响大脑发育,尤其是孕妇如果过量接触,会直接导致新生婴儿出生体重过低、智商偏低及行为能力受损。添加阻燃剂防止火灾,本是好意,没想到竟成了慢性毒药。
如何避免呢?首先最好购买亚麻或羊毛等天然材质的家居用品,它们本身就具有耐火的特性;.当家居用品有破损时,要及时更换新的;平时要经常用湿抹布擦去家中的灰尘,或用吸尘器吸走尘土;经常洗手,接触家居品后一定要彻底洗净双手,减少进入人体的阻燃剂数量;居室尽量多通风。这样可以直接降低室内阻燃剂污染物浓度,只要室外空气不错,冬天白天开窗晚上关,夏天可以24小时开着;在冬天用电热毯,如果买的是阻燃床垫,会加快床垫中阻燃剂的挥发,而挥发的阻燃剂颗粒很有可能直接附着在电热毯或棉被里,因此如果冬天用电热毯,应该把电热毯及棉被多拿出去晒晒。
癌症的很可怕的疾病,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很注意的,孰不知家装中很多材料都有致癌物质,会时刻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在家装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防癌。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能源环境,
节能环保产业
相关阅读:
●
《科学》世界首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活性灭活猪克隆成功
●
国内纯碱市场在供需博弈下涨跌两难
●
我国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研发获重要突破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世界首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活性灭活猪克隆成功。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魏红江携手美国eGenesis公司博士杨璐菡、哈佛医学院教授GeorgeChurch组成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世界上首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活性灭活猪生产成功。该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化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标志着异种器官移植研究迈出关键性一步。 据了解,猪的器官因为大小和功能与人类相似,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能移植到人的异体器官。但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发现,猪的器官在人体内会被免疫排斥,而且猪的基因组里含有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序列对人体也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令,在未找到解决方法之前,停止一切异种器官的临床试验。2016年11月,魏红江带领的云南农大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省级创新团队与美方科研团队组建联合课题组,开始了科研攻关。美方科研团队用新一代基因技术打靶方法根除了猪细胞里面所有的内源性病毒活性后,魏红江课题组经过反复试验研究,通过核移植克隆技术成功获得了第一批37头没有病毒活性的猪。目前,已存活4个月、生长良好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灭活猪存活15头。这批猪的产生和健康成长意味着人类从根本上解决了异种器官病毒传染的风险,是解决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化中跨物种病毒传播安全性问题的关键,因安全性问题无法解决而停滞12年之久的异种器官移植将迎来春天。魏红江表示,下一步,课题组将在这批猪种的基础上继续改造基因组以解决免疫排斥问题,从而增加器官的兼容性和功能性错位,以便早日实现异种器官临床化。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国内纯碱市场在供需博弈下涨跌两难。近期的纯碱市场整体成交淡稳,轻、重质碱走势出现分化。轻质碱下游需求淡稳,重质碱下游浮法玻璃行情窄幅上行,重质碱的价格也随之经历了短暂的走高之后,现已暂趋平稳。重质碱整体库存偏少,部分纯碱企业已调整轻、重质碱生产比例,供需关系相对平衡,7月份整个纯碱市场经过了一个相对平稳的运行阶段。目前轻质碱的主流出厂报价在1450-1800元/吨,重质碱的主流送到报价在1700-1900元/吨。但是随着近期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将全面启动,高压环保政策的的纯碱市场路在何方,是涨、是跌?后期纯碱市场报盘供需博弈下涨跌两难。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环保检查对纯碱企业自身的影响。新环保部部长李干杰提出的“五步法”环保督查管理新思路,从严治理“散乱污”企业,且对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2017年9月底前一律关闭。受此影响,停车检修企业逐渐增加,企业装置开工率下降,货源供应也将会出现紧张局面。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封单不报价的现象,目前山东海化、河南金山、四川广宇、昆山锦港、重庆宜化、青海五彩暂时封单不报价。业者拉涨心态较强,上调迹象似乎呼之欲出,但是环保检查不仅仅影响了纯碱市场,对于下游企业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小视的。其次就是环保影响下的下游需求。此次整治的“散乱污”企业重点包括有色金属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制革、化工、炭素生产、陶瓷烧制等,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黏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届时下游轻工及印染小企业将会基本全部关停,纯碱市场下游需求也将随之减少。这就对后期的纯碱市场也产生了利空因素。而重质碱的下游玻璃行业,也没有在此次的环保风暴中幸免于难。近年玻璃行业也面临环保随时抽查的局面。产能落后的企业去年已多半关停,今年如果环保没有达到标准,一些企业也面临延缓复产。尽管从环保部门督察结果来看,玻璃行业仍问题重重。但不得不承认,环保重压下,玻璃行业产能已有所缩减,产品价格一度直线上升。去年以来,玻璃行业环保监察力度也趋严,生产厂商如果环保达不到标准,要么停产,要么增加脱硫脱硝设备进行完善。山西2510跌130、山东2510跌130、河南2520跌130、广西百色2430跌120、连云港2750元/吨。较上月氧化铝各省市跌幅维持在0-130元/吨。据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7月,全国电解铝运行产能已达到3836万吨,违规违法电解铝在产产能约占8.74%。今年4月,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和环保部四部委联合发起了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开启了电解铝去产能的序幕。该专项行动分为企业自查(5月15日前完成)、地方核查(6月30日前完成)、专项抽查(9月15日前完成)和督促整改(10月15日前完成)四个阶段。按照生产1吨电解铝消耗1.93氧化铝计算,上半年氧化铝供应富裕约80万吨,平均每月供应过剩14万吨。综合来看,环保高压下的纯碱市场报盘供需博弈下涨跌两难,后期的纯碱市场在供需博弈下将是涨跌两难。后期规范化生产将成为纯碱及下游企业生存的保障,因此企业应尽快补全环评手续、设备更新等情况。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我国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研发获重要突破。今天,记者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获悉,由该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团队研制成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烷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制合成气装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煤制油基地稳定运行超过1000小时,日转化利用二氧化碳高达60吨,成功实现工业示范。 二氧化碳与甲烷不仅仅是典型的温室气体,更是重要的含碳资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合成气(CO和H2),即称之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或者干重整。相比较传统的甲烷蒸汽重整,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可以降低能耗的同时缓解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因此备受关注。然而,该反应过程特别容易积碳,将造成催化剂失去活性以及阻塞管道等棘手问题。因此,抗积碳催化剂和专用反应器被公认为是其技术实现工业化的核心难题。课题组成员张军博士告诉记者,这一反应过程特别容易积碳——就像我们日常用的饭锅底部积的厚厚黑垢,不仅脏兮兮难以清理,还会影响火候,催化剂上的积碳会造成催化剂失活,如果积碳久了,还会堵塞管道。所以,抗积碳催化剂和专用反应器,被公认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技术实现工业化的核心难题。国内外相关研发尚未达到工业侧线或示范的规模,多是受困于此。经过近10年的深入研究,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人员成功解决了纳米金属的稳定性难题,解决了高效的催化剂和反应器的开发问题,所研制的催化剂在模拟的工况下稳定运行5000小时以上。同时,通过与企业的联合攻关,完成了催化剂研制和反应器模拟研究以及百吨级催化剂的工程放大和生产,在山西潞安开展了万方级装置的建设与运行。8月2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对该技术与工业侧线试验装置进行了72小时连续运行标定。专家们一致认为,本研究开发了性能优越的高效纳米镍基催化剂和专用反应器,建成了国际首套万立方纳米/小时级规模甲烷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制合成气工业侧线装置并稳定运行,建议尽快开展工业化应用推广。据了解,该技术源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荷兰壳牌石油工业公司联合启动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项目。“这是一次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示范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三方成功合作的结晶。”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孙予罕告诉记者,合作三方目前正在进行该技术的商业评估,并就全球化的商业推广应用达成了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