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固体所发现高能密度材料在高压下的新结构
2014-04-11 17:26:09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高压可以改变原子间的成键方式。通过高压手段可以实现N≡N三键(954kJ/mol)到N—N单键(160kJ/mol)的转变。当这种单键N变为 N≡N三键时,便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以作为潜在的高能密度材料。近来,叠氮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压下叠氮离子比N≡N三键更容易形成N—N单键。固体所张洁博士和导师曾雉研究员利用遗传算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对KN3在0-100GPa下的结构相变及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新进展。
通过大量的结构探索,研究人员发现:KN3分别在22GPa和40GPa时发生了结构相变,其结构相变序为I4/mcm→C2/m→P6/mmm(图 1)。其中I4/mcm和C2/m结构中的N原子都以直线型的叠氮离子形式存在,而在P6/mmm相中的N原子则形成了N6环(图2),这是在多氮分子和叠氮化合物中非常新颖的结构。这表明,通过引入金属原子和加压等手段,可以使N6分子稳定存在,从而为实现高能密度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KN3材料结构演化规律:在低压下,N原子倾向于以叠氮离子形式存在;而在高压下,包含N链和N环的结构则更为稳定。对于高压P6/mmm相,N6中的N原子之间以 sp2杂化轨道交叠形成了σ键,其л*轨道被部分占据,表现出金属行为。
这项研究成果不仅为理解实验数据提供了指导,并且推进了对KN3化合物的认知。相关工作已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4, 4358 (2014)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新材料产业
相关阅读:
●
波尔多液的杀菌原理以及配制方法
●
卟啉的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合成方法
●
春雷霉素的制备来源以及使用方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波尔多液的杀菌原理以及配制方法。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是CuSO4·xCu(OH)2·yCa(OH)2·zH2O。1882年法国人A.米亚尔代于波尔多城发现其杀菌作用,故名叫做波尔多液。它是由约500克的硫酸铜、500克的熟石灰和50千克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一般呈碱性,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但久放物理性状破坏,宜现配现用或制成失水波尔多粉。使用时再兑水混合。 波尔多液杀菌原理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Cu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同时Cu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即能使细菌中毒死亡。 波尔多液的配置方法CuSO₄+Ca(OH)₂=CaSO₄+Cu(OH)₂↓Ca(OH)₂+2CuSO₄=CaSO₄+Cu₂(OH)₂SO4↓离子反应方程式Cu2++SO42-+Ca2++2(OH)-=Cu(OH)2↓+CaSO4生成Cu(OH)₂就没有了铜离子,失去了杀菌效果。注:Cu(OH)₂是不可溶于水的弱碱,多以沉淀形式在水中。CaSO4微溶于水。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卟啉的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合成方法。卟啉(读音:bǔlín)porphyrin(s)是一类由四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CH-)互联而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其中心的四个氮原子都含有孤电子对可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18个P电子的大环共轭体系结构的金属卟啉.其环内电子流动性非常好,因此,大多数金属卟啉都有较好的光学性质,卟啉在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金属卟啉时,电子能级发生跃迁,吸收能量或向外界辐射一定能量。 卟啉的化学性质从氯仿-甲醇中结晶深红色,闪光小叶片晶,360℃变深而不熔。溶于哌啶,二恶烷和酚,微溶于氯仿、溴仿、冰醋酸,几乎不溶于丙酮、甲醇、乙醚。铁盐从乙醚中为褐色立方晶体;镁盐为红色针状品;铜盐为褐色针状晶体。卟啉通常是卟吩环与金属(如铁或镁)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更大的环状结构,是生物体中呼吸色素如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叶绿素分子等的基本组成部分。 卟啉的生物合成方法生物体内的卟啉合成以柠檬酸循环中的琥珀酰CoA与甘氨酸作原料。两者发生Claisen缩合并脱羧生成δ-氨基乙酰丙酸(ALA),然后两分子的δ-氨基乙酰丙酸缩合,生成含一个吡咯环的胆色素原(PBG)。胆色素原脱氨酶作用下,四分子的胆色素原反应得到羟甲基胆素(HMB),继续反应得到尿卟啉原Ⅲ,构建出四吡咯环系的框架。尿卟啉原Ⅲ之后又分别转化为粪卟啉原Ⅲ、原卟啉原Ⅸ和原卟啉Ⅸ,并在这里分出了血红素和叶绿素的合成系统。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春雷霉素的制备来源以及使用方法。春雷霉素是纯品为白色结晶;盐酸盐为白色针状或片状结晶,有甜味。农用杀菌剂。纯品在有机溶剂中难溶,在25℃水中溶解12.5%(W/V);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剂。对水稻上的稻瘟病有优异防效和治疗作用。防治西瓜细菌性角斑病,桃树流胶病,疮痂病,穿孔病等病害有特效。 春雷霉素制备来源将砂土管孢子接斜面(无菌操作),28℃恒温培养8~12天,待孢子长成熟,将斜面孢子再接斜面(无菌操作),28℃恒温培养28h~32h,即为生产用斜面,然后进行种子培养(28℃、24h、种子罐)、发酵(28℃、144~146h、发酵罐),发酵液用浓盐酸酸化(pH为3.5左右),酸化液经加温压滤后,滤液经浓缩和喷雾干燥、粉碎,即得产品。 春雷霉素使用方法主要用于喷雾和灌根,于发病初期开始用药,7-10天后第2次用药,共用2次即可。(1)防治黄瓜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用2%水剂400-750倍液喷雾。(2)防治西红柿叶霉病、灰霉病,甘蓝黑腐病,用2%水剂550-1000倍液喷雾。(3)防治黄瓜枯萎病,用2%水剂50-100倍液灌根,喷根颈部或喷淋病部。(4)防治水稻稻瘟病,用2%水剂500-600倍液喷雾,7-10天后第2次用药。(5)春雷霉素是防治多种细菌和真菌性病害的理想药剂,有预防、治疗、生长调剂功能。它既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抗生素外,还对水稻细条病,柑橘流胶病,砂皮病,猕猴桃溃疡病,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芹菜早疫病,菜豆昏枯病,菱白胡麻斑病等有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