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上海生科院揭示两个miRNA拮抗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新机制
2014-04-15 15:57:17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研究组在PLoS Genetics上在线发表题为Interaction between Two Timing MicroRNAs Controls Trichome Distribution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论文。该文揭示了miR171与miR156的靶蛋白通过相互作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这对全面认识植物中这两类保守miRNA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拟南芥表皮毛的发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严格的控制,而且表皮毛分布特征与植物时相转换紧密相关。拟南芥进入生殖生长后,随着抽苔和茎节的生长,主茎新生表皮毛数量急剧下降,花序各器官几乎无毛。已知miR156通过其靶基因SPL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控制茎秆和花器官表皮毛数目。该组博士生薛学义发现,受miR171调节的LOM基因也显著影响表皮毛分布。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两个miRNA是否通过交叉互作而发挥作用呢?
LOM基因编码含有GRAS功能域的转录因子。研究发现,LOM可与miR156靶向的SPL蛋白相结合,从而削弱SPL对下游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影响茎秆表皮毛分布。同时LOM-SPL互作还影响植物其他生长发育过程,如侧枝发生和开花时间等。此外,该研究揭示MIR171A的表达受到其靶蛋白LOM的正调控,形成反馈机制,确保植物体内miR171和LOM的动态平衡。
由于棉纤维也是一种表皮毛,而miR156和miR171在植物中高度保守,该研究对棉纤维发育调控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相关阅读:
●
甘肃页岩气勘探取得新突破前景看好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甘肃页岩气勘探取得新突破前景看好。河西走廊传来喜讯:位于敦煌盆地五墩凹陷的敦页1井取得突破性成果,不仅发现两层厚含油层,而且发现了75.47米厚的含气层及62层沥青,现场解甲烷含量达99.62%,为优质气。这表明,五墩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对全面评价甘肃省页岩气的资源前景及推动全省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页岩气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清洁能源。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等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以稳定速率产气。甘肃省具有规模的生油气盆地共有15个,预测页岩气资源潜力为8.61至13.42万亿立方米。从2014年起,省地质调查院在河西走廊中小盆地群开展新区、新层系、新类型的页岩(油)气研究,划分出白垩系、中-下侏罗系、三叠系和石炭-二叠系4套生油岩系和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石炭系、志留系6套储油层,总结出以上生油岩系和储油层具有多沉积凹陷、多生油中心、多次油气运移-聚集、多油藏类型的特点。通过这一研究成果,优选出鄂尔多斯盆地、武威盆地、敦煌盆地等作为首批开展页岩(油)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盆地。2016年,“敦煌盆地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下达,省地质调查院在地质、重磁电剖面、地震及钻井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在敦煌盆地五墩凹陷部署了敦页1井。不到一年时间,就在中侏罗世中间沟组发现了2层厚度分别为5.1米和17.53米的含油层;厚度75.47米的1层含气层,现场解析每吨含气量1.90立方米至2.44立方米,埋藏深度仅为1154.96米至1230.91米。
●
硫酸盐的含量及危害是有哪些
化学词典告诉你硫酸盐的含量及危害。硫酸盐,是由硫酸根离子(SO42-)与其他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大多数溶于水。硫酸盐矿物是金属元素阳离子(包括铵根)和硫酸根相化合而成的盐类。 硫酸盐的含量其中最主要的是Ca2+、Mg2+、K+、Na+、Ba2+、Sr2+、Pb2+、Fe3+、Al3+、Cu2+。目前已知的硫酸盐矿物种数有170余种。虽然它们只占地壳总重量的0.1%,但它们中的石膏、硬石膏、重晶石、芒硝等均能富集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硫酸盐矿物多数是成分比较复杂的盐类,因此晶体结构中对称程度较低的,主要属于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而且由于大多数硫酸盐矿物含有水,使其最突出物理性质中是硬度低,一般在2-3.5之间。另外,颜色一般为无色和白色,比重一般也不大,在2-4之间。硫酸盐矿物的形成需要有氧浓度大和低温的条件,因此地表部分是最适宜于形成硫酸盐矿物的地方。在本类矿物中,外生成因远比内生成因的重要。其中由原生金属硫化物氧化后而成的硫酸盐矿物,在种类上几乎占本类矿物的半数。而在海盆中化学沉积的硫酸盐矿物主要是钾、钠、钙、镁、钡、铝的含水硫酸盐。至于内生热液成因的硫酸盐矿物,主要是钡、钙、锶、铝等无水硫酸盐,见于中低温热液脉中或作为低温热液围岩蚀变的产物。硫酸盐的危害天然水中硫酸盐浓度差别甚大,从几mg/L到数千mg/L(海水中)。硫酸盐经常存在于饮用水中,其主要来源是地层矿物质的硫酸盐,多以硫酸钙、硫酸镁的形态存在;石膏、其它硫酸盐沉积物的溶解;海水入侵,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在充分曝气的地面水中氧化,以及生活污水、化肥、含硫地热水、矿山废水、制革、纸张制造中使用硫酸盐或硫酸的工业废水等都可以使饮用水中硫酸盐含量增高。在大量摄入硫酸盐后出现的最主要生理反映是腹泻、脱水和胃肠道紊乱。人们常把硫酸镁含量超过600mg/L的水用作导泻剂。当水中硫酸钙和硫酸镁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000mg/L和850mg/L时,有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水的味道令人讨厌,不能接受。
●
如何区分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判断溶剂的极性
化学词典告诉你区分极性键与非极性键以及溶剂的极性。极性溶剂是指含有羟基或羰基等极性基团的溶剂,其极性强,介电常数大。极性键是共用电子对有偏移,而当偏移的非常厉害之后,看上去一边完全失电子另一边得到了电子,就会变成离子键了。 如何区分溶剂极性键与非极性键首先化学共价键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非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没有偏移,出现在单质中比如O2;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有偏移比如HCl。而当偏移的非常厉害之后,看上去一边完全失电子另一边得到了电子,就会变成离子键了,如NaCl。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由于极性键的出现,所以就使某些分子出现了电极性,但是并不是说所有有极性键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比如CH4,虽然含有4个极性的C-H键,但是因为其空间上成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所以键的极性相消,整个分子没有极性。对于H2O,虽然与CO2有相同类型的分子式,也同样有极性共价键,但二者分子的极性却不同。CO2是空间对称的直线型,所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折线型,不对称,所以是极性分子,作为溶剂称为极性溶剂。化合物的极性决定于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各类化合物的极性按下列次序增加:—CH3,—CH2—,—CH=,—C三,—O—R,—S—R,—NO2,—N(R)2,—OCOR,—CHO,—COR,—NH2,—OH,—COOH,—SO3H如何判断溶剂的极性对于溶剂的极性判断,业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比较可靠的是根据溶剂介电常数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实际上应用时未必将上述溶剂全部应用(有些溶剂,例如三氟乙酸,乙酸,三乙胺,三丁胺等有着很高的反应活性,可能会与底物发生反应),往往采用混合溶剂(比如石油醚:乙酸乙酯=3:1比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的极性要大得多,可以用于柱色谱中分离)分离两种极性差不多的物质(如乙酰二茂铁和二茂铁的柱色谱分离即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的溶剂洗脱),同时混合溶剂也用于物质重结晶(咖啡因在75%乙醇中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