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叶酸可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
2014-04-18 17:16:31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已有研究表明,叶酸参与体内的DNA合成和基因的甲基化表观遗传学调控过程。叶酸缺乏会影响基因的甲基化调控并造成基因组稳定性降低,从而影响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生。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约12.6万例,死于乳腺癌的女性约有3.7万人。正常女性叶酸摄入和乳腺癌的发生是否有关?在王慧指导下,陈培战博士和在读博士生李成林通过对16项队列研究所纳入的74.4万余名女性(其中2.6万余人新发乳腺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叶酸摄入水平和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通过膳食来源的叶酸摄入水平在153微克/天至400微克/天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低于摄入量小于153微克/天的女性或高于 400微克/天的女性,由此提示过多或过少摄入叶酸均对乳腺癌的发生存在不良影响。对于有饮酒习惯的女性,摄入比普通人群高的叶酸能够显着降低乳腺癌发生。研究还发现,服用含有叶酸的维生素片(通常为400微克/片)的女性与不服用维生素片的女性相比,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没有显着降低。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王慧研究员科研组新近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适量的叶酸摄入能够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对于习惯饮酒的女性作用更为显着。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英国癌症期刊》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膳食中的绿叶蔬菜、谷物等食物比例有所降低,王慧建议女性特别是有饮酒习惯的女性,通过适当增加富含叶酸的食物摄入来预防乳腺癌。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癌症
相关阅读:
●
《能源与环境科学》:我国无污染低成本催化剂制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中国科学家发现超级稻增产新基因
●
农业部开展打假行动 隐形成分农药是重点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无污染、低成本的制氢技术,是人类应对化石能源污染及短缺的重要研究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平武教授课题组制备一种具有高转化率的非贵金属光催化制氢材料,表现出优越的人工制氢性能。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著名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在日前出版的九月刊以封面标题的形式介绍了该成果。
贵金属催化剂弊端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等,带来了地球温暖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而氢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载体,被认为是未来人类重要的清洁能源来源。通过模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的制氢途径。之前由于大量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导致成本昂贵,不够理想的吸光材料也极大影响了制氢的效率。
提升光催化剂产氢方法
在多个国家项目的支持下,杜平武教授课题组近期研究发现,将磷化亚铜、磷化钼等磷化物负载在半导体上,可以有效提升光催化产氢的效率。他们在此基础上利用溶剂热法,巧妙地将新型磷化镍助催化剂负载在硫化镉半导体纳米线上,得到了分布均匀、接触紧密的磷化镍/硫化镉复合结构。
人工光合成催化剂前景
实验数据和光谱表征证明,该复合结构能有效地促进复合材料内的快速电子转移过程,提高可见光催化制氢性能。作为一种高效、稳定、廉价的人工光合成催化剂,该成果受到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等国际学界的关注,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该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从一份浙江地方水稻品种中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能够显著提高超级稻产量的重要基因GS2。
超级稻特点
据了解,研究团队在上世纪90年代从国家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中获取了一份浙江地方大粒品种“宝大粒”,其植株高而壮,穗长粒大,千粒重在48克以上。研究人员发现,来自“宝大粒”的GS2显性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水稻穗长和千粒重,但株高和分蘖等变化并不明显,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提取超级稻显著基因
实验显示,GS2显性等位基因可使我国第一个两系杂交稻的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亲本9311增加40%以上的千粒重和14%以上的小区产量。而将其与“培矮64S”品种配成杂交稻后,可比“两优培九”品种进一步增产9.5%。
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刊物《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杂志。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农业部已经连续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药打假行动,其中农药产品隐形成分即为重点整治的对象。但传统意义上的监管手段作用不大,新型隐性成分快速检测技术有望助力农药打假。
假冒农药的动向
当前,添加隐性成分的假冒农药呈现新的动向,比如部分大企业假冒濒临倒闭的小微农药企业的名称(“三证”)生产隐性成份,再利用销售渠道上的优势地位进行市场推广;部分企业以借证牟利,使用套证、过期证明显增多等等。此外杀虫剂添加隐性成分也有新的特征,包括从小包装转向大包装、涉及农药成分更多、逐步向政府的统防统治领域渗透或以作物解决方案做套装等。
农药检定所长发表指示
针对农药中添加隐性成分情况屡禁不止的情况,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日前在农药产品隐性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讨会指出,需要寻求更好的解决路径。他表示,对农药中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傅立叶红外光谱 (FTI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选择试点省份开展农药产品中隐性成分的监测;二是建立完善登记产品红外光谱数据库着手对现有登记产品建立完整的数据化 信息库,为开展农药产品市场监管提供基础支撑;三是整体设计推进从检测技术规范制定、产品红外光谱库建立、检测人才培养、市场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方 面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规划。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