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油悬浮剂的新型流变改性剂技术新革新
2014-04-24 17:21:40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英国一化工研究公司新开发的用于农用化学品领域的流变改性剂Atlox Rheostrux™系列产品将带来油悬浮剂使用的革新。
Atlox Rheostrux™系列包括两个专为油系统设计的产品Atlox Rheostrux™ 100和Atlox Rheostrux™ 200,让制剂加工商和使用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一个为酸性水溶液系统设计的独一无二的流变改性剂Atlox Rheostrux™ 300A。
与传统科技相比,加入Atlox Rheostrux™可以使油悬浮剂的生产和加工更简单,更灵活,且生产出的制剂产品稳定性,悬浮性能更好,流变特性更卓越,比如改善制剂的流动性,使其可更易泵出。除了用于农业市场的Atlox Rheostrux™系列产品之外,禾大公司还供应诸如Atlox™和Atplus™这些知名品牌的制剂和助剂。这些产品能帮助作物保护领域的科学家们研制出更有效,更复杂但更安全的制剂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油悬浮剂
相关阅读:
●
十四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途
●
1-十二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途
●
《科学进展》新艾滋病疫苗在动物实验激发强烈抗体反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十四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途。十四醇在常温下为无色固体。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氯仿,不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可作有机合成和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十四醇的合成方法1、高压加氢法椰子油在铜铬催化剂中连续加氢,得到C8-C18的混合醇。油脂中的甘油则氢解为异丙醇和水。混合脂肪醇经常压蒸去水及异丙醇后,减压蒸馏切割C8-C10醇、C10-C12醇和C16-C18醇。2、酯化加氢法椰子油在硫酸存在下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月桂酸甲酯和甘油,经催化加氢、蒸馏,得肉豆蔻醇。 十四醇的用途肉豆蔻醇是一日化香精特殊香型中的修饰剂增添蜡香气息除此外它也是一种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增稠剂,因此该化合实际是香料工业与日化工业相关原料。用于制造十四烷基硫醇和洗涤剂等。可作有机合成和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还可做奶油软化剂。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1-十二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途。1-十二醇别名名称为月桂醇;十二烷醇。分子式C12H26O,分子量186.33。用于制造高效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包泡剂、乳发剂、乳选剂、纺织油剂、杀菌剂、化妆品、增塑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润滑油添加剂和其他一些特种化学品,广泛用于轻工、化工、冶金、医药等工业品。 1-十二醇的合成方法1、高压加氢法 椰子油在铜铬催化剂中连续加氢,得到C8-C18的混合醇。油脂中的甘油则氢解为异丙醇和水。混合脂肪醇经常压蒸去水分及异丙醇后,减压蒸馏切割C8-C10醇、C12-C14醇和C16-C18醇。2、酯化加氢法 椰子油在硫酸存在下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月桂酸甲酯和甘油,经催化加氢、蒸馏,得月桂醇。 1-十二醇的用途1.用于制造高效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包泡剂、乳发剂、乳选剂、纺织油剂、杀菌剂、化妆品、增塑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润滑油添加剂和其他一些特种化学品,广泛用于轻工、化工、冶金、医药等工业品。十二醇具有月下香及紫罗兰的香气,可用于玫瑰型、紫罗兰型和百合水仙型香精中。化学性质稳定,用于皂用香精很安全。2.用于雪花膏、冷霜、乳液、护发素等多种化妆品,还用于玫瑰型、紫罗兰和百合花的香精配方中。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新艾滋病疫苗在动物实验激发强烈抗体反应。目前,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最新研制一种新型候选艾滋病疫苗,它能够有效克服之前艾滋病疫苗的技术障碍,并在动物实验中激发强大的抗艾滋病病毒抗体反应。 这一最新艾滋病疫苗策略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进展》上,该策略是基于艾滋病病毒包膜蛋白Env设计的,众所周知,Env是一种复杂、可变形的分子,很难在疫苗中产生,因此很难实现艾滋病病毒的有效免疫。 然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一种简洁、优雅的方法,可以将Env蛋白稳定在理想形状下,甚至适用于各种艾滋病毒株。这种稳定的Env蛋白安装在类病毒颗粒上,可以模拟整个病毒。 首席研究员、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综合结构和计算生物学副教授JiangZhu说:“这种新方法是解决艾滋病疫苗设计长期存在问题的一种通用策略。” 由于Env蛋白在艾滋病病感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受感染宿主免疫系统接触最多的病毒性结构,因此它一直是艾滋病病毒疫苗工作的主要目标。该设计构思是将整个Env蛋白或者它的亚基在人体上接种,从而刺激产生Env蛋白结合抗体,希望这些抗体能够在未来接触病毒时避免艾滋病感染宿主细胞。 在艾滋病毒株上,Env蛋白以3个紧密的三聚体从病毒膜上突出,这些复杂结构在感染细胞之前和之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状。但研究人员仍未能找到一种普遍适用性方法,将Env三聚体稳定在理想的感染前形态结构。 目前,JiangZhu和研究团队已经对30~40种不同艾滋病毒株的Envs蛋白进行了改造,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后JiangZhu和同事进一步优化了疫苗策略,他们将稳定的Env三聚体(一次最多60个)与单个纳米颗粒连接起来,这些纳米颗粒模拟了整个病毒的球状结构。通过这种方式,疫苗分子虽然是人工合成的,并且缺乏病毒复制的遗传物质,但对免疫系统而言,它非常像一个真实的侵入病毒,能够刺激更强的免疫反应。 他们在实验老鼠身体上发现一个纳米颗粒等级的Env疫苗样本,仅在短短8周内形成,在实验室测试中,诱导出来的抗体成功中和了一种自然传播的艾滋病毒株,而之前的候选疫苗通常无法抵抗这种艾滋病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