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纤维素纳米纤维可控制备及其宏观组装研究取得进展
2014-05-04 17:18:33
第三方平台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的可更新聚合物资源,它广泛存在于木材、棉、非木质纤维、部分原生动物以及植物基体中。纤维素纳米纤维,又称纤维素纳米晶,是一类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尺度在纳米范围(长度数百纳米,直径5~50纳米)内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它具有来源广、可再生、生物可降解、机械性好、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因此,纤维素纳米纤维在医药、组织工程、超滤复合膜、纳米增强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近期,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生命科学部X射线散射组科研人员开展了基于黄麻纤维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可控制备及其宏观组装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利用上海光源同步 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广角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黄麻纤维在预处理过程中纤维素晶型及结晶结构的微观变化以及预处理过程对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冷冻干燥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组装成具有三维多级结构的超轻气凝胶材料;通过研究,简化并优化了黄麻纤维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制备过程,提高了制备效率和 产率,为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规模化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关工作发表在Carbohydrate Polymers(2014, 109, 35-43)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4, 2, 6402-6411)上,其中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关于纤维素纳米纤维晶型和结晶度调控方法的研究工作被选为Back Cover。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纳米材料
相关阅读:
●
基因检测评估肿瘤风险以及基因检测费用
●
教你怎么看懂乙肝病毒DNA检测报告及其意义
●
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能源问题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是讲的关于基因检测肿瘤评估风险及基因检测费用的文章,肿瘤基因检测就是通过测序技术对医学上与肿瘤相关的基因进行扫描,获得受检者基因序列信息后,再与临床遗传突变数据库进行对比,得到相关序列突变信息和对应的医学意义。此后,再结合受检者健康调查信息等给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和生活建议。
基因检测“挖”出疾病易感基因
“人体内一些基因型的存在,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这种基因就叫疾病易感基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基因缺陷,找出疾病易感基因,提前按照科学的健康评估制定最佳的保健方法和生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和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邵建永教授表示,针对易感基因,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和健康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对疾病进行预防、对个体进行保护,如一个人的基因检测显示存在肿瘤易感基因的基因型,那么在未来的健康体检中就应该加强肿瘤筛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
据了解,与常规体检所进行的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查不同,基因检测是对人体的遗传物质DNA进行检测,因此可以在疾病症状出现前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预测、评估疾病风险。理论上基因检测适合所有人,但有某种疾病家族史为重点筛查人群。
基因检测怎么测
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人员,只需要抽取5毫升血液即可。肿瘤发生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大量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结果,一些肿瘤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遗传倾向性,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鼻咽癌等。目前已经证实了一些基因与特定肿瘤的关系非常明确,可以用于肿瘤早期筛查。
基因检测鉴别患者是否适合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的出现,让许多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而其主要是作用于患者体内变异基因,根据专家介绍,基因检测,通过测定某些特定的基因(例如:肺癌的EGFR突变和肠癌的KRAS突变),确定靶向药物靶点,在一系列的药物或治疗方案中找到对特定患者最为有效的药物或方案,避免肿瘤患者过度用药,从而实现精准治疗,这对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改善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的化疗药物并不具有靶向性,很多化疗的药物会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副作用,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可以针对性的杀死肿瘤细胞,又能不伤害正常组织,切实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基因检测费用
无疑,基因检测将会在以后的医学诊断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基因检测费用而言,有关医护人员表示平均单项检测费用需几千块钱,最低的两三千块钱,如果是做全套检测的话,目前收费在2.5万左右,检测报告大约一个月就能拿到,这主要看个人的需求。
由于目前基因检测费用的昂贵,许多有需要的人群“望而却步”。虽然很多肿瘤的发生已经被证实与某些基因变异相关,但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无法修复这些受损变异的基因。
以上就是关于基因检测评估肿瘤风险及基因检测费用的全部内容,目前肿瘤防治要资源前移,主要以“防”为主,及早发现肿瘤及早治疗才是上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怎么看乙肝病毒DNA检测以及乙肝病毒DNA检测的意义的文章,乙肝病毒DNA检测是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常用手段。一般的,把数值大于10的3次方为阳性,把3-5次方认为是低量复制,5-7为中等量,大于7次方为大量。乙肝两对半并不能准确的判断病毒复制情况,DNA弥补了这个的不足。不过由于DNA检测技术要求严格,容易受到干扰,因此,一次结果不足以说明问题,遇到阳性,可以换医院再次检查。
如何看乙肝病毒DNA检测报告
1、乙肝病毒DNA检测报告: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
2、定性,即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乙肝病毒DNA的正常值为阴性,即乙肝病毒DNA
3、定性测得的阳性通常说明病毒容易传染给他人,阴性说明不容易传给他人。对于乙肝大三阳来说,由于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阳性,所以乙肝病毒-DNA也是阳性的,表示乙肝病毒-DNA>1 x 10的3次方拷贝/ml ,这时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活跃。
4、定量,即检测乙肝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定量检测结果主要是对抗病毒治疗提供检测和疗效参考。由于结果是数字的,而不是“高/低”、“阴/阳”、“正常/不正常”,所以看起来比较麻烦。确定正常值指标一定要知道所做实验的参考范围。参考范围因检测仪器、方法、试剂的不同而有差异。
5、“+”:阳性,体内病毒存在复制。对应于定量方式中HBV-DNA>1x10E3 copies/ml。
6、“-”:阴性,病毒的复制程度低于检测限。对应于定量方式中HBV-DNA
7、定量:HBV-DNA定量单位在报告单上通常用“copies/ml”、“拷贝数/ml”或“IV/ml”表示,表示每毫升的血清或血浆中病毒基因组的个数,该数据越大,表明病毒在人体的复制越厉害,例如“HBV-DNA=4.3x10E3 copies/ml”代表每毫升血清中有4.3乘以10的3次方,也即4300个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DNA检测有什么意义
总所周知的,乙肝病毒DNA检测除了是检测是否患有乙肝病毒之外,乙肝病毒DNA检测还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
1.乙肝病毒DNA的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对医生的诊断和用药非常重要,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抗病毒治疗来降低血清乙肝病毒DNA的含量是治疗乙肝的关键,乙肝病毒DNA检测可判断乙肝患者适合用哪类抗病毒药物;检测乙肝病毒DNA可观察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判定预后效果;可根据乙肝病毒DNA量的动态变化在临床上对用药的剂量、用药时间、是否需要联合用药以及用药的效果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评价抗病毒或免疫增强药物疗效的最客观的指标。
2.乙肝病毒DNA测定是直接反映HBV复制状态及传染性的最佳指标,在乙肝的病程治疗中起到了一个主要的作用,乙肝病毒DNA的含量能直接反映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即乙肝病毒DNA含量越高,说明体内病毒越多,病毒复制越活跃,显然其传染性也越强。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乙肝病毒载量的多少并不代表肝脏的损伤程度,也不能因此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乙肝病毒DNA反映着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也在间接地反映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体内病毒含量越高,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就越弱。乙肝病毒DNA测定结果与血清免疫学结果的综合评价,对于机体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尤其变异株发生和乙肝患者的预后的评估更为科学。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看懂乙肝病毒DNA检测报告以及乙肝病毒DNA检测意义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DNA相关资讯,请查看DNA测序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能源问题的文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阶段性特点有关,也与一些高耗能行业的过度发展和对节能重视不够、技术水平低等有关。
存在的能源问题
我国能源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因素:我国能源总量大,但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资源地域分配不均衡,存在西多东少等情况。人为原因:我国能源效耗量大。我国的科技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多,资源开采有限。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原煤消费量18.7亿吨,原油2.9亿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
从人均水平来看,2004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1.08吨油当量,为世界平均水平1.63吨油当量的66%,是美国人均8.02吨油当量的13.4%,日本人均3.82吨油当量的28.1%。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0%,水电等占7.9%。
中国现在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给中国找到更充分的能源供应;另一个是怎么提高能源效率,因为我国现在不能够简单地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第二个问题中国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距离达到这个目标还很远,还存在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当然以后中国能源越用越多,也会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这件问题上能受到国际压力和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这都是面临的困难。
如何解决能源问题
目前,我国能源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能源资源对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上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任务十分艰巨,能源资源始终是一个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问题。那如何解决这些能源问题呢?
一是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从目前趋势看,受限于既有发展模式、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虽不科学,但短期内无法被集约式增长方式全面取代,能源资源消耗总量上升势头在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扭转。但考虑到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和诸多制约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更大规模的制造能力,而在于正确处理好与能源资源、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之间的关系,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必要时候,甚至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增长速度以缓解工业发展与能源资源的矛盾。
二是大力改善周边环境。我国应该积极改善周边环境,加强与资源储藏丰厚的国家合作交流。增加我国的能源储备,减少我国的能源的流失,这样也可以确保我国在能源战争中平稳过渡。
三是提高国际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目前,我们很多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在加大节能减排降耗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为此,应积极鼓励我国优势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资源,降低资源供应渠道的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在国际上能采购到的,就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对于大宗原材料,也可以考虑将初加工能力转移到境外,减少国内对能源资源的依赖。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目前存在的能源问题,以及面对这些能源问题时应对的措施。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能源的相关内容,可以查看能源的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