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的拉曼传感试纸
2014-05-04 17:18:37
第三方平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智能所张忠平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领衔的研究团队,重点针对各种材料表面以及混有痕量爆炸物物质的及时、现场检测这一挑战性难题,利用拉曼光谱独特的指纹信息和拉曼衬底易修饰拉曼活性分子的优势,研发出能嗅出爆炸物气味的拉曼传感试纸。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的化学期刊《分析化学》上,同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探测可疑包裹、邮件和恐怖分子隐藏在身上的炸药一直是国际反恐和公共安全领域高度关注的课题。由于硝基爆炸物具有低蒸气压和高爆炸性,目前机场安检主要依赖离子迁移谱和X射线衍射装备,难以做到快速、及时和低成本的探测。该课题组研究人员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将银纳米粒子打印到滤膜上并修饰拉曼活性分子(对巯基苯胺)制备了对TNT敏感的拉曼传感试纸。当信封、衣服、包裹、土壤等表面黏附肉眼看不见的TNT残留颗粒物时可以通过使用低能量的激光(不破坏物体表面)来气化其表面黏附的TNT晶体,然后将拉曼传感试纸置于激光上方,收集TNT挥发出来的蒸汽,然后使用拉曼仪器检测。
根据拉曼活性分子的拉曼信号变化,判断及鉴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有TNT,在溶液中的检测极限能够达到1.6×10-17/cm2的 TNT;同样的,通过低能激光的辅助对TNT气氛可以检测到1.4 ppm的TNT,检测时间为2秒。该工作得到评审人的高度评价,认为“该工作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为爆炸物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手段,是一项优秀和重要的研究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试纸
相关阅读:
●
维生素B6缺乏症状有哪些,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
醋酸甲酯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
光热可控降解纳米发电机用于组织修复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维生素B6缺乏症状以及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维生素B6(VitaminB6)又称吡哆素,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遇光或碱易破坏,不耐高温。 维生素B6缺乏的症状维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功能有抗体的合成、消化系统中胃酸的制造、脂肪与蛋白质利用(尤其在减肥时应补充)、维持钠/钾平衡(稳定神经系统)。缺乏维生素B6的通症,一般缺乏时会有食欲不振、食物利用率低、失重、呕吐、下痢等毛病。严重缺乏会有粉刺、贫血、关节炎、小孩痉挛、忧郁、头痛、掉发、易发炎、学习障碍、衰弱等。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类、全谷类产品(特别是小麦)、蔬菜和坚果类中含量较高。动物性来源的食物中维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优于植物性来源的食物。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各种食物中每100g可食部份含维生素B6量如下:酵母粉3.67mg,脱脂米糠2.91mg,白米2.79mg,胡麻粕1.25mg,吉士0.8~0.04mg,胡萝卜0.7mg,鱼类0.45mg,全麦抽取物0.4~0.7mg,肉类0.3~0.08mg,牛奶0.3~0.03mg,蛋0.25mg,菠菜0.22mg,甘藷0.14~0.23mg,豌豆0.16mg,黄豆0.1mg,橘子0.05mg。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醋酸甲酯的特点以及危害。醋酸甲酯(methylacetate)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产品,用于代替丙酮、丁酮、醋酸乙酯、环戊烷等。美国的伊士曼公司在2005年时,就用醋酸甲酯代替丙酮溶剂,因为醋酸甲酯不属于限制使用的有机污染排放物,可以达到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厂新的环保标准。 醋酸甲酯的特点1、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互溶;2、具有广泛的溶解力,能溶解丙烯酸类、乙烯基类、硝基纤维素类、环氧类、聚氨脂类、聚脂类、酚醛树脂类等;3、比丙酮具有更高的闪点和更高的防白性能,能更好的符合涂料、油漆工艺配方和用户的使用要求;4、在需要使用低沸点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工艺配方中,可以取代乙酯和丙酮、丁酮的应用;5、在聚氨酯鞋材可代替环戊烷、氟氯烃等,作为环保的发泡剂6、VOC-ExemptRegulationStatus免除受限制的情况,环保溶剂。 醋酸甲酯的危害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人接触较高浓度的本品,可引起眼、鼻、咽喉和呼吸道刺激症状。重复或长时间接触,出现进行性的麻醉作用。停止接触后恢复较慢,有时可造成角膜混浊。对皮肤可引起皮炎及湿疹。接触本品蒸气引起眼灼痛、流泪、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心悸、忧郁、中枢神经抑制。由其分解产生的甲醇可引起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和视神经萎缩等。高浓度可发生麻醉作用及肝、肾充血;持续大量吸入,则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慢性影响可有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内脏浊肿和脂肪性变。偶有对本品发生过敏者,小量吸入后可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光热可控降解纳米发电机用于组织修复。随着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植入式电子医疗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的植入式电子器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电源寿命有限、治疗结束后需要移除等。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的植入式电子器件,为上述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自供能能源转换装置,具有独特的工作方式: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以及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可用来给植入式电子器件供能,并用于心脏起搏、健康监测及细胞组织工程等领域。生物可降解的植入式电子医疗器件在完成其既定任务后,可被生物体自行降解吸收,避免二次手术,进而减少病人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可降解的纳米发电机可解决植入式电子器件现存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已有研究人员开发出几种可降解的摩擦纳米发电机。2016年,李舟研究员与王中林院士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生物可降解摩擦纳米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可在植入大鼠体内九周后完全降解且无副作用。该研究团队于2018年又成功制备了不同类型的纯天然生物全可吸收摩擦纳米发电机,并将其用于心肌细胞刺激,为心率过缓、心律不齐等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近日,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李琳琳研究员与王中林院士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了可降解纳米发电机的可控降解行为,并将其用于组织修复、伤口愈合。博士生李喆和副研究员封红青等研究人员利用金纳米棒的光热性能制备出了一种光热可控降解的摩擦纳米发电机(BD-iTENG)。通过对掺有金纳米棒的BD-iTENG进行近红外光照射,实现光能到热能的转换,从而调节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降解行为。实验制备的PLGA-BD-iTENG可实现28天体外和14天体内快速降解。同时,该器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 BD-iTENG可收集体内外的机械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因此,BD-iTENG可作为生物电刺激的电源用于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实验表明,该BD-iTENG可明显加快成纤维细胞迁移越过划痕,为电刺激促进组织修复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