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节约有道——新型柔性碳纳米管芯片问世
2014-05-05 17:05:55
第三方平台
碳纳米管芯片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导电率,是取代硅芯片来生产柔性电子设备的一种理想方案。但硅芯片能够承受电源波动,碳纳米管芯片的可靠性却会受到一定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种工艺,首次可研制出能与硅芯片一样承受电源波动且能耗低的柔性碳纳米管芯片,使其具备可靠性和节能性。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斯坦福大学研发出的这一过程也可以应用于硬性碳纳米管,并且在精确性方面优于现有的使硬性碳纳米管能承受电源波动的其他方式。不过,斯坦福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是有望作为可弯曲电子设备基础的柔性碳纳米管。
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材料,碳纳米管面对塑料正奋起直追。斯坦福大学的方法使其离商业化更近了一步,并且在性能、可靠性、能耗方面优于塑料电路。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纳米材料
相关阅读:
●
带你走进移动医疗的世界
●
移动医疗:医疗行业的O2O的模式
●
研究人员指出:在家吃饭可帮助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移动医疗”的文章最近在互联网上被疯狂的转载与报道,也许还有一些人对于“移动医疗”这个词还很陌生,简单的来说移动医疗就是利用移动通讯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与信息。那么移动医疗与传统医疗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移动医疗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什么是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是指互联网医疗的一种,特质采用移动通信技术为病患提供医疗服务与医疗信息的产品。目前我国移动医疗APP产品主要有医药电商客户端、面向医生/医学生等专业客户端、综合医疗健康信息化及云端服务客户端、眼科/牙科等细分领域等几类,涉及的内容包含在线挂号、在线就诊、医药电商与远程医疗等。
移动医疗与传统医疗对比
与传统医疗服务相比,移动医疗具有普及范围广、平衡医疗资源、降低看病成本、高效管理与运营的优势。因此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不断融合的背景下,移动医疗有利于消除传统医疗弊端,发展潜力极大。受此利好趋势,资本市场近年对其投资热情高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融资案例超过60起,单笔融资额过亿的有27起,总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
移送医疗未来发展前景
移动医疗未来发展关键将有以下方面:首先,加强技术革新与思维创新,顺应医疗行业向高端转型的趋势,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力智能诊断等;其次,多渠道经营,这一方面利于扩大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利实现市场此份,谋求异质化发展;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用户需求与培养忠实用户角度出发,提升移动医疗就诊效率。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医疗健康领域也插上了移动互联网的翅膀,加之可穿戴智能设备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移动医疗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阶段,智能化医疗的时代触手可及。就目前移动医疗领域发展现状和用户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未来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动向。
移动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
移动医疗的项目投资者大都想颠覆医疗,去年有位投资者在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宣称,如果他们的投资方向正确,可能20~30年后医生就找不到工作了。
一些专注于医疗领域的投资者则认为,整个医疗体系本身的变化不会太大,因为真正看病还是要去医院,医生为患者治疗还是要通过线下机构,医院还是一个实体。因此在这个大形势下,医生与患者的主体是不变的,变的是什么?是从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生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三个方面,改变整个医疗的体验环境。
因此,移动医疗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是在占领线上咨询入口,包括医疗知识、养生资讯、线上问诊等。将来的发展更多的是线上和线下形成一个闭环,O2O的模式将在移动医疗的长远发展中走得更扎实。
对于整个“互联网+医疗”的市场,移动医疗仍处于初期阶段,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医疗行业集中度还较弱,所以目前相对于电商、游戏、金融、视频,移动医疗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细分领域还属于刚刚初始的阶段。
从用户习惯来讲,移动医疗正处于培养阶段,现在大家出门喜欢用滴滴打车,沟通喜欢用微信,购物喜欢用支付宝,但手机网上挂号看病这项功能,大家还没有养成使用习惯。
所以,从数据上来说,移动医疗尚未规模化,全国移动医疗人数的规模仅仅达到9000万人次。相对于去年全年就医70亿人次来说,9000万人次的应用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饱和的情况。所以,移动医疗现在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机会。
移动医疗发展驱动力是什么
那么,移动医疗发展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
第一就是经济的驱动,这不仅针对移动医疗,对整个医疗的投资也都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第二是社会的驱动,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也对移动医疗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量。第三是技术驱动,包括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等产品,以及与4G网络的结合,对整个移动医疗的成熟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推动力量。
然而,在移动医疗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障碍,首先就是行业监管不到位,移动医疗责任的归属并不清晰,政策还有很多空白,医生也存在疑虑,这成为整个移动医疗发展路上的障碍;另外,用户对移动医疗的认知以及信赖程度有待提高;再者是人才匮乏,现在大量创业者聚集在移动医疗app的开发,但这只是移动医疗行业的一小方面,可穿戴应用设备却缺乏顶尖的技术人才和软件开发人员,这些人才的缺少也限制了移动医疗的发展。
大家不要总是想到要颠覆整个医疗行业,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提升医疗产业的效率。移动医疗对于医疗产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优化了医院配置,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这也是投资者在选择项目时所注重、关注的一个标的。
移动医疗抓住四大竞争态势
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认为移动医疗的线上部分是最重要的,创业初期大多都集中在线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如今线上项目开始逐渐重视向线下延伸,很多线下机构也在注重如何通过线上互联网来提高O2O应用。所以我们认为,没有线下,线上走不远;没有线上,线下的营销速度、效率也存在很大障碍。
所以,移动医疗最好的模式还是要结合患者与医生的痛点来做线上线下的互动,O2O结合才是最有发展方向的前景。只有通过线上把整个健康医疗领域的参与者(医生、患者、医院、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大众的相关产业结合在一起,才是长远之计。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近日,在举办的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来自波士顿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在家吃饭或可帮助降低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在家吃饭可降低2型糖尿病
研究者表示,相比每周在家吃午饭或晚饭次数低于6次的个体而言,每天都在家吃午餐和晚餐的个体(每周大约为11-14次在家吃饭)或许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降低13%;2型糖尿病是引发心脏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子,研究者并不知道包括早餐模式的足够信息,文章中,他们通过对5.8万名女性及4.1万名男性个体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并且对这些个体进行了长达36年的追踪研究。
2型糖尿病患病个人与外出就餐有关
在研究初期,这些研究对象均未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研究者Harvard T.H. Chan教授指出,在美国过去50年里在餐馆用餐或点外卖的趋势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患2型糖尿病个体的趋势也随之而增加;多项研究数据就揭示,在外吃饭,尤其是吃快餐和儿童及年轻人的饮食质量及体重增加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年人和老年群体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家吃饭的个体或许和体重适度降低直接相关,而机体过重是个体患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没有明确表示个体每周在家应该吃多少次饭,研究者只是表明经常在家吃饭或可帮助降低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