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全国每天要消耗约200万吨食物。然而,近几年来,从“三聚氰胺奶粉”到“瘦肉精猪”,从农药残留、激素超标、重金属污染到滥用食品添加剂,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不安全食品的泛滥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我国的奶业、屠宰业等相关产业遭受了沉重打击。
国内爆出“山西陈醋门”、“肯德基豆浆门”、“海底捞骨汤门”等再次搅动食品市场,让食品质量安全又一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经济学为视角,以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对以上食品质量门事件进行反思。在讨论之前,首先澄清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这一对概念。从学术角度讲,食品质量主要涉及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种类、含量等问题,食品安全则侧重研究因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引起的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各国都对食品实行了严格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我国对食品也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只有被监管者认可的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如果没有官方认可的QS标志,就不允许食品进入市场。作为一种行政许可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旨在控制食品的市场入口,将不合格食品阻挡在市场之外。因此,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加工类食品时,首先必须检查该产品有无QS标志。
需要指出的是,有生产许可标志只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本条件。食品的质量到底怎样,究竟有没有不安全因素,还需要经过监管者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检测检验后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在产品经济社会中,食物自给自足,偶尔发生在乡里之间的交换,也处于信誉机制的约束下,很难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而市场经济中,食物变成用于交换的商品——食品,成为生产经营者赚取利润的载体。现代市场体系中,食品的买卖多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信誉机制的作用远不如产品经济中强。加上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经常被误导,甚至被伤害。此时,法律约束和政府监管就成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两大支柱。一旦法律缺失、监管不到位,就可能让生产经营者变成滥用信息优势的不肖业者,故意制造问题食品,导致百姓的饮食失去安全保障。另外,普通生产者在科学知识上的缺乏会无意识地埋下安全隐患,加大食品风险。可以说,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食品安全将是一个阶段性的公共管理难题,需要动用法律、政治、经济、道德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