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食品安全专业成“香饽饽”
2014-05-09 17:17:33
第三方平台
食品安全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随之火起来的,不只是“食品安全”这个名词,还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个专业。记者从烟台各大高校了解到,目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专业就业形势很好,烟台大学两年前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86%。
今年大三的小吴,就读于烟台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他最近在忙于考研,之所以打算考研并不是因为担心就业问题,而是想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我们专业的同学都不是太担心就业,往届学长学姐们就业情况还不错。最近食品安全又是全国的大热门,所以相信我们专业的就业前景会不错。选择考研是因为我相信食品安全方面今后会需要更高学历的相关人才,希望能对这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小吴对自己的未来满怀信心。
已经大学毕业的于修,现就职于开发区某食品厂,主要担任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据他讲,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企业也加大了对食品检验的力度,需要很多与食品专业相关的人才。他的不少同学都在企业中担任骨干,有的甚至已经升任部门主管。
据记者了解,该专业的学生除了部分进入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大部分进入公司企业担任质检、营养配餐等职务。记者从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烟台高校了解到,高校中与食品有关的专业近几年都比较热门。烟台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信息咨询部主任王者旭告诉记者,该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属于顺应社会需要开设的新兴学科,总体来说,就业前景还比较不错。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与驻烟食品厂进行广泛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该专业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从目前反馈的情况看,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
英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降低药价来重建市场
●
市面上有哪些转基因品种?是否安全?
●
3D打印新技术:“由粗到细”快速制造大物体技术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在经历了2013年的行贿丑闻后,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元气大伤。面对着天价罚款、信用危机和市场占有率的下滑,这家企业开始了洗白之路。裁减医药代表、削减部分药品价格,甚至是在部分国家放弃专利申请,葛兰素史克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重建市场信心。 葛兰素史克在华率先降价近日,葛兰素史克宣布,将停止在低收入国家申请药品专利,以帮助全世界最贫困人口以可负担的价格买到葛兰素史克药品的仿制药。葛兰素史克表示,将在低收入和最不发达国家采取此种做法,这些国家约有85个。而越南、喀麦隆和斯里兰卡等51个国家属于中低收入国家,葛兰素史克仍会申请专利,目的是为了向生产廉价仿制药的制药商提供许可证,以换取少量专利费。对于耗费巨资研发新药的药企来说,放弃申请专利并不常见。着眼于中国市场,葛兰素史克也在通过类似的手段重振因行贿丑闻而下滑的业绩。去年,针对三种乙肝抗病毒明星产品:贺普丁、贺维力和韦瑞德,葛兰素史克实施降价,平均降价在20%-30%之间,成为首个在华大幅降价的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降价药品大有玄机放弃专利、降低药品价格,这些看似完全不计较利润的手段,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实大有玄机。首先来说药企都十分在意的药品专利。有行业人士介绍,尽管葛兰素史克在部分国家放弃了药品专利的申请,但实际上,对于这些最不发达国家来说,基本负担不起价格高昂的原研药,实际销售额在葛兰素史克集团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很低。因此对葛兰素史克来说,对收入或利润的影响微乎其微。换句话说,葛兰素史克在不影响利润和收入的情况下,用这种办法来“讨好”最不发达国家市场。其次,在中国市场率先对核心的几款药品实施降价,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做法看似“无私”,却另有所图。比如,贺普丁是三个药物中销售额最大的品种,1999年进入中国后迅速成为了中国最普及的治疗乙肝的西药产品,在2006年9月全球专利到期前,贺普丁在华年销售额接近7亿元。这款药品也是葛兰素史克现行贿丑闻时,被点名的因行贿获利的药品之一。虽然此前十分畅销,但是这款药物目前在中国的经营状况也不尽如人意:葛兰素史克在2015年二季报特别提出,该药在中国当季销量下滑26%。在葛兰素史克没有大规模引入呼吸品种以及其他品种前,贺普丁是公司在中国的最主要收入来源,而且长期在乙肝抗病毒市场排名第一,但后来随着更多品种进入中国,该品种在葛兰素史克中国内部占比下降,在整个市场上也被百时美施贵宝的博路定超过。葛兰素史克短时间难洗白自2013年因医药代表涉嫌行贿被处以30亿元的“天价”罚款后,葛兰素史克便对公司的销售业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宣布取消医药代表的个人销售指标,薪酬将与向医生提供服务的质量、专业知识以及公司业务的整体表现挂钩,而不再和医生的开药数量挂钩;医药代表的奖金不再与销售挂钩,从数量上看也有所减少,由之前工资的40%下降到了25%。葛兰素史克希望通过这些手段重塑企业形象。但是在业内看来,葛兰素史克依旧面临着漫长的洗白之路。虽然在华行贿事件已经过去两年,这家英国公司近来在华风波依然不断。此外,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单独定价的取消以及药价谈判机制的推行,中国新一轮药品价格改革引发了来自本土仿制药生产商的更多竞争,这一局面已经导致许多跨国药企上季度在华销售或增长下滑。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农业部13日召开发布会,权威回应转基因领域几大焦点问题。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对转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即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市场上有哪些转基因品种?“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投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两种,一是转基因抗虫棉花,二是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介绍,除了棉花及番木瓜外,我国还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除此外,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小麦、番茄、大蒜、洋葱、紫薯、土豆、彩椒、胡萝卜等粮食和蔬菜,都不是转基因品种。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是否严格?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是如何操作的?是否严格?据了解,国际上对转基因安全的评价基本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强调结果评估的美国模式,不管采用什么技术,只针对研究出来的产品进行评估;一种是强调过程评估的欧盟模式,只要使用转基因技术,都对技术过程进行评估。而中国既对产品、又对过程进行评估。吴孔明表示,除了国际通行的标准以外,我国还增加了大鼠三代繁殖试验和水稻重金属含量分析等指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不管是从技术标准上或是程序上,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体系。”吴孔明认为,全球有众多权威科研机构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的总体结论证明,已经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转基因“偷种”现象是否蔓延?由于转基因作物抗虫性较好,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户违规种植未经批准的转基因作物现象。例如,有媒体曝光湖北、黑龙江、辽宁局地曾发现违规种植转基因水稻、大豆和玉米。这一现象是否在蔓延?“农业部严肃查处违法种植转基因作物行为,不存在所谓的滥种现象,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确实存在违法零星种植的情况。”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表示,湖北省农业厅已经联合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铲除了非法种植的水稻田块,近年来农业部组织的例行监测中,湖北基本没有发现种植转基因水稻;黑龙江省农委全面排查,未发现非法种植转基因大豆;辽宁省农委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公开了3起已经结案的转基因玉米种子违法案件。2015年,新疆、甘肃还销毁了玉米制种田1000多亩,海南铲除违规转基因玉米100多亩,所涉转基因材料全部销毁。“农业部将建立督查、约谈、问责、报告制度,将各省监管工作纳入农业部延伸绩效考核,同时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对结案的违法案件要求各省农业部门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对重点案件适时通报查处进展,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举报。”廖西元说。转基因主粮是否提上日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2015年,我国转基因作物只有转基因棉花推广种植5000万亩,番木瓜种植15万亩。未来我国转基因产业将如何发展?廖西元表示,“我国将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转基因产业将实行以经济作物和原料作物为主的产业化战略,加强棉花、玉米品种研发力度,推进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重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此外,还将以口粮作物为主进行技术储备,保持抗虫水稻、抗旱小麦等粮食作物转基因品种的研发力度,保持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研发的国际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图形与几何计算实验室及“创客空间”研究小组,在3D打印(快速制造)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细”的快速、廉价制造大物体的技术。该研究成果论文已被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顶级会议“2016计算机图形学国际会议”接收,并将于7月全文发表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顶级期刊《美国计算机学会图形学汇刊》上。 3D打印的优缺点3D打印通过快速自动成型系统与计算机图形数据结合,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物体。然而,3D打印机打印尺寸有限,无法直接打印体积较大的物体。与3D打印相比较,平面激光切割虽然只能制造具有2D形状的物体,但其制造材料成本低、切割速度非常快。3D打印和平面激光切割结合中国科大研究小组结合3D打印和平面激光切割各自的制造优势,提出一种快速、廉价的分块制造大物体的方法。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刘利刚教授介绍,他们将3D物体模型设计为内部的凸多面体粗略部分及外部的精细部分,内部的凸多面体由多个激光切割板块组装而成,并通过三维自锁机制连接成稳固的内部支撑结构;外部的精细部分被剖分成多个部件,并用3D打印机分别制造出来,然后贴附到内部支撑结构上以保证物体表面的细节外观。3D打印技术成果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目前简单的分块打印方法节省60%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时间,并使得制造出的物体满足所要求的连接强度、整体平衡性及可打印性。该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快速、廉价地制造体积较大且需定制的物体如雕塑、雕像、电影道具、文物复制品等,且制造物体的尺寸越大,节省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时间越多。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