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HACCP对食品安全的意义
2014-05-13 17:19:24
第三方平台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关系控制点):是对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造成食品污染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从而确定能有效预防、减轻或消除危害的加工环节(称之为“关键控制点”),进而在关键控制点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对控制效果进行监控,当发生偏差时予以纠正,从而达到消除食品污染的目的。
HACCP体系的有效运行将会对食品安全性带来诸多的益处:
(1)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可采取纠正措施,积极主动的控制;
(2)通过易于监控的特性如时间、温度和外观实施控制,监控方法简单、直观、可操作、快速;
(3)只要需要就能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迅速进行控制;
(4)与依靠化学分析微生物检验进行控制相比,费用低廉;
(5)由直接专注于食品加工的人员控制生产操作;
(6)由于控制集中于生产操作的关键点,可以对每批产品采取更多的保证措施;
(7)能用于潜在危害的预告,通过监测结果趋向来预告;
(8)涉及到与产品安全性有关的各层次人员,包括非技术人员,即全员参与。
总而言之,HACCP体系的合理正确运用对食品的安全保障功效十分显著,它虽然无法完全消除食品安全问题,但却可以将其尽量减低到最低。通过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从而可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企业的良好运行以及我国对外食品贸易的更好发展,因此做为食品企业更好地去运用HACCP体系是其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HACCP体系也将为食品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
硝酸镁溶解度、注意事项及防护用品
●
营养学家证实早餐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
●
半碳化生物质可用于土壤改良 为解决粮食问题带来希望

化学词典告诉你硝酸镁溶解度、注意事项及防护用品,硝酸镁为无色结晶,有吸湿性。330℃分解。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氨水,溶于0.8份水,水溶液呈中性。相对密度1.464。熔点约95℃。有氧化性。与易燃的有机物混合能发热燃烧,有火灾及爆炸危险。有刺激性。 硝酸镁溶解度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62.1g/0℃;66g/10℃;69.5g/20℃;73.6g/30℃;78.9g/40℃78.9g/60℃;91.6g/80℃;106g/90℃硝酸镁的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硝酸镁相关防护用品硝酸镁实验所需要的防护用品,元素元素商城均有销售。元素商城此次引进的爱马斯手套品类十分齐全。爱马斯手套丁腈系列、乳胶系列均在商城出售。其中爱马斯一次性丁腈手套系列就有10款不同类型的产品,丁腈手套不过敏、抗穿刺耐撕扯、防化防腐蚀、多颜色易管理。爱马斯一次性乳胶手套弹性舒适、穿戴方便、手感细腻,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还特别设有标准型、经济型、耐用型等12款擦产品。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营养学家证实早餐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营养学家经常强调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新加坡一项研究又为此添加了证据。新加坡临床营养研究中心说,早餐为一整天的血糖指数打下了基础,合理早餐有助于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早餐与糖尿病的实验研究据本地媒体报道,新加坡临床营养研究中心证实,那些摄取低“血糖生成指数”(GI)早餐和午后点心的人们,全天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GI被用于衡量食物对人体血糖浓度的影响,指人摄取一定量的某种食物后血糖变化的情况。低GI食物如粗粮,被人体消化较慢,能带来更长时间的饱腹感,血糖上升速度也较慢,有助于稳定血糖;精米精面等高GI食物则相反。新加坡临床营养研究中心在一项研究中给11名男性志愿者分配了GI数值不同的早餐和下午茶,同样的自助午餐、晚餐则由他们自由选择,如此持续两天,并用仪器记录下他们的血糖变化情况。一周后,他们互换早餐,重复同样的实验过程。结果表明,在受试者午餐相同且晚餐可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早餐对血糖有明显影响,采用低GI早餐时受试者全天血糖指数明显低于高GI早餐时,这种差别甚至可以延续至第二天。“这意味着,你在早餐吃了什么为一整天的血糖变化奠定了基础,”新加坡临床营养研究中心负责人亨利教授说。低GI值的早餐能降低糖尿病研究人员表示,采取低GI值的早餐或许有助于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该研究中的低GI早餐包括杂粮面包和糙米,高GI早餐则包括白面包和糯米饭。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半碳化生物质可用于土壤改良,为解决粮食问题带来希望。日本理化研究所环境资源研究中心菊地淳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半碳化生物质改良土壤综合评价法”,可通过综合分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对土壤进行改良。 土壤物质结构组成土壤由大小不一的沙石、经微生物分解后残留的腐殖质以及由雨水、河川等带入的矿物质等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交织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保持适度水分,并通过空气通道向植物和土壤生物提供氧气。迄今为止,学术界发表了众多关于土壤环境循环的研究报告,但角度大都比较单一。由于植物通过根部吸收营养、水分和进行呼吸,土壤特征对植物生长影响明显。要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土壤中必须要有充分的湿度和空气。比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土壤非常干燥,含水后土质会变得极其坚硬,使农业栽培面临很大困难。半碳化生物质改良土壤研究小组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的报告称,为改良土壤结构,他们利用核磁共振法(NMR)构建了结构分析方法。他们先对桐油树落叶进行破碎处理,在无氧环境下低温加热至摄氏240度,制成半碳化生物质。然后通过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粒度分布和二维溶液核磁共振法进行分析,并从代谢组分析结果确认了由热分解形成的生物质中水分和半纤维素成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小组把半碳化的桐油树以各种比例混合在贫瘠土壤中,结果发现,经过改良的土壤形成了团粒结构,出现了结构稳定的物理特征,证明土壤保水能力提高。此外,土壤改良后还出现了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现象。研究人员称,这一评价方法可对不断扩大的荒漠地带进行土壤改良,使其成为可耕种土地,从而为人口爆发式增长的非洲地区解决粮食问题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