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散热降温节能涂料
2014-05-22 17:09:57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整理编辑:辐射散热降温节能涂料是北京志盛威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世界首创的一种新兴涂料,经过国内部队涂料专家和科学院院士长时间的评审,一致认可涂料辐射降温散热有很好的效果。
辐射散热降温涂料是一种辐射走物体热量并隔热防水的涂料,耐温幅度-50~600℃,涂料直接涂刷在要散热降温的物体表面,辐射散热降温涂料能够以8-13.5μm红外波长向大气空间自动辐射走所涂刷在物体上的热量,降低物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散热降温明显。
此款节能涂料散热不受周围介质影响,涂料散热可以在真空环境中使用,涂料在起到辐射降温的同时,也有很好的自洁性、绝缘性、防腐性、防水性、抗酸碱、施工方便的特点。辐射散热降温幅度表(常温下测试) 基体温度 40℃ 60℃ 80℃ 100℃ 200℃ 300℃ 400℃ ,降低温差 6℃ 15℃ 23℃ 30℃ 50℃ 70℃ 85℃。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环保油漆
相关阅读:
●
20人花15万读武大被骗,毕业后没学籍
●
全球最大文凭造假工厂Axact曝光
●
《自然·通讯》:新型基因技术有望治疗镰状细胞贫血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90后学生交15万元“就读”武汉大学4年,毕业时竟发现自己没有学籍。5月22日,当事学生张鹏(化名)回忆这4年经历,坦陈曾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老师从不点我们6个人的名字,这是我最疑惑的地方。但我们又一次次相信了‘辅导员’”。22日晚,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正式回应称:这是一起盗用武大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将配合警方调查。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熟人介绍交15万就读武大
2011年,张鹏参加高考失利。他的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自称“有关系”的广东同乡陈东(化名),陈自信满满称只要张家愿意出15万元,就可将张鹏运作到武汉大学读统招本科,4年后能拿到正规本科生毕业证。
张父随即与陈东约定,在武汉大学附近一酒店碰面商谈。张父与儿子在酒店见到陈东与同行的刘万成(化名),陈东在收到张父当场支付的8万元现金后,拿出了一张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张鹏被该校金融学专业录取,请于9月15日至18日到校报到,落款时间为8月29日,并有武汉大学公章。双方约定报到时在武汉大学见。随后,张家又向陈东转账7万元。
2011年9月15日报到那天,张鹏在学校见到了陈东,一行人跟着报到队伍进场报到时,陈东却说:“你们不用进去,我帮你们搞定。”说着,收走了录取通知书。不久,陈东回来说报到完毕,将张鹏与另外几名同学用车拉到了远离学校的某“军事基地”,开始军训。
张鹏回忆,与他一起军训的同学有20多名,均被分在武大经济管理学院。军训完毕回到学校,“辅导员”王杰(化名)招呼20多名学生开会,每人收取1.5万元学费和3500元住宿费后,将他们分配到各个班级。
张鹏等6人被分配到经管学院2011级金融6班,入住茶港校区教工宿舍3301房。这是一栋博士生公寓,他与舍友觉得奇怪,但相信了“这是特殊渠道”的解释。
老师上课点名从来没有他们
在武大4年,张鹏过着几乎和正常学生们同样的日子,住在武大宿舍、在教室上课,同样参加“考试”、运动会,与同学们一起春游。但4年来,他没有拿过学生证,也没有学号,让他和几名同学感觉自己是“异类”。
张鹏回忆,大一时,金融6班约有45人,开课前,“辅导员”王杰将6人介绍给班长认识,告诉班长他们是“插班生”,请班干部多关照一下,并让班长给他们送来课表。随后,张鹏等人开始随堂上课。但很快,张鹏发现了与其他同学们的不同。没有学生证进不了图书馆,也没有饭卡。因为自己“交钱入学”,他不好向同学求证,只能询问王杰,可每次都得到“特殊渠道”的答复。
张鹏说,让他最感奇怪的是,凡是老师点名,都没有他们6人的名字。找上课老师,老师请他们询问辅导员。他们找到王杰,得到的答复是,“没关系,你们上课就是”。
张鹏他们想,既然能安排住进宿舍,应该问题不大。可到大二,他们在辅导员安排下,换到校内另一间宿舍,随后,又被安排搬出宿舍,在校内租房居住。
还有与正常学生不同,张鹏等人没有期中考试,只考期末。“我们20多人被王杰集中在一间教室考试,但试卷题目却是上个学期的内容。”张鹏说,考试没有成绩,“辅导员”说让他们“好好考”,成绩会直接寄回家,但张鹏和家长一次都没有收到过,他从不知道自己考得如何。
几年里,他与班上同学有的都成了好朋友,但他自己仍然觉得与别人有所不同,“我觉得大家也发现我们跟他们不同,但大家都没有问过我们”。
上课,考试,放假,大学生涯一天天过去,张鹏和20多名同学每年都会向王杰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却从没收到过收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近日,美媒揭发了位于巴基斯坦一家名为Axact的公司,名为软件生产商,实际上经营着全球最大的文凭造假工厂。Axact向世界各地兜售虚假文凭证书,每年非法获利以千万美元计算。
2013年,BBC记者成功帮一条狗获得一家在线野鸡大学颁发的MBA学位“证书”。实际上,文凭工厂由来已久,运作成熟,特别是互联网的推广大大降低了造假成本及提升造假的效率。由于需求庞大——每年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出售数十万分假文凭,“文凭工厂”已形成一条产业链,每年利润超过10亿美元。
两千雇员运营文凭工厂
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只不过,它们都像海市蜃楼一样经不起细看。真相是:报道是伪造的、教授们是职业演员充当的、美丽的校园只存在于相片里,学位更是废纸一张。
幕后操手是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一家名为Axact的公司。该公司表面是软件生产商,实际上经营着全球最大的文凭造假工厂。Axact雇佣了两千多名员工,向世界各地兜售虚假文凭证书,每年非法获利以千万美元计。
调查显示,Axact公司精心制作了数百家虚假大学网站,这些网站的服务器位于塞浦路斯和拉脱维亚。为求以假乱真,Axact公司甚至在CNN下属的自媒体网站为这些“大学”打广告。
目前,为求一纸文凭而上当的学生遍及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少则花费数千美元,多则被骗走数十万美元。
如何防范假文凭陷阱
尽管目前网上的野鸡学校数不胜数,但它们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兜售假文凭的文凭工厂。这些“学校”对客户采取直接的态度,就是明码标价地卖假文凭获利。买卖双方都知道文凭是假的。通常,这些文凭工厂不会只以一家学校的名义操作,而是提供各种野鸡大学的名字供客户选择。
第二类是佯装成正规学校的文凭工厂。无疑这类文凭工厂更加危险,它们假装能提供正规学位课程,诱骗那些希望能短时间内获得学位的人上当受骗。它们也许会安排学生上一些在线课程、交一些作业,但是实际上,它们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授予“学位”。很多学生直到毕业了,都以为自己获得的是真正的学位证书。
按文凭收费而非学时
“教育顾问”会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狂轰滥炸式的吹嘘和推销;收费按照一个学位/文凭计算,而不是按科目或学时计算;学校网站上没有显示电话号码;学校地址只是一个邮局信箱或者公寓房号;推销卖点集中在人生体验;校名和一些老牌名校很像;网站上没有校长、系主任或者教授的名字;承诺在非常短的时间(如几个月甚至几周)内就能获得文凭;认证机构并没有获得美国教育部的认可。
假文凭买家遍布政学商界
假文凭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客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人为了找到好工作或能有升迁机会而甘愿冒险买假学位证。美媒称,假文凭的买家遍地都是——从五角大楼、国家航空航天局、消防局、医院、高校到各大公司……这些文凭专用于给履历贴金或是要求加薪。
2003年,美国国土部高级官员劳拉·卡拉翰被发现涉嫌使用假文凭而被迫辞职。卡拉翰在入职履历上声称自己毕业于怀俄明州的汉密尔顿大学,而这家大学被证明是一家野鸡大学。
2008年,美国曾爆出轰动一时的购买假文凭案件,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中有近350个雇员从美国华盛顿一个制造假学位的公司购买学位。
2013年,前著名奥林匹克游泳教练德鲁·约翰森被曝拥有假学位,而约翰森宣称的母校罗克韦尔大学正是Axact捏造。
最新被曝光的Axact公司甚至还能出具模仿美国国务卿克里签名的美国务院认证书。曾有客户花费了总共40万美元向Axact购买假学位和相关的证书。
每年狂赚逾10亿美元
FBI文凭打假小组DipScam行动组负责人艾伦·伊泽尔出版了《文凭工厂:出售数百万假文凭的逾十亿美元产业》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在全球,这个产业每年狂赚10多亿美元。而扎根在美国的“文凭工厂”每年约向全球卖出20万个假文凭。他们每年售出的假博士文凭(约5万份)跟合法大学颁发的一样多。此外,由于被公认更容易获得薪水高的职位,MBA是被造假最多的学位。
2012年,美国教育部、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俄勒冈州和缅因州教育厅公布了一份全球“野鸡大学”名单。在被曝光的691所未被认证的大学和教育机构中,美国最多,达342所,几乎占了一半;英国以67所位居第二;尼日利亚以19所位居第三。此外意大利、印度、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有学校登榜,但是院校数量都低于20所。
分析称,美国“野鸡大学”占比将近50%主要跟美国的教育审批机制有关。由于在美国开办学校相对容易,办学的权利来自各个州而不是联邦政府的授予,因而管理松紧度不一的灰色地带为“野鸡大学”来带了便利。相对而言,加州和夏威夷州对注册大学的管理最为宽松,注册人只需要租下一个邮箱就可被视为在该州的办学地址,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有最多野鸡学校。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据新华社悉尼5月24日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报告,他们通过一种新型基因技术,重新激活人体红细胞中一个“沉睡”的基因,成功提高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产量。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新方法。
基因编码合成胎儿血红蛋白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说,在人类胚胎发育阶段,有特定基因负责编码合成胎儿血红蛋白,帮助胎儿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但胎儿出生后,大部分人的这一基因自动关闭,另外一个基因开启,负责编码合成成人血红蛋白。后一基因发生变异会导致各种血液疾病。
血红蛋白基因能减轻镰状细胞贫血
该校科学系主任默林·克罗斯利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些人体内的胎儿血红蛋白基因并未如期关闭,而是一直保持开启状态,原因是该基因发生了微小变异。这些人即使通过遗传患上镰状细胞贫血,其症状也较轻。
研究小组将这类特殊人群的胎儿血红蛋白基因的变异引入目标红细胞中,相当于重新激活了胎儿血红蛋白基因,使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产量显著增加,红细胞活力明显增强。
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