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食品安全:上海产生猪和牛可追溯二维码
2014-06-11 16:55:26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整理编辑:上海本地产生的猪和牛全部佩戴可追溯的二维码,水产品也实现“准出制度”。昨天,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第29次主任会议上得知,自从今年4月以后,市人大常委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组针对涉农区县的农产品养殖全生产链开展了仔细认真的检查调研,并且,调查发现,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是平稳的,逐年向好的情况发展。
检查发现,近年来,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治环境逐步改善,先后修订了一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农产品从养殖、生产、农药使用、包装、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予以了安全规范。从2012年起,本市9个涉农区县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00个涉农乡镇建立了农残速测室,初步建成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和企业“3+1”检测网络,政府实施监督性抽检,农业企业进行自律性抽检,部分农业企业还委托第三方检测。从下种生产开始,本地农产品就实现全过程可追溯。据悉,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等知名农产品已开展追溯体系试点,生猪、牛等畜产品二维码耳环佩带率达100%,并建立了市级数据库,与农业部实行联网。
而且,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在行业内实行了地产水产品准出制度。针对经指定道口入沪的动物及其产品,本市也建立了查证验物、防疫消毒、实时追踪的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
合成氨市场供应紧缩 炒涨气氛明显
●
环氧氯丙烷表现低迷 2018年新增产能大幅增长
●
乙二醇疯狂过后 偃旗息鼓还是卷土重来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合成氨市场供应紧缩,炒涨气氛明显。在市场4月份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市场气氛持处悲观气氛,成交价格也疲软下滑为主。受环保影响,下游工厂的陆续停车,需求的低位运行。其中4月底的下游硝酸厂家的集中停车,导致合成氨厂家无法抓稳市场利好消息,对于5月份的价格走势看法也略显消极。 但还记得前期山东某企业110万吨的尿素新装置是市场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不少企业关注其动态来计划推涨,这一不确定因素从4月中旬计划试车一直推迟到了5月份,直到5月4号装置的成功投料开车,厂家探涨情绪日益渐增,仅仅过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成交价格持续飙红。从液氨指数来看,月初至今上调110个点。而山东的供应量从3880吨减至2100吨,减少1770吨的供应量,相当于70多车的货源。供应量的明显减少,导致前期厂家推涨的情绪再次激起,虽前期探涨成分较多,但整体来看,厂家走货情况还是相对客观的。市场气氛由北向南逐步蔓延。山东、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均出现50-150元/吨不同程度的上调幅度。所以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不管是环保因素还是厂家检修、转产,综合来看根本原因还是市场供应的减少,导致在市场供需关系之中缓解了矛盾,加上厂家有意推涨的结果。除了自身因素以外,目前尿素和甲醇的行情趋稳为主,整体利润还是高于液氨本身,所以虽然近期液氨涨势凶猛,但厂家并无明显转换产品的计划,甚至部分厂家仍以尿素、甲醇为主。环保常态化导致下游工厂部分仍限产、停车。其中中央督察组在江苏燕尾港以驻查半个月之久,沿海工厂基本全部停车,周边市场亦然,下游需求方面同样没有明显的改观。需求仍处低位运行。所以整体来看,此次涨势主要归功于供应的减少,但下游需求若持续维持低位,暂不能跟随市场价格增加,恐此次涨势不能长久,市场需持谨慎态度,多加关注市场装置变化。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环氧氯丙烷表现低迷,2018年新增产能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国内环氧氯丙烷(ECH)一改前两年强势的表现,行情出现大幅下调。以华东地区为例,环氧氯丙烷的价格从年初的17400元(吨价,下同)左右下跌至目前的10800元左右,下跌幅度高达38%,跌幅高居众多化工产品榜的首位。那么环氧氯丙烷为什么会有如此低迷的表现呢? 首先,2017年环氧氯丙烷整体价格处于近7年的高位。去年由于国内环保督查趋严,加上甘油原料价格高企等原因导致甘油法小装置开工率受到明显影响,8月以后货源更出现严重短缺,行情一路飙涨,年末和年初相比涨幅高达104%,创下了2011年以来的7年新高。一般来看,行情涨高了总会下调,所谓爬得越高跌得也会越惨,这也是环氧氯丙烷行情下跌的必然原因。其次,原料甘油下跌较多,甘油法装置开工积极性提高。我国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分为甘油法、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2017其分别占据总产能的48%、45%和7%。粗甘油作为工业甘油的原料主要来自于进口,国外粗甘油主要来自于生物柴油装置,一般来说,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时生物柴油装置才有盈利空间,开工率会得到提升,相应的粗甘油的供应会增加。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外盘粗甘油价格下跌了9%以上,国内工业甘油也出现了同步下跌的行情,环氧氯丙烷成本面支撑明显减弱。最关键的是,今年国内新增产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7年国内环氧氯丙烷的产能为117万吨左右,相比2016年产能新增不到3%。进入2018年,中海精细化工4万吨/年装置已经投产,5、6月份山东滨化7.5万吨/年装置和山东鑫岳6万/年装置将会陆续投产。预计全年将有20多万吨的新增产能投放,年度新增产能将达到17%以上,行业竞争将会愈演愈烈。此外,下游环氧树脂的需求相当低迷。6月份上合组织峰会将在青岛召开,作为环氧氯丙烷主产地的山东地区成为当前安全生产巡查重点。在此影响下终端需求提升不足,环氧树脂市场新单接单状况一般,高位交投不畅,实单放量有限,成本作用下被动跟随原料波动为主。面对严峻的形势,4月22日国内环氧氯丙烷厂家在江苏扬州召开保价会议,据悉参会的有山东海力、江苏扬农、山东民基化工、山东东营赫邦和宁波环洋化工等企业。随着行业保价会议的召开,目前环氧氯丙烷行情开始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然而面对今年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和甘油成本的走低,厂家保价的效果会否有效值得怀疑。加强行业自律、提高甘油法的开工率、实行优胜劣汰等措施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乙二醇疯狂过后,偃旗息鼓还是卷土重来。四月的乙二醇走势可谓疯狂,主力资金借着原油持续上涨,聚酯工厂产销两旺的东风,快速推高乙二醇的价格,据价格测算,华东主流库区乙二醇价格从四月初的7400元/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飙高至8700元/吨附近,上涨1300元/吨,涨幅高达17.5%,这在带着二十倍杠杆的乙二醇的纸货市场中,幅度是巨大的。多头赚的盆满钵满,空头哀鸿遍野,然而市场在25号交割完成后掉头向下,快速下探后低位盘整至今。后市多头行情是偃旗息鼓还是卷土重来呢,为了看清后面走势,我们还是先来分析四月市场涨势的主要动力。 动力一:主力资金疯狂扫货(主要是指交割库区的货),逼仓空头,空头受不了快速走高的价格,纷纷止损补空甚至由空转多,使多头的火焰越烧越旺,导致价格快速上涨。而目前来看,主力多头虽然在行情大涨中,账面盈利巨大,但是由于持仓较大,并没有明显套现,主力资金不是无限的,而且仓储费用也是一个较大的支出,因此主力资金至少在目前价位是不会有明显的加仓行为。动力二:四月聚酯工厂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据金联创数据测算,四月聚酯的开工率达到了90%以上,平均日产销107%,较上月增加17%。然而产销两旺的局面出现,还要看是否是终端消费水平的提升,还是中间商看涨情绪下囤货导致,如果是后者,那么终端的社会库存压力会非常大,四月火爆的产销将是对后面需求提前预支。而且产销较好并不是市场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同为化纤原料的PTA并没有在下游产销火爆的情况下反映平淡就是个很好证明。动力三:石脑油和乙烯持续保持高位给乙二醇较大的成本支撑,然而目前乙烯已从高位出现较大回落,而且成本因素对乙二醇行情影响历来都不是很大。从以上分析来看,四月支撑市场上涨的几大因素都不复存在,加上目前华东主港库存已接近历史高位(虽然在2014年出现过120万吨以上的库存,但是那时可以做保税转口,有40%的保税货不进入市场流通),因此多头卷土重来的难度非常大,而偃旗息鼓,低调降低库存后再择机的操作较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