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食品安全:超市肉松超范围添加维生素E
2014-06-26 17:09:56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整理编辑:近日,付某来到乐购潜山路店,并且购买了一袋“新东阳儿童肉松”,价格为35.3元。后来,他在查看产品包装袋子的时候发现,有“维生素E”成分标明被添加进了配料成分中。
付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可以添加“维生素E”的食品中不包含肉松的规定,拨打了12315进行举报。 1月22日,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蜀山区分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乐购潜山路店构成了销售食品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行为,除没收正在销售的产品外,还给予超市3000元罚款。
付某在蜀山区法院向乐购超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该超市退还35.3元,并且给付某10倍的金钱赔偿。昨日,记者从蜀山区法院了解到,由于乐购超市没有尽到相关的保障义务,法院判决:乐购超市必须退还消费者货款35.3元,并赔偿该消费者353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
2014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
●
食品卫生呈现出短缺的问题
●
纳米材料磁性新特征

展览时间:2014.6.26-28
展出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馆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国 家:中国.上海
展会简介:
为期三天的"第十四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暨2014世界医药合同定制服务中国展"(CPhI, ICSE & BioPh China 2014)以及"2014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暨2014世界生化、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装备中国展"(P-MEC, InnoPack & LABWorld China 2013)将吸引2,800余家公司参展,其中包括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公司。展会汇集众多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在拓宽买家采购途径的同时,也为买家打造了一个与业内行会面、收集市场信息、深度交流的一站式制药工业贸易平台。
参展范围:
生化仪器 - 分析仪器 - 实验室成套设备 -实验室配套设备,实验室耗材
净化纯水设备 - 光学仪器 - 计量仪器 - 检测仪器 - 行业专用仪器

由于人口增加、可耕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等因素,粮食短缺正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人造鸡蛋”、“人造肉”等“人造食品”纷纷袭来,它们不但能让人吃个够,还能吃得更健康。未来,以天然食品为主的传统餐桌是否会被“人造食品”所占领?
事实上,除了“人造鸡蛋”,许多年前,科学家就已经研究出了“人造肉”。相对可行的办法就是用植物蛋白模拟肉。主要是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经过“纺织化”处理,将原来的球状蛋白变成肉的纤维状。
而更高级别的“人造肉”则出现在几个月前英国伦敦的一场试吃会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马克·波斯特研制出了一种“试管牛肉”。用这种“人造肉”制作的汉堡看上去几乎与一般的汉堡无异,不过,这块还处于概念阶段的人造肉制作成本高达33万美元。
事实上,天然食品不仅在人口快速增长的今天呈现出短缺的问题,还影响着人类环境,尤其是畜牧业。从1960年开始,牲畜数量已翻了六番,在2010年已接近600亿头;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现在用于放牧,三分之一的可耕地被用于生产饲料;五分之一的亚马逊雨林已被毁,主要用于牲畜和饲料生产。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超过全球交通运输的排放。除了畜牧业的低碳化发展,研制“人造食品”也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
“人造食品”其实就是精深加工食品,它们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天然食物,而是使某些原料充分发挥它的资源优势,为加工食品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大豆为例,大豆制油以后的副产品豆粕有相当一部分作为了动物、水产养殖的饲料,另一部分则可以用来进行精深加工,主要用于提取大豆蛋白,就可以制作“人造食品”。“后者的产品附加值要远远高于前者,这符合食品工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日前,美国仁斯里尔工业学院宣布,研究人员成功地将直径为1纳米至10纳米的钴纳米结构团镶嵌于多层碳纳米管中,开发出了一种检测纳米材料磁性特征的新方法。
在经过一系列实验之后,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他们获得的由钴纳米材料和碳纳米管组成的混合结构具有足够的导电性灵敏度,可用来探测钴纳米结构这样微小的磁性材料的磁行为。据悉,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展示利用独立的碳纳米管实现探测微小磁性材料磁场的技术。相关报道刊登在新出版的《纳米快报》上。
当人们常见的材料小到纳米级时,它们展示出了有趣和有用的新特征。纳米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要了解这些新特征,即特性的变化。磁性材料的磁性变化同材料本身的尺寸大小变化密切相关,过去纳米材料磁性变化的难以测量影响了人们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
“由于在我们的混合材料中,钴纳米结构团是镶嵌在碳纳米管中而不是在其表面上,因此它们不会引起电子散射,从而不会影响碳纳米管宿主的传导特性。”仁斯里尔工业学院物理、应用物理和天文系助理教授兼研究带头人斯瓦斯迪克。卡尔表示,“从根本上讲,这种混合纳米结构属于一类新的磁性材料。”
同系副教授萨偌吉。纳亚克认为,这种新的混合纳米结构不仅为基础和应用物理研究开创了新方法,而且还有望帮助人们利用磁性自由度,为增加碳纳米管电学功能铺平道路。该混合结构的潜在应用包括新型纳米级导电传感器、新的电子存储器件、自旋电子器件和人体定向药物微型输送器组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