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生物医学:科学家破解常见感冒病毒的传染机制
2014-07-02 17:03:02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整理编辑:正常的人类大约每年都会有两三次感冒,但是现在大众对常见的感冒病毒所知甚少,特别是其传染机制。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近日发表研究公报称,该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破解了一种常见感冒病毒——鼻病毒的传染机制。
鼻病毒是一种微小的圆形粒子,其内部包含着大量遗传物质,而外部由一层蛋白质壳体(又称病毒壳体)包裹。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马克斯·佩鲁茨实验室与巴塞罗那大学和马德里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破解了鼻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如何穿透壳体、使人体内的宿主细胞受感染的机制。鼻病毒属于小RNA病毒家族,这一研究成果也将有助于治疗类似的小RNA病毒引发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
研究人员使用3D低温电镜和X射线结晶分析等手段发现,本来折叠盘曲在壳体内的链状的病毒RNA,在感染宿主细胞前夕,是以链上不同部位“粘上”不同的蛋白质而逐步伸展打开的。
现在科学研究人员们还在对这种鼻病毒实行进一步研究,他们要搞懂病毒RNA是如何选择蛋白质壳体上的位置最佳的小孔,以及如何从这些小孔渗透出去的。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已经被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所发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敌敌畏在农业上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新型抵御HIV病毒感染的被动免疫疗法
●
科学家分析DNA基因或可揭开不老之谜

敌敌畏是乳油状的有机磷杀虫剂,主要成分是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药物作用高效、无残留。在农业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对防治农作物中的咀嚼式青虫效果显著。
一般情况下是30千克水可以加入60克敌敌畏,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即可。主要是选择在害虫的低龄期进行使用,这样药效更快,害虫的死亡率会更高一些。敌敌畏的残效期比较短,但是效果明显,所以每种作物一个周期最多使用3~5次,比较安全的间隔期是一周。而且对玉米、高粱、棉花、果树等作物的伤害会比较大,所以尽量使用少的剂量。仓库中也可以使用,但是要适量喷洒,杀死一些寄生在木头中的害虫。
注意事项如下:
敌敌畏的危害性非常大,所以是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带好防毒面具,防毒手套
在喷药期间也不要喝水,以免误食。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清水反复清洗,特别是指甲,指甲洗不干净做饭时可能会沾到食物上,导致误食。
敌敌畏喷洒作物时危害比较大,可以和其它药品轮换喷洒。
如果是放蜂的话,尽量避免在花期使用敌敌畏,这样可能会对蜜蜂产生危害。
使用器具和药瓶不可乱扔,要及时洗手。
孕妇婴儿不得接触敌敌畏。
像敌敌畏这种巨毒性药物在农业上使用的方法一定要记好,不能够不顾一切的乱来,千万不要让这种药物危害到身体的健康。
其他关于“敌敌畏”的新闻资讯:
警惕:敌敌畏处理过的食品层出不穷2014-09-02
菜农可以用敌敌畏保鲜生姜吗2014-09-01
农业知识:敌敌畏的危害及作用机理2014-08-29
敌敌畏的危害很大,人们该如何应对2014-08-29
农药知识普及:请慎用敌敌畏2014-08-28
敌敌畏的症状危害以及如何救治2014-08-28
敌敌畏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物特性2014-08-28

最近有一篇刊登在杂志Nature上的科技论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的科研人员在仔细研究之后研发出一种叫做被动免疫法的新型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经由静脉注射的方法发挥一定的作用来预防HIV病毒的感染,据说此一新型技术能够使得猴类避免被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所感染。据悉相关研究人员来自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
为了使这种被动免疫的疗法成为针对人类的一种可行的HIV预防策略,科学家们试图去修饰bNAbs,使其每隔几个月的水平满足机体的正常保护需求。文章中,研究者使得名为VRC01的抗HIV抗体bNAb突变以便其可以融合进猴子体内,相比未突变的VRC01来讲,突变的VRC01在机体血液中的存留时间至少是前者的三倍。
研究者发现,低剂量VRC01突变体的融合可以保护猴子抵御SIV的感染,相比未突变的VRC01融合的猴子来讲,VRC01突变体融合到猴子机体中可以更有效地保护猴子免于SIV的感染。研究人员通过增强VRC01结合一种细胞蛋白的能力完成了VRC01的突变,而其结合的细胞蛋白可以抑制抗体在细胞内降解,并且可以影响抗体达到机体粘膜表面以及停留的频率。这项研究揭示了,基于抗体的抑制策略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抵御HIV的感染,而且还可以抵御其它病毒的感染。
下一步科学家们将在人类机体中检测VRC01突变体的融合情况,从而去研究是否其可以在人类机体的粘膜组织及血液中中长期积累及持续存在,来保护机体免于HIV的感染。

小女孩布鲁克·格林伯格被人们称作现实世界的彼得潘,她似乎永远都无法长大。自从她4岁时开始,她的身体就停止了一切生长,她的身体和智力一直维持在儿童时期的状态。后来她因病去世,去世时年龄只有20岁。科研人员一直试图研究她的身体,并且尝试对她的状态进行了解。
据悉,布鲁克1993年出生于巴尔的摩,她遭受了诸多医学病症,其中包括髋骨脱位、呼吸困难、癫痫和中风。科学家认为,如果能够分离出导致她永葆青春的基因,那么布鲁克·格林伯格可能成为科学史上减缓甚至停止老化研究的关键。科学家对布鲁克和其它一些患有这种症状的儿童DNA进行研究,希望在医学领域做出重大突破。
研究人员接受了布鲁克的DNA和血液样本来创造干细胞,研究她这种状况的遗传基础。了解布鲁克这种状况的起因能够让更深入的了解关键的老化和发育过程,这有可能带来增加寿命的新奇方式。研究人员希望找到突变基因和布鲁克症状之间的关系,那种突变或能够揭开老化研究领域医学治疗所需要的遗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