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中原石化成功应用深冷技术回收烃类
中原石化成功应用深冷技术回收烃类
2014-07-23 13:57:36
第三方平台
今日,1500Nm3 /h无动力混合烃回收装置在中原石化进行调试,并且开车一次成功。这是中原石化节能低碳地实行生产的重大进步,这个装置不仅有利于降低物耗,还能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这也是深冷分离技术在国内聚乙烯装置第一次进行应用。
日前,中原石化1500Nm3 /h无动力混合烃回收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这是深冷分离技术在国内聚乙烯装置的首次应用,是中原石化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号召的重大举措,该系统不仅有利于装置物耗的降低,还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预计每年可为公司创效约500万元。
长期以来,中原石化聚乙烯装置经过膜回收以后的排放尾气中仍有一定量的混合烃类,即使经火炬系统回收到燃料气系统,仍含有高附加值的丁烯-1、异戊烷等。聚乙烯车间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利用深冷分离技术进行混合烃回收。聚乙烯深冷分离装置是将无动力回收氨技术移植到聚乙烯尾气回收中,系统选用多通道循环膨胀流程,冷量充足,不需要外界输入动力就能有效地回收烃类组份。据了解,这是聚乙烯行业的第一套工业实验装置,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控制方便、占地面积少等特点,这项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该装置预计每年可为公司创效约5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石化
相关阅读:
●
美国推出全国首个生物机器人
●
化学家探索:聚合物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
检测阿尔法—突触核蛋白分子,有望及早诊断帕金森病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推出全国首个生物机器人。机器人,顾名思义,是可以执行任务的机器装置。然而,随着其承担的实验室之外的角色越来越多,传统机器人的刚性系统与其周遭的人类和环境互不兼容,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 生物合成机器人的诞生对此,科学家们期望通过增添生物元素解决该问题,比如在传统制动器中增加气动人工肌肉或弹簧来增加缓冲力度。然而,国外新兴起的一股将机器人技术与(生物)组织工程学相结合的科研潮流,则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即研发由活体肌肉组织或细胞驱动的机器人,学名“生物合成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制动器为活体细胞,细胞在受到光或电刺激后,发生收缩带动躯体弯曲,以完成相关动作或移动。它可像动物那样柔软地四处行动,与传统机器人相比,它对人和环境来说十分安全。因此,比其他高功率重量比的制动器更安全。此外,生物合成机器人的燃料来源仅是周围介质中的养分。生物合成机器人的制作原理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工程和应用科学部门推出了全球首个生物合成机器人——“机器鳐鱼”。该团队通过对鳐鱼的生理机能进行逆向工程,创造出了长16毫米、重10克的微型机器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硬币和一个尾巴的组合。该团队首先使用一层透明的弹性聚合物作为主干部分,将大鼠心脏细胞以蛇形图案均匀分布在表面,再对细胞进行基因编码,使其对特定的蓝色闪光产生反应;用黄金制成支撑骨架,因为黄金对附着其上的细胞无抑制作用。为供养“机器鳐鱼”中的活体细胞,研究人员把它放进充满糖的生理盐水中,并以蓝色的光脉冲对其电击。为更好地控制细胞力量,科研人员使用了细胞图案化技术(微图形化技术),即在细胞依附的骨架上标出或印上微尺度线条。细胞沿线条整齐排列,这些线能随着细胞的成长指导它们。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改变光的频率来控制机器鳐鱼的移动方向,因“鱼身”两侧的细胞所响应的光的频率各不相同,如果以某一特定频率的光照射“鱼身”,那么只有一侧的细胞会产生收缩,以此完成转向动作,避开障碍物。虽然生物合成机器人领域的起步令人十分兴奋,但距其能走出实验室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聚合物下一步将走向何方?现在,合成聚合物已经无处不在:去年,全球生产的人工聚合物约为3亿吨。如今,从服装、颜料和包装到给药、3D打印以及自我愈合材料,施陶丁格假设的分子链已经进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聚合物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近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了10年一次的盛会,设法观察正在出现哪些新领域,它或可对该问题作出一些回答。 永远的聚合物聚合物存在于各个地方,这也正是问题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聚合物来自于石油产物,它们很耐用,但其废弃物也会持久存在。”明尼苏达大学可持续聚合物中心(CSP)主任MarcHillmyer说。据悉,86%的塑料包装都在一次使用后被丢弃,使水道和填埋场积聚了大量塑料垃圾,释放出的污染物危及野生动物生存。这正是过去10年可再生资源和易于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研究热潮爆发的原因。目前,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基于天然淀粉的聚合物,此外还包括由丙交酯或乳酸加工的合成聚交酯(PLA),后者可见于茶叶袋和医疗埋植体。但是,可持续聚合物占有的整体塑料市场份额不到10%,Hillmyer说。其中的一个障碍是它们的成本过高;另一个问题是天然淀粉的单分子体构建模块比石油化石氢碳化合物含有更多的氧原子。这会影响聚合物的特征,如使材料变硬,很难直接替换价格低廉、灵活的塑料,如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其中的一个选择是通过将其与传统聚合物混合,强化PLA等环境可持续性聚合物。但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缺点,比如让一些塑料的透明度降低。CSP研究人员通过在其中加入5%的一种低价石油聚合物(含有一些易溶于水的成分)克服了这一问题。这些添加的物质形成了球形的结构,可使PLA的耐用性显著提高,同时不降低其透明度。利益在聚合物膜中在这个混合物构成的世界中,聚合物能够恢复一定秩序。聚合物膜已经能够用作分子“筛子”分离气体、海水脱盐以及让燃料细胞内的分子保持隔离。它们在未来将会有更大影响,Lodge说。“有很多问题都能够通过更好的膜得到解决。”利用膜分离混合物比蒸馏法耗费的能量低得多。它同样可以比利用洗涤器(通过化学反应困住污染物的设备)节省更多空间。利用聚合物制成的膜不仅可以实现大规模廉价生产,而且能覆盖大范围区域,并且不具有让错误分子通过的结构性缺陷。可分离气体的膜已经应用于工业,可分离天然气中的氢和二氧化碳。经过改善后的膜可以应对更加棘手的任务,比如分辨类似的碳氢化合物丙烷和丙烯。化学上更加强大的膜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操作,从而去除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膜化学家BennyFreeman希望改善天然气压裂项目的废水处理方法,这些项目中的水通过压力被灌入岩石内使其裂开,从而释放出天然气。经过使用后的水会变得很脏,标准的过滤膜很块就会被阻塞,因此水必须处于极大压力下才能通过,而所用的膜也必须用化学物质清理,这会使其寿命缩短。但是Freeman发现了一个可以回避这一问题的方法:模仿让蚌黏附在岩石上的防水胶,在膜上加一层薄如蝉翼的仿生聚多巴胺膜表层。该团队已经将这些膜用于美国海军的一些构造单元,从而在倾倒船舱底部的含油污水前先对其进行净化。聚合物前沿广泛使用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在一个方面可谓单调至极:它们会重复同样的单体结构。这种单调性与DNA的“四声道交响乐”相比显得尤其乏味,后者由4个单体编码基因组;它与蛋白质的复杂杰作相比则更为单调,一个蛋白质是由23种氨基酸形成的复杂的3D结构。聚合物最具挑战性的一个前沿是将合成聚合物以同样的精准度剪裁,这样化学家就能调整其产品的电子和物理特征。“过去5年,它已经变得非常时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大分子化学家Jean-FrancoisLutz说。由序列控制的聚合物能够以预定的顺序包含单体,形成特定长度的纤维。与传统半导体技术相比,控制序列的聚合物还可以通过更加紧凑、价格低廉的方式储存数据,每个单体分子代表1比特信息。8月初,Lutz展示了一系列不同的聚合物纤维能够编码32比特的信息。聚合物信息储存正在蓄力发展。今年4月,美国资助科学界高风险研究的机构——情报先进研究计划署(IARPA)召集生物技术、半导体以及软件行业的专家参加该主题研讨会。“这一领域生气勃勃,研究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帮助组织该研讨会的IARPA技术顾问DavidMarkowitz说。但这一方法仍面临巨大技术挑战,当前的合成技术仍然过于缓慢与昂贵。解决数据储存以及聚合物前沿领域许多其他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更好的方法预测聚合物的特性以及调整相关生产。这将需要多方合力。“我们需要与物理学家、材料学家以及理论化学家合作。”Lutz说,“我们需要开创一个新的领域。”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检测阿尔法—突触核蛋白分子,有望及早诊断帕金森病。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临床和转化神经病学纪事》期刊上报告说,他们新开发的一种技术能在病情早期准确检测帕金森病,小规模试验已取得不错效果。 帕金森病检测原理由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主要针对一种名为阿尔法—突触核蛋白的分子进行检测。这种蛋白分子在健康人脑部也存在,但在帕金森以及其他类型的痴呆症患者脑细胞中,这种分子会粘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名为路易体的团块,导致脑细胞死亡或者阻碍脑细胞发挥正常作用。研究人员说,新技术能够灵敏地检测这种分子的粘性变化,从而能及早分辨出一个人是否患有帕金森病。他们在一个小规模试验中利用从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身上获取的脊髓液样本对这种新技术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来自帕金森病患者的20份样本中,19份被准确检测出患病情况;而在15份健康人群样本中,检测结果也没有出现误报。会粘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名为路易体的团块,导致脑细胞死亡或者阻碍脑细胞发挥正常作用。帕金森病技术研究研究人员说,新技术能够灵敏地检测这种分子的粘性变化,从而能及早分辨出一个人是否患有帕金森病。他们在一个小规模试验中利用从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身上获取的脊髓液样本对这种新技术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来自帕金森病患者的20份样本中,19份被准确检测出患病情况;而在15份健康人群样本中,检测结果也没有出现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