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电子信息:电价上涨趋势是什么?
电子信息:电价上涨趋势是什么?
2014-08-07 17:31:50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资讯:就当今的电价问题,《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最近采访了某位专家,这位专家说:“电力工业正在不断进行优化,并且在不断增高相关的投资及比重,总投资比重在去年(2013年)上升到75.1%,其中火电的投资比重下降到了25%。对于我国能源目前为止的现状,低价位的能源转型是很困难的。而且要顾及到绿色安全,电价将会必然形成上涨的态势。”据悉这位专家是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吴超国。
电价变动趋势如何?
从发电构成来看,火电仍占据着主要地位,而且当前煤炭价格一直在下跌,如果此时上涨电价,就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而且国家层面对于电价的调控力度也丝毫不会放松。
“对于中国进入电价上涨周期,从长远去考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当前电力价格主要是由煤炭火电组成的,目前来说,用天然气发电的比重非常低,即时未来天然气发电的增长加速,但电价还是由火电主导,而不是由其他主导。相反,就近期来说,如果明年一月进行煤电联动的话,电价往下走的可能性反而比较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电价主要还是由煤价决定,如果煤价不动,电价就很难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电价还能继续上涨吗?
“如果单从经济学理论分析,供需关系、成本利润影响着电力价格,电价步入上涨周期的可能性在增强。不过,电力价格改革尚未进入关键环节,市场化定价方案很难落实,国家层面对电价的调控力度丝毫不会放松,电价进入全面上涨周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电子
相关阅读:
●
回顾盘点2015年炼焦煤市场行情
●
塑料pp, pet , pe 的区别分别是什么,哪些没毒
●
上海大学教授研发出提高石墨烯散热片的散热效率方法

化学词典告诉你2015年炼焦煤的市场行情状况,根据相关权威数据显示,在宏观经济不景气、供需失衡与资金压力大的背景下,焦煤等黑色系产业链上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出现下滑,市场行情整体表现疲弱。就焦煤而言,尽管目前主产地产品价格已经下跌至历史低点,但行业寒冬未尽,焦煤熊市仍眈视来年。 炼焦煤包括什么根据煤炭的煤化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将煤炭分为褐煤、烟煤到无烟煤。习惯上,将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在室式焦炉炼焦条件下可以结焦,用于生产一定质量焦炭的原料煤统称为炼焦煤。根据我国的煤炭分类标准,烟煤中的气煤、肥煤、气肥煤、1/3焦煤、焦煤、瘦煤和贫瘦煤都属于炼焦煤,而褐煤、无烟煤以及烟煤中的长焰煤、不黏煤和贫煤都属于非炼焦煤。我国炼焦煤各煤种的储量不均匀,以气煤(包括1/3焦煤)最多,其次为焦煤。此外,尚有未分类的占1.96%。炼焦煤市场行情分析一、需求难恢复,价格持续探底事实上,煤炭行业的紧张气氛不仅可以从经济走势上来判断,从相关政策的变动上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根据统计得知,自2014年7月以来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就就召开了40次;仅上半年全国及地区出台的煤炭政策就将近20条。国内炼焦煤市场行情从未停止下跌步伐,尽管部分大型企业竭力维持挂牌价不变,但市场份额萎缩也不得不迫使其采取“一户一议”、“量价挂钩”等各式各样的优惠措施。截止到目前,需求不足仍然是焦煤市场行情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传统需求淡季中,炼焦煤供需矛盾突出,各地库存压力较大;旺季来临时,焦钢企业却遭遇“旺季不旺”,焦煤市场行情回暖被泼“冷水”。二、供应面宽松,各方齐去库存2015年1-10月份,中国炼焦煤产品价格主要以下行趋势为主,除局部地区行情略有反弹之外,主流产地焦煤价格下跌情况严重。山西长治、山东济宁等地区煤矿停产严重,洗煤厂开工率较低。中小煤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而大型企业受生产任务的拖累,不得不面临较大库存压力,且亏损面较大。与此同时,环保升级、需求下降、资金困难等因素仍在迫使钢厂、焦化厂主动降低产能。所以,在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本年前期焦煤买卖双方纷纷“去库存”。三、“央妈”降息降准,焦煤不涨反跌当前,资金困难同样成为煤焦钢产业链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所以,中国央行也不断释放积极性好,以提振实体经济信心,缓解宏观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10月2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据悉,这是央行本年第8次出台降息、降准政策。但是,这并未能改变炼焦煤产品价格下行的趋势。根据下图5可见,自年初央行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柳林低硫主焦煤价格指数从750下跌至580,下跌幅度达22.67%。由此可以看出,焦煤行业所面临的供需问题比资金问题更为严重。

化学词典告诉你塑料pp,pet,pe的区别,哪个没毒。婴幼儿的安全问题是所有妈妈所最为关心的话题,目前婴儿用品市场上的奶瓶材质,主要分为塑料,玻璃,硅胶三大类。其中塑料又分为PC、PA、PP、PES、PPSU,那么这些材质的区别是什么,哪些没毒呢? 塑料pp,pet,pe的区别1.PET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塑料材质。PET优点:塑料具质轻、透明度高、耐冲击不易碎裂等特性,也可阻止二氧化碳气体,让汽水保持有「气」,保存性佳,强调耐热,耐压等功能之技术性趋势使PET瓶成为今日饮用包装主。许多需要高温菌才得以填充的饮如加味水,果汁,乳制品,饮,运动饮等也相继使用PET瓶包装,PET瓶严然已成为饮产品之包装材主。PET瓶由於具有低环境污染性及能源消耗性,在环保意抬头的今日逐步取代传统包装材。同其具备耐热,耐压等功能,近取代各PVC瓶、包,铝罐,铁罐,玻璃瓶等,成为最具成长潜力的包装材。2.PPPP是聚丙烯,具有透明、结实、耐热的优点,价格也比传统材料低。1、PP瓶可在100℃进行热填充,例如果汁和果酱产品就需要在这个温度下包装,而普通的PET瓶填充温度不能高于玻璃化转变的76℃。BOPP瓶因为能够耐受100℃以上的高温,在功能饮料包装上获得广泛的应用。2、PP对水分的阻隔性能约为PET的5倍,PP预成型品生产装备比PET的预成型品生产装备的价格要低。3、PP瓶比PET瓶的加工速度慢,物理特性也较差,是其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4、PP比PET吸收和分散热量的速率要慢。因此,不仅比PET瓶的能耗高,而且模塑和冷却周期也更长,致使PP的生产效率比PET低25%。5、PP瓶拉吹模塑的加工温度仅为5℃,和PET瓶15℃的加工温度相比,停车率和废品率大大增高。6、PP瓶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性是PET瓶的30倍左右,使其不可能像PET一样广泛地应用在碳酸饮料的阻隔性包装上。3.PEPE塑料瓶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但对于环境应力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塑料pp,pet,pe哪个没毒PP奶瓶:PP奶瓶相当轻、不易碎裂;耐热性很好,没有产生有毒物质的疑虑,稳定又安全;不过唯一的缺点是透光性略差。现在欧美国家执行最新婴幼儿产品安全技术标准后,婴儿用品淘汰了PC材料,将PP材料作为婴幼儿用品的主要材料。pc奶瓶的危害性(有双酚A):关于PC奶瓶中所含的双酚A的危害问题,2006年已经在以色列、台湾、日本、韩国等地通过杂志新闻媒体报道并广泛流传,其国家相关部门不同程度地限制销售PC材质奶瓶,甚至严令禁止销售PC奶瓶。2007年,美国的环保组织在密苏里大学科学研究室进行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化验了当地5种畅销品牌:新安怡(AVENT)、布朗博士(DrBrown's)、倍得适(Playtex)、Evenflo、嘉宝(Gerber)并取样53个奶瓶奶瓶,发现都含有致癌的化学物质“双酚A”。而这些塑料奶瓶的材质均为PC聚碳酸酯。经过加温后PC材质的奶瓶释放出量更大的致癌的化学物质“双酚A”。美国环境研究政策中心的雷切尔博士说,经化验研究报告表明,老鼠实验显示双酚A可影响生殖系统,属致癌物质,可致肥胖、过度活跃症、免疫系统失调、儿童性早熟等。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上海大学教授研发出提高石墨烯散热片的散热效率方法。近日,上海大学教授、中瑞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主任刘建影团队开发出一种石墨烯功能化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石墨烯散热片的散热效率。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功能化石墨烯薄膜散热效率更高电子和光子器件的散热问题是影响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刘建影团队研究发现,和没有功能化的石墨烯相比,功能化后的石墨烯基薄膜散热效率提高了至少76%。散热效率的提高要归结于功能化导致了界面热阻急剧降低。同时,该团队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进一步揭示了其原理,研究表明功能化限制了横向低频声子的纵向散射,通过延长弯曲声子的寿命从而加强了石墨烯基薄膜的横向热导率。这些结果为在基板上的石墨烯基薄膜功能化,从而为电子与电力系统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直接和明确的证据。刘建影说:“总之,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了一把提高石墨烯基薄膜散热效率的金钥匙,我们的工作开辟了大规模应用石墨烯基薄膜散热的新途径。”石墨烯基薄膜不同功能化分子研究在此项研究中,该团队研究了不同的功能化分子,这些分子在石墨烯和二氧化硅基板之间形成了共价键。他们采用了先进的脉冲光热反射技术,测得功能化后,功能化层两侧的界面热阻分别减小了76%和65%。他们的研究也是该领域第一次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该项研究的主要合作单位为法国中央纳米研究院、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斯马特高科技有限公司、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芬兰阿尔托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