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生物医学:遗传基因囊肿性纤维化的危害和特征
生物医学:遗传基因囊肿性纤维化的危害和特征
2014-08-07 17:32:04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囊肿性纤维化是第二种能够被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上解释的单基因疾病。在德国,囊肿型纤维化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疾病:大约有8000个德国儿童、少年何人青年人罹患这种绝症,而且每年与这种疾病伴生的婴儿大约有400人。
囊肿性纤维化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虽然有日趋先进的医疗手段可以使患者存活率上升,但还远不能使所有成人患者获得新生。1989年,科学家在人体的第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导致囊肿性纤维化的基因。此后,科学家们又在这个染色体区段上发现了600个突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阻塞肺、胰腺、肝脏和肠等人体重要器官分泌的黏液。
肺分泌的黏液是微生物理想的营养基,频繁的炎症会破坏肺部组织。自从在遗传特征中发现缺陷区段以后,医生和病人都期望“基因疗法”治疗囊肿性纤维化症。可是直到今天,人们也没能在体细胞内成功地长期植入功能完好的基因。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生物医学工程,
遗传学
相关阅读:
●
农业新闻:日本发现一种“Poacic酸”杀菌力达农药十倍
●
美国科学家发现:化合物筛选发现治疗糖尿病新分子
●
诊断公司与药商合作 开创新的治疗癌症模式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日本与美国合作机构发现了“Poacic酸”的植物成分,它的杀菌力为常用农药的10倍的文章。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某些植物原料含有一种酸性物质,其杀菌能力约为常用农药的10倍。研究人员表示,未来有望据此开发出新型农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感染病原菌可能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则会加重环境负担,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生产。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机构合作,分析了稻草、树皮等分解后产生的天然物质,并确认其中的“Poacic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这种酸性物质能遏制感染土豆、西红柿的丝状真菌和引起大豆疫霉的卵菌,其杀菌力约为目前常用农药的10倍。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Poacic酸”能与真菌细胞壁合成所需的基本物质结合,妨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遏制真菌繁殖。
研究人员说,“Poacic酸”属于植物成分,可自然分解,有望以此为主要原料开发有机农药,以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这一研究小组将首先在美国开展相关实验,确认“Poacic酸”的杀菌效果和安全性,并争取在3至5年内使以该酸为原料的新农药达到实用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日本与美国合作机构发现了“Poacic酸”的植物成分,它的杀菌力为常用农药的10倍的全部内容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美国科学家发现能促进成人β胰岛细胞再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对于治疗糖尿病有重大的意义。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发现了能够促进成人β胰岛细胞再生的小分子化合物,这对治疗因胰岛功能受损导致的I型和II型糖尿病具有重大意义。
糖尿病系胰腺β细胞功能缺失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亿8千万人口患有I型或II型糖尿病,而这两种疾病都是由于合成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功能缺失导致的。人类β细胞增殖主要发生在刚出生的短暂时间内,并且在生命第一年最多有2%的细胞会进入细胞周期发生增殖,而在胚胎期和儿童期则很难检测到β细胞增殖。对于β细胞缺陷导致的糖尿病来说,增加β细胞复制扩张似乎是一个治疗策略,但研究发现这一策略对成人β细胞并不是十分有效。因此,对于通过诱导成人β细胞再生和扩张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需求仍然非常急迫。
糖尿病治疗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小分子筛选(HTS),发现了骆驼蓬碱的类似物能够促进人的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证明了激酶DYRK1A可作为骆驼蓬碱的靶向目标,同时NFAT转录因子家族对于人类β细胞增殖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应用三种不同的小鼠和人类胰岛模型发现骆驼蓬碱能够诱导β细胞增殖,增加胰岛量并改善血糖控制。
这些结果表明骆驼蓬碱类似物可能对于人类糖尿病治疗具有非常独特的应用前景,如何增强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的效能以及对β细胞的特异性可能是未来开发相关治疗策略的重大挑战。
以上就是关于美国科学家发现能促进成人β胰岛细胞再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对于治疗糖尿病有重大的意义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相关内容,请查看糖尿病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诊断公司与药商合作共同开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的文章。安捷伦旗下公司丹麦丹科与日本小野药品株式会社合作共同开发一项配套用于小野药品株式会社和美国Bristol-Myers Squibb's公司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Opdivo,以此来增强他们在诊断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期望在这个领域得到更多的收益。
双方对财务细节都保持沉默,但丹科将帮助研发一种诊断测试,用于判断哪些患者适合使用小野和BMS's的癌症治疗。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而Opdivo是一种PD-1的抑制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阻断癌症细胞常用的免疫逃逸机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被杀伤。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安捷伦主席Jacob Thaysen在一份声明中说:"能被小野药品选为合作伙伴开发配套使用的诊断技术我们非常高兴。今日的声明之前安捷伦-丹科的业务中已有急性其它的关于诊断方面的合作协议。"
安捷伦在2012年斥资22亿美元收购丹科进军诊断市场。2013年1月,安捷伦表示将于礼来合作为药商开发测试癌症管道介入治疗的检测技术。去年,丹科与默克合作开发了该公司肿瘤管道治疗的配套检测技术。丹科还与制药巨头安进、辉瑞和罗氏达成协议开发新的检测。
以上就是关于诊断公司与药商合作共同开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癌症的相关内容,请查看癌症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