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医学介绍:亨廷顿症的特征与治疗
医学介绍:亨廷顿症的特征与治疗
2014-08-08 17:24:44
第三方平台
经过10年的搜索以后,科学家们终于在1993年找到了导致亨廷顿症,也就是著名的舞蹈病的基因。它位于第四号染色体上。缺陷基因导致疾病戏剧性地发展,患者在病发初期的表现只是轻微的机体运动障碍,最后以整个身体和精神的衰退而告终。患者大都在第一次症状发生后约20年死亡。
脑部检查表明,患者的大部分神经细胞都已死亡。亨廷顿基因是显性的。这意味着:如果谁通过遗传获得了这种基因,他在30岁至50岁之间肯定会发病。在德国,大约有7000到8000人患有这种疾病。
当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亨廷顿基因时,他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在这个基因内部特别频繁地出现“字母重复。一个特定的三字母组合:三联体CAG(即胸腺嘧啶、腺嘌呤、鸟嘌呤)一再重复出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重复上百遍,通常情况下CAG的重复次数为11到34次。
根据亨廷顿基因内部重复出现CAG组合的频繁程度,医生可以预言疾病的发展过程。因为CAG三联体的数目越多,疾病爆发时间就越早,症状越明显。
自从1997年以来,科学家就已认识到,缺陷基因以及大脑中有同样缺陷的蛋白质可能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微小的不溶性蛋白团将神经细胞核阻塞,使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死亡。
这个发现有可能给治疗带来希望;科学家们现在正在寻找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组织蛋白质结块和凝聚,同时重新溶解致命的蛋白质渣滓。
迄今为止,基因研究者不仅在相对简单的单基因疾病方面,而且在类似于癌症或者阿尔海茨默病(又称早老性痴呆症)等复杂疾病方面也获得了不少成功。
这些疾病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些基因的缺陷,而是由于不同基因之间难以察觉的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因素造成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科学
相关阅读:
●
旋蒸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旋蒸是利用旋蒸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的一种操作。旋转蒸发仪主要用于在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大量易挥发性溶剂。尤其对萃取液的浓缩和色谱分离时的接收液的蒸馏,可以分离和纯化反应产物。旋转蒸发仪的基本原理就是减压蒸馏,也就是在减压情况下,当溶剂蒸馏时,蒸馏烧瓶在连续转动。结构:蒸馏烧瓶可是一个带有标准磨口接口的梨形或圆底烧瓶,通过一高度回流蛇形冷凝管与减压泵相连,回流冷凝管另一开口与带有磨口的接收烧瓶相连,用于接收被蒸发的有机溶剂。在冷凝管与减压泵之间有一三通活塞,当体系与大气相通时,可以将蒸馏烧瓶,接液烧瓶取下,转移溶剂,当体系与减压泵相通时,则体系应处于减压状态。使用时,应先减压,再开动电动机转动蒸馏烧瓶,结束时,应先停机,再通大气,以防蒸馏烧瓶在转动中脱落。作为蒸馏的热源,常配有相应的恒温水槽。
旋蒸的作用就是蒸去溶剂,比一般的方法效率高。原理:一是靠减压;二是靠旋转时,使溶液形成液膜,扩大蒸发面积 。以下是使用旋蒸蒸发仪的方法以及注意:
1. 安装接口部分要加少量矾士林,避免抽真空的时候,接口部分漏气真空度上不去。要求使用真空硅质油,普通的矾士林真空压力大时很容易黏结拆不开!瓶内的液面最好低于水浴加热的液面,以免中轴受损!!
2. (1)、在开始旋蒸之前应先调整好盛装样品的茄型瓶、水浴锅、和旋蒸仪端口的角度,然后再将样品装入茄型瓶中,防止在仪器安装时样品的损耗和对旋蒸仪端口的损害。
(2)、在盛装样品的茄型瓶顺利与旋蒸仪端口连接好后,应先开动旋转按钮检查一下旋转是否灵活,更重要是的看旋蒸样品是否全部或大部分浸没于水浴锅的液面内,这样才能保证旋蒸效率。
3、在茄型瓶中盛装的样品一般不要超过50%,最多不能超过75%,否则在减压时会出现倒吸。
4、接下来将盛装蒸馏液的容器安装好,注意连接时要用一些矾士林,保证密闭良好,将冷却水通好,关闭通气阀门,开启减压装置,进行减压蒸馏。
5、减压过程中要调整好水浴锅内水的温度,使其与你所旋蒸的样品的沸点相适应,这可以从回流管的回流液状态看出,当回流液呈滴状而非呈水流时最佳。
6、在旋蒸接近结束时,应先打开通气阀门,使旋蒸仪内外气压一致,然后关闭旋转开关,取下茄型瓶。
7、如果是有机溶剂,要回收的,则需要事先开冷冻机,把温度降低很低,并且在旋蒸过程中,速度不能太快,至少蒸发速度不能大于冷凝速度,以冷凝柱最上端的冷凝液距离吸气口的位置判断。
8、开始加热时温度一定要低,否则很容易暴沸,情况经常是直接加热到某一温度,溶液往往暴沸,而缓慢加热到该温度则往往不会沸腾。
9、如果所蒸的液体量大,则可用进液管连续进样。效率很高。cas号查询
●
林可霉素简介及其临床应用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是介绍林可霉素及其应用的文章。林可霉素,化学名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英文名Lincomycin。分子式为C18H34N2O6S·HCL·H2O,分子量:461.02。林可霉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林可霉素属于林可胺类抗生素,由一氨基酸组分(脯氨酸的结构类似物,酪氨酸的衍生物;丙基脯氨酸,PPL)和一糖组分(氨基辛糖;a-甲硫基林可胺,a-MTL)构成。
关键词:林可霉素;抗生素;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
林可霉素的生物学特性:林可霉素在体内分布广泛,在组织中的浓
度远远超过了血浆浓度,并能以渗透的方式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而且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浆和核浆中。林可霉素的作用机制与红霉素非常相似,是通过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作用。从分子水平上说,林可霉素的作用位点是细菌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中心,通过与核糖体50S亚基23srRNA的中心环相结合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转移定位。林可霉素与红霉素相似,系窄谱抗生素,但林可霉素拥有更窄的抗菌谱。绝大多数A-族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炭疽杆菌等和部分厌氧菌能被林可霉素很好地抑制。
林可霉素的临床应用:我国林可霉素临床使用比较普遍,尤其是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和无条件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医疗单位,是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常用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占45.12%,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占10.98%,除此以外,还用于外伤、四肢感染、化脓性骨髓炎、腹腔脓肿、阑尾炎、脓毒血症,盆腔炎,产后感染、牙周炎、腮腺炎、肾脏肾炎等感染性疾病。在国外,林可霉素的临床应用比较局限,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所致的骨质炎症和皮肤炎症,用药剂量在规定范围之内,但用药时间过长。cas号查询
●
紫苏叶是什么?紫苏叶的功效、副作用和吃法介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是介绍紫苏叶的文章。紫苏叶是什么?紫苏叶的功效,紫苏叶的副作用,紫苏叶的吃法。
1、紫苏叶是什么?
紫苏叶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紫苏叶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2、紫苏叶的功效
性味:辛,微温,无毒
归经:脾经、肺经二经。
1.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等症状。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2.紫苏叶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可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可与厚朴、半夏同用。
3.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4.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3、紫苏叶的副作用
紫苏醇具有毒性、刺激性和致敏作用。紫苏酮等酮类化合物均为3-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对小鼠、山羊、小母牛均显示毒性作用,尤其对肺部,可因肺水肿及胸膜渗出而死亡,但给药途径不同,毒性不同,紫苏酮10mg/kg静脉注射可使山羊致死,40mg/kg灌胃却无影响。另雌山羊静脉注射紫苏酮10mg/kg可致死,若灌胃40mg/kg仍可存活。
4、紫苏叶的吃法
凉拌紫苏叶
主料:紫苏叶300克
调料:味精2克,盐2克,生抽5克,芝麻油5克
步骤:
1.把紫苏叶,用清水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透,捞出,再用清水过一遍,沥干水分,备用。
2.将紫苏叶切成小段,直接放入盘内,加入盐、味精、酱油、麻油拌匀,即可食用。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