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食品安全:青占鱼食物中毒苏州集体食堂禁用
食品安全:青占鱼食物中毒苏州集体食堂禁用
2014-08-12 09:14:11
第三方平台
青占鱼食物中毒。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小心吃青占鱼中毒!】昨天下午,常州一公司18名员工疑出现集体食物中毒,全身发红,伴着呕吐头晕。据了解,这18人都吃了同一个菜:青占鱼。提醒大家,青占鱼在死亡两天以后,如果保存温度过高的话,体内会产生过量的组织胺,人食用后易出现过敏或中毒的症状。因此在选购时,最好选择新鲜的鱼。食用的青占鱼若不新鲜,青占鱼体内含有的组织胺有可能引发青占鱼食物中毒,因此,集体用餐单位禁用青占鱼。昨天,市、姑苏区食药监部门对市区建筑工地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部分食堂卫生管理较差,还发现一食堂将青占鱼作为晚餐主食,执法人员要求其立即整改。
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随市、姑苏区食药监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彩香路的金茂府项目工地食堂,该食堂为300多名建筑工人每天提供中、晚两餐。昏暗的厨房内,盛放凉粉、面筋等半成品的盆子被直接放在地上,而执法人员一下子就发现一盆洗净的青占鱼。姑苏区卫监所执法人员立即告诉食堂工作人员,集体用餐单位禁用青占鱼。
食堂为了防蝇,在中午的剩菜上盖了一层做纱窗用的、绿色的纱,纱直接和剩菜接触,很不卫生,执法人员立即指出问题,要求其改正。此外,该食堂还将灭蝇灯装在摆放菜肴的地方,反而吸引苍蝇过来。
常州新北区卫生监督所开展了全区范围内的快餐行业专项检查,共检查单位26家,重点检查各快餐单位的加工操作过程、肉制品及原材料的索证索票情况、添加剂管理及人员健康状况等方面,同时要求各单位谨慎处理青占鱼等高危食品,全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市民餐饮消费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铅中毒症状,
微生物,
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
二乙基锌的合成方法及用途
●
吩噻嗪的用途及药学作用
●
古洛糖醛酸是什么,存在方式有哪些

化学词典告诉你二乙基锌的合成方法及用途,二乙基锌的英文名称为Diethylzinc,CAS号:557-20-0,分子式:C4H10Zn,分子量:123.5312。常用于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试剂和催化剂。有毒的透明液体,具有不愉快的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与水或质子酸性溶液发生剧烈反应。 二乙基锌的合成方法碘乙烷作用于锌或锌钠合金、铜锌合金:Zn/Cu+C2H5I→C2H5ZnI→Zn(C2H5)2+ZnI2氯化锌与三乙基铝作用:ZnCl2+2Al(C2H5)3→Zn(C2H5)2+2Al(C2H5)2Cl二乙基锌的用途1.可用于半导体生产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工艺和外延生长及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在制造发光二极管时用作AsCa、GaP、GaAsP的P型掺杂剂。2.二乙基锌是一种常用于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试剂和催化剂。二乙基锌与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与其它二烷基锌化合物类似,该反应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通常用氮气或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例如在甲苯溶液中,苯甲醛与二乙基锌反应几乎定量地生成醇,产物光学纯度高(94%ee),还可以用此方法来进行羟醛缩合反应。与不饱和键的加成在Cu(OTf)2和适当配体存在下,Et2Zn及其高级同系物易与活化的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在CuI催化下,活性较低的炔烃也能与二乙基锌发生立体专一性的加成反应。在Cu(OTf)2存在下,Et2Zn与α,β-不饱和酮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高度立体专一的产物。形成三元环Et2Zn与二碘甲烷很快反应生成ICH2ZnEt,并进一步生成(ICH2)2Zn,两者都能很好地与双键加成形成三元环化合物。

化学词典告诉你吩噻嗪的用途及药学作用,吩噻嗪又称夹硫氮(杂)蒽,分子式为C12H9NS。黄色结晶粉末,颗粒或片状,易氧化变色。溶于苯、醚、热乙酸,微溶于醇,不溶于石油醚、氯仿,不溶于水。 吩噻嗪的用途吩噻嗪可用作杀虫剂,并用于制造染料等。用作饲料添加剂得驱虫剂,对牛羊马的捻转胃虫、结节虫、仰口线虫、夏氏线虫、绵羊得细颈线虫等均有显著效果。对猪、狗、猫毒性反应较大,一般少用。吩噻嗪药学作用吩噻嗪类药适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反应性精神病及其他重症精神病的对症治疗,可控制兴奋、攻击、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等。目前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的了解还很不清晰,只知道如果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多巴胺分泌过多或脑内受体对多巴胺敏感性过高)则有可能发生精神分裂症,因此抑制多巴胺神经系统的功能就是目前绝大多数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此类药物抑制脑内多巴胺系统,在抑制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同时还造成了与多巴胺相关脑功能的抑制,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中枢抑制、体位性低血压,此外还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等其他不良反应。

化学词典告诉你古洛糖醛酸是什么以及它的存在方式,古洛糖醛酸是醛糖的一级羟基氧化为羧基而成的羧酸。糖醛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最常见的糖醛酸有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L-古罗糖醛酸。 古洛糖醛酸是什么古洛糖醛酸是醛糖的一级羟基氧化为羧基而成的羧酸。糖醛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最常见的糖醛酸有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L-古罗糖醛酸。为有代表性的糖醛酸,为葡萄糖6位上的醇基被羧基置换。D-葡糖醛酸除在尿中以酚类、类固醇的配糖体(D-葡糖醛酸苷)的形态出现外,在动物中以粘多糖的组成糖的形态出现,在植物中则以阿拉伯树胶、半纤维素和皂苷等的组成糖的形态出现。另也常以细菌分泌的荚膜多糖出现。在细胞内。经NAD+的特异的脱氢酶的作用,由UDP-葡萄糖生成UDP葡糖醛酸,成为配糖体和多糖的葡糖醛酸残基的供体。古洛糖醛酸存在方式糖醛酸通常以吡喃糖和呋喃糖形式与它们相应的内酯处于平衡状态。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代谢的产物。D-半乳糖醛酸是果胶的成分,果胶经酶促水解,可以得到很高收率的D-半乳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和L-古罗糖醛酸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海洋生物如海藻等中,因此也称藻酸。L-艾杜糖醛酸是硫酸软骨素、肝素和其他多糖的成分。糖醛酸在剧烈的水解条件下,很轻易发生脱羧反应,因此不易从天然资源中分离得到,一般采用酶水解制备。氨基己糖醛酸、2-氨基半乳糖醛酸、2-氨基甘露糖醛酸、2-氨基葡萄糖醛酸也相继从细菌多糖抗原中发现。D-葡萄糖醛酸经醋酸杆菌作用得到戊糖醛酸(D-来苏糖醛酸)。糖醛酸通常以内酯的形式存在,D-葡萄糖醛酸是呋喃糖-3,6-内酯趋于稳定的状态,称为D-葡萄糖醛酸内酯。D-半乳糖醛酸的呋喃糖要求两个五元环之间是反式连接,因此,3,6-内酯采取吡喃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