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生物医学知识:埃博拉病毒的秘密
生物医学知识:埃博拉病毒的秘密
2014-08-13 17:05:41
第三方平台
随着2014年新的一期埃博拉病毒性疾病的爆发,使人们又一次陷入恐慌,国际上也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这毕竟关系全人类存亡的头等大事,病毒一旦迅速蔓延将无法控制,如此毒恶的杀手,说不定真的会给人类造成空前绝后的大灾难。
埃博拉病毒的秘密是什么?
其实埃博拉病毒并不是不死病毒,在一定的化学物理方式的处理下也是会被灭活的,例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紫外线照射,或者使用一些化学试剂如福尔马林也就是甲醛,与氯加成利用其强氧化性来破坏病毒内的蛋白质。其实要控制埃博拉病毒最重要的就是要破坏它的结构。
因为经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之所以能够迅速蔓延人体的全部器官是因为它在不停地分泌一种毒蛋白,这种的蛋白质属于糖蛋白。该蛋白和相应的酶相结合在体内温度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反应,再与体内核酸相结合形成新的病毒。这样一来病毒就像复制一样,繁殖速度特别快,很快就会遍布全身。这些病毒产生的毒蛋白还会和上皮细胞结合,使得上皮细胞迅速死亡,没有了保护层的血细胞也就调零了。
所以从这种毒蛋白的分解上找突破口,控制病毒也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方法。而且科学家们也正在致力于研究疫苗,通过追踪病毒的原始根源,来解决病毒继续蔓延的问题。目前也已经有国家研发并生产了一些化学药品来控制病毒的扩撒,而且也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此类药物的疗效。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
病毒
相关阅读:
●
光照培养箱的使用条件及影响因素
化学词典告诉你光照培养箱的使用条件及影响因素。光照培养箱使用得当的话能够在生物科技培养上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但是实验者在使用光照培养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因为周围的环境对它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光照培养箱的使用条件我们来看看影响光照培养箱的使用条件有哪些?首先想要保证自己实验体的体征状态正常,就需要将这个设备摆放在没有长期强光直照射的地方,光照培养箱属于高精密光学仪器,对于光照非常敏感并且长期直射容易导致仪器内部的元件损坏,所以大家在选择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它放置在没有阳关直接照射,并且还通风的地方,如果实验室的条件不能保证避光,大家可以使用厚重的避光窗帘遮光。最后汽车陪练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实验室内的通风条件要好,光照培养箱不仅对温度有很高的要求,它对该实验环境内的温度,湿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大家在实验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灰尘和各种震动!光照培养箱的影响因素摆放在实验室内的光照培养箱其实是有非常大的用处,如果能够合理运用的话就会对于实验者的各方面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光照培养箱对于摆放的环境可是有着非常大的要求的,它首先不能拜访在强光源直射的地方,其次是摆放的地方必须要通风,如果这两点都不能满足的话,就会对于光照培养箱的实验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那么为什么说这两个因素对于它的实验结果有影响呢?其实这是因为光照培养箱本身就是模拟动植物做光合作用,我们都知道如果阳光照射多了就会对植物造成疲软的状态,所以小编认为直射光一定要避免。最后就是通风的问题,如果拜访的不通风肯定就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个因素也要注意!
●
材料腐蚀使中国每年损失GDP的3.34%逾2万亿元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材料腐蚀使中国每年损失GDP的3.34%逾2万亿元。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的新期刊《自然·材料腐蚀》24日在线发表一篇来自中国团队的报告指出,2014年,腐蚀及其影响给中国带来3000亿美元的损失,占国家GDP的3%。关于腐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显示,运输和电子是遭受打击最重的两个产业。 最近几十年里,中国经济迅速腾飞,运输网络和建筑项目大幅度扩张,采矿及金属和水泥生产等重工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现有工程结构的普遍老化,也在加剧着这些产业中的材料腐蚀问题。所谓材料腐蚀,主要是指材料受周围环境的作用而发生有害的化学变化、电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进而失去其固有性能的过程。其中,较常见的是金属材料的腐蚀。金属界面上发生的反应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事故。在此次报告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及其同事,用两种不同方法来确定2014年腐蚀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研究团队预计,中国一年的腐蚀损失高达2.1278万亿人民币(约3.1千亿美元),占国家GDP的3.34%。论文作者总结称,每年有1150亿美元(约7747亿人民币)的腐蚀损失可以避免——这一结论是基于其他研究发现作出的,表示其实有15%—35%的腐蚀损失,可通过相应的缓蚀措施加以避免。
●
有机颜料技术存“短板” 加大研发投入是未来发展关键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有机颜料技术存“短板”,加大研发投入是未来发展关键。有机颜料是不可或缺的上游精细化工业,其未来发展方向取决于相关下游市场,许多重要技术的突破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不过,目前我国有机颜料技术存在一定“短板”,还需加强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 有机颜料作为着色剂,主要应用于印刷油墨、涂料、塑料以及功能性着色剂等领域。近年来受益于经济高速发展,有机颜料产业发展迅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国内有机颜料年产量已由从1986年的1万t增加到2015年的23万t,有机颜料与有机染料产量比重相应地从1:10变为1:4。虽然总体产量有所增加,但总体利润效益却出现下降。因为有机颜料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链较短,缺乏关键的分析检测仪器,自动化水平低,存在低价竞争现象。除此外,由于研发资金投入有限,创新自主研发缺少,有机颜料技术存在明显“短板”。有机颜料技术的“短板”重点体现在有机颜料品种、品质、品牌三个方面。在有机颜料品种方面,国内己生产的有机颜料品种约为174种,占已公布化学分子结构的464种有机颜料的37.5%。事实上,国内生产的品种数量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内在质量与应用性能尚有待改善,性价比高的品种比重不高。在有机颜料品质方面,有机颜料需做到更环保、更专用、更快捷、更高档、更具性价比,这要求有机颜料产品实施特定的精细化加工处理,包括辅料精细化、颜料制备工艺精细化等。在有机颜料品牌方面,国内有机颜料企业品牌意识普遍不强,未能提供专业化的营销与售后服务,未能改进有机颜料产品包装外观形象,未能与国际知名有机颜料生产企业、公司相接轨。总的来说,基础研究薄弱是我国有机颜料技术的最大“短板”。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提高有机颜料内在品质,强化对已有颜料精细化或商品化技术的研究。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始终是支撑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基石。必须强化产品品质的提升,以获得市场用户的信誉,并树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另外,创新与精细化也是有机颜料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首先是创新开发新市场、新需求,其次实施跟随性创新,生产工艺技术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