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到底怎么样
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到底怎么样
2014-08-19 16:59:35
第三方平台
埃博拉病毒近期快速传播,目前已经造成1145人死亡,使得整个非洲都沸沸扬扬,人们也是陷入了极度恐慌。病毒确实有,传播地也确实特别快,这都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所以人们必须积极面对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只是一味的慌张,什么事都做不了,也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虽然现在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速度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但是科学家近期已经研究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传播到我国的几率还不是很大。开始感染这种病毒时症状有些像流感,但它毕竟不是风媒的,空气传播的几率非常小。只要严守进出境关口,利用诊断试剂拒绝患病者进入就应该没事。
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介绍!
到现在为止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已经达到2127人,不仅是爆发地几内亚,近期就连尼日利亚都已经有不少感染者了。阻断性的药物虽然可以控制病毒,但并不是可以很快地阻止,即使那些患病者已经注射或者服用了阻断性药物,也不能够很快达到药效,病毒还是在不断地蔓延。现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斗争,几内亚的病情基本上已经在慢慢地减弱了,由此可见应对这种病毒我们是需要打持久战的。现在疫情严重的利比亚还陷在水深火热当中,当年的电影《极度恐慌》再次在非洲上演了真实版。
恐慌谁都会有的,毕竟是克星,是杀手。但在面对这种全球性的大灾难时,各国都应该放下之前的恩怨,采取更多的行动来控制病毒的继续蔓延。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科学,
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
相关阅读:
●
中石化打造绿色低碳竞争力 关注天然气快速增长
●
Applied Physics Letters: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氧化石墨烯可提高抗菌灭菌能力
●
中国高端胶粘剂市场有望打破进口垄断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石化打造绿色低碳竞争力,关注天然气快速增长。中国石化日前宣布正式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将以“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为理念,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产品,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到2023年建成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企业,将绿色低碳打造成中国石化的核心竞争力。 能源局印发《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清洁低碳”奠定2018年能源目标总基调。2018年3月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把“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要求落实到能源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意见》要求,“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5.5亿吨标准煤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到14.3%、7.5%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左右。”相较于2017年能源工作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持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升0.7%,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考虑到《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到10%左右,后续天然气消费增长或将加速。2017年7月,发改委和能源局等制定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意见》指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天然气在现代清洁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逐步确立,随着需求快速增长,拥有稳定的LNG进口以及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源的相关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氧化石墨烯可提高抗菌灭菌能力。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黄青课题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奇课题组合作,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氧化石墨烯,发现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的灭菌能力显著提高。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碳材料,在多个生物医学领域都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但与抗生素、银等其他传统灭菌药物/材料相比,一般的石墨烯类材料的灭菌能力较弱。为提高其灭菌能力,通常做法是在石墨烯类材料上通过化学手段连接其他抑菌能力较强的材料。但是,化学处理过程复杂且可能会引起环境及健康风险。该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氧化石墨烯并研究其灭菌效果,发现氢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在0.02mg/mL浓度下即可引起近90%的细菌的灭活,远高于未经处理的氧化石墨烯的灭菌能力。为探索其原因,研究人员对处理前后的氧化石墨烯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Raman)光谱显微成像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分析,并对处理后的细菌样品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等离子体处理不仅能有效还原石墨烯并减小其尺寸,还会导致氧化石墨烯表面缺陷增多,形成多个不规则柱状或针尖状突起物,进而导致细胞内含物的外泄及细菌死亡。该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物理处理方法改性石墨烯类材料并提高其抗菌灭菌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PhysicsLetters上。该研究得到了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资助。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高端胶粘剂市场有望打破进口垄断。近日,国内胶粘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回天新材在参与东风乘用车前风挡破拆试验时,未出现界面破坏,样车玻璃面仍粘连良好,符合要求,有望成为首个切入乘用车等高端用胶领域的国内厂家,实现国产替代进口零的突破。 作为“工业味精”,胶粘剂和药品一样,质量是关键,尤其是乘用车风挡玻璃对胶粘剂的要求更高。回天新材董事长章锋在介绍,要成为汽车厂家的胶粘剂供应商非常难,经过6年的反复认证和试验,公司才拿到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的认证。但光有认证还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乘用车胶粘剂市场一直被陶氏、汉高、西卡等国际巨头所垄断,年均采购额高达20亿元,仅陶氏一家便占据中国乘用车胶粘剂市场近三成份额,“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破拆试验的成功,能撕开中国企业成为乘用车整车厂胶粘剂供应商的口子,打破进口垄断。”章锋说,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前十大客车厂商的主要供应商,如宇通、中通、欧辉、金龙客车等都是公司客户;乘用车方面,国产品牌亦已实现稳定供货,合资品牌正逐步导入,东风日产、神龙、海马、众泰等客户的供货份额正在逐步提升,比亚迪、长安、广本等客户的开发进展亦较为顺利。除了汽车行业所用胶粘剂正在逐渐替代进口之外,太阳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关键胶粘剂原材料亦在不断提升国产产品份额。据介绍,中车集团六大主机厂中,回天新材已取得5家主机厂的合格供应商资格,4家主机厂已经实现批量供货。事实上,国内胶粘剂厂家当前正值在高端用胶领域替代进口的黄金突破期。章锋分析,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胶粘剂产品性能已大为提高,质量上已经具备替代进口的实力;环保趋严亦给国内技术先进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国内胶粘剂企业应抓住这些机会,发力高端市场。“我们的国货一旦进入,国外厂家就降价,国外厂家原先卖190元/公斤的胶粘剂,我们进入并只卖30元/公斤,他们就降价到50元/公斤。所以打破进口垄断对中国整个国民经济有利,对民族工业有利。”章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