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到底怎么样
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到底怎么样
2014-08-19 16:59:35
第三方平台
埃博拉病毒近期快速传播,目前已经造成1145人死亡,使得整个非洲都沸沸扬扬,人们也是陷入了极度恐慌。病毒确实有,传播地也确实特别快,这都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所以人们必须积极面对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只是一味的慌张,什么事都做不了,也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虽然现在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速度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但是科学家近期已经研究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传播到我国的几率还不是很大。开始感染这种病毒时症状有些像流感,但它毕竟不是风媒的,空气传播的几率非常小。只要严守进出境关口,利用诊断试剂拒绝患病者进入就应该没事。
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介绍!
到现在为止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已经达到2127人,不仅是爆发地几内亚,近期就连尼日利亚都已经有不少感染者了。阻断性的药物虽然可以控制病毒,但并不是可以很快地阻止,即使那些患病者已经注射或者服用了阻断性药物,也不能够很快达到药效,病毒还是在不断地蔓延。现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斗争,几内亚的病情基本上已经在慢慢地减弱了,由此可见应对这种病毒我们是需要打持久战的。现在疫情严重的利比亚还陷在水深火热当中,当年的电影《极度恐慌》再次在非洲上演了真实版。
恐慌谁都会有的,毕竟是克星,是杀手。但在面对这种全球性的大灾难时,各国都应该放下之前的恩怨,采取更多的行动来控制病毒的继续蔓延。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科学,
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
相关阅读:
●
《美国化学学会—纳米》:发现多功能诊疗纳米颗粒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发现多功能诊疗纳米颗粒。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华雨和陈学思报道了一种多功能诊疗纳米颗粒,其可同时实现“增强渗透滞留”(EPR)效应和体内快速清除功能。该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具有诊疗功能的纳米颗粒在临床转化中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具有适宜尺寸的纳米颗粒可以具有较好的EPR效应,从而在肿瘤内蓄积,但可能引起潜在的体内毒性。较小纳米颗粒虽能实现快速肾清除,但其肿瘤蓄积和滞留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EPR效应和肾清除之间的两难问题限制了纳米颗粒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基于以上背景,陈学思、田华雨团队通过“引入去铁胺(DFO)触发的动态解组装策略”来解决纳米颗粒瘤内蓄积与快速肾清除之间的“两难”问题。这个策略具有如下优点:(1)纳米颗粒由如下成分构成:食源性蓝靛果中提取的天然花青素、体内本身含有内源性铁以及聚谷氨酸衍生物,可以保证该纳米颗粒体内应用的安全性;(2)该纳米颗粒具有光声和磁共振双模成像功能,且在此指导下,可实现精准的光热治疗;(3)该纳米颗粒在DFO作用下,具有动态解组装能力。 陈学思表示,该工作为纳米医学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综合解决方案。
●
《自然—通讯》10分钟完成癌细胞检测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10分钟完成癌细胞检测。近日,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提出一项能在10分钟内完成的癌细胞检测。这项检测通过识别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DNA差异,可快速完成初步诊断。 甲基基团附着到DNA上的过程(被称为甲基化)受到遗传操控。在所有“成熟”的人类细胞中,DNA都携带这些修饰。癌细胞与健康细胞的基因组信息具有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大多数类型癌细胞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存在差异。 昆士兰大学的MattTrau及同事发现,癌细胞中不同的甲基化情况会影响DNA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些特性中,研究人员发现DNA与金纳米粒子的连接尤为紧密,并利用这一特性开发出一种癌症检测方法。只需极少量来自患者的纯化基因组DNA,就能在10分钟内完成检测,且检测结果仅凭肉眼就能辨别。 为确认有效性,研究人员在代表不同癌症类型的100多个人类样本(来自72名癌症患者和31名健康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测试了这一方法。 但研究人员表示,在目前阶段,此方法只能检测是否有癌细胞存在,无法识别其类型或疾病进展。今后应对更多样本进行测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展更详细的分析研究。
●
氢氧化二氨合银的制取方法以及用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氢氧化二氨合银的制取方法以及用途。氢氧化二氨合银[化学式:Ag(NH3)2OH]氢氧化二氨合银的实质其实是氢氧化银,Ag(NH3)2OH]实际上就是AgOH·2NH3,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中存在以下以下组分:[Ag(NH3)]+离子、NH3分子、NH3·H2O分子、NH4+离子、OH-离子和极少量的H+和Ag+离子。氢氧化二氨合银是一种络合物,有弱氧化性。为强碱,具有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溶解于水及乙醇,可完全电离。 氢氧化二氨合银的制取方法1.配制方法是:将AgNO3溶液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滴加稀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其反应具体过程与下文类似)总方程式亦为2Ag++4NH3==2Ag(NH3)2+2.教材中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向溶液里逐滴滴加氨水首先析出AgOH:Ag++NH3·H2O==AgOH+NH4+常温下AgOH极不稳定,分解为Ag2O暗棕色沉淀2AgOH==Ag2O+H2O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Ag2O+4NH3·H2O=2Ag(NH3)2++2OH-同时,生成的OH-与前面反应生成的NH4+反应:OH-+NH4+==NH3·H2O因此,向AgNO3溶液里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溶解的总离子方程式为:2Ag++4NH3==2Ag(NH3)2+此时溶液中只含NO3-和Ag(NH3)2+,即得到Ag(NH3)2NO3,不是氢氧化二氨合银 氢氧化二氨合银的用途可用来检验有机物中含有的醛基,如:乙醛、葡萄糖等。这种反应又叫银镜反应。氢氧化二氨合银可将醛基氧化成羧基,方程式为:RCHO+2Ag(NH3)2OH=Δ=RCOONH4+2Ag↓+3NH3+H2O(此反应只用到Ag(NH3)2+,但使用Ag(NH3)2OH效果最佳)生成的银均匀附在内壁而形成银镜,所以叫银镜反应。也可以检验果糖中的羰基(果糖中的羰基会异构成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