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基因医学: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
基因医学: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
2014-08-21 15:48:41
第三方平台
在第一次尝试使用基因疗法治疗ADA缺乏症以后不久,医生就开始着手研究其他的遗传病,例如“家族性血胆甾醇过多症”。这是一种先天性的血脂过剩。具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就会心肌梗塞或者中风,
传统疗法中要求患者严格遵守饮食标准,医生通过药物降低血脂,或者通过血液透析的办法去除患者血液中的血脂。
基因疗法则是通过另一条途径:给肝脏细胞配备一个特殊的基因,以此降低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血脂。
基因疗法是如何治疗的?
1992年夏天,美国一位年仅29岁却病情严重的女病人接受了基因疗法。手术过程中,医生取出她的一块肝脏组织,接着在实验室里把相应的基因植入细胞中,而后者通过输液吧经过“装备”的肝脏细胞重新放回病人体内。
6个月后,医生证实病人血脂指标确实已经降低,但是这种下降在医学上的意义并不大。现在基因疗法正在尝试着增强疗效。
科学界相信,基因疗法正使得疑难疾病的治疗越来越简单,可行性和治愈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生物医学工程,
遗传学
相关阅读:
●
2017年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投资下降4%
●
使用少量金属使燃料电池的寿命最大化
●
华中农大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通过FDA安全性评价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2017年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投资下降4%。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3903亿元,同比下降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35751亿元,增长3.2%,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75040亿元,增长9.5%,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3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9209亿元,比上年下降10%,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936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9794亿元,增长0.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4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6.4%,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1.8%,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1%,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下降0.1%,1-11月份为增长0.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6583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63400亿元,增长6.9%,增速与1-11月份持平;西部地区投资166571亿元,增长8.5%,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30655亿元,增长2.8%,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604550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3562亿元,比上年下降4%,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1322亿元,下降2.7%,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23552亿元,比上年下降5.7%,降幅比1-11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608132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1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19093亿元,增长6.2%,增速与1-11月份持平。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629815亿元,比上年增长4.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7.8%,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9.0%,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2.3%,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比上年下降3.1%,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其他资金比上年增长11.6%,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使用少量金属使燃料电池的寿命最大化。燃料电池是未来能源技术的关键,它正在成为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由陶瓷材料组成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由于其能够将各种形式的燃料如生物质、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直接转化为电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KAIST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提高电极材料化学稳定性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少量的金属来延长电极材料的寿命。决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的核心因素是氧的还原反应发生的阴极。传统上,具有钙钛矿结构(ABO3)的氧化物用于阴极。然而,尽管钙钛矿氧化物在初期的性能很高,但性能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限制了它们的长期使用。特别是阴极操作所需的高温氧化状态导致了表面偏析现象,氧化锶(SrOx)等第二阶段在氧化物表面积累,导致电极性能下降。这一现象的具体机制和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方法尚未提出。利用计算化学和实验数据,WooChulJung教授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团队观察到,钙钛矿电极晶格中锶原子周围的局部压缩态削弱了Sr-O键的强度,进而促进了锶的偏析。研究小组确定,锶表面偏析的主要原因是钙钛矿型氧化物中应变分布的局部变化。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小组在氧化物中掺杂了不同尺寸的金属以控制阴极材料中晶格应变的程度,有效地抑制锶的偏析。Jung教授说:“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在材料合成过程中加入少量的金属原子来实现,而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过程。”他继续说,“我希望这项技术将有助于开发高耐久性钙钛矿氧化物电极未来。”在2018年的第一期《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Jung教授和首尔大学化学工程系的JeongWooHan教授共同主持了这项研究。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华中农大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通过FDA安全性评价。1月20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USFDA)网页上公布了该局对华中农业大学提交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安全性和营养评价报告咨询的卷宗及相关信函,通知华中农业大学该局已完成对“华恢1号”安全性评价的咨询。根据该函件的精神,FDA认同华中农业大学提交的关于“华恢1号”的安全性评价的资料,认为“华恢1号”稻米无论是作为人类食品还是动物饲料在安全性、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等各种相关参数与原品种无实质差异。 “华恢1号”于1998年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成功,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很强的田间抗性,可大幅度降低水稻生产中农药施用量,显著提高产量,于1999年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经过近10年的安全性评价,农业部于2009年为“华恢1号”颁发了农业生物安全证书。从2009年起,华中农大就一直积极寻求在国外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为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开拓国际市场做准备。据华中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通过了美国FDA和环保署的安全性审查程序,意味着“华恢1号”大米及其制品已可以出口美国并进入其市场面向普通消费者直接销售。这也表明我国检测机构对“华恢1号”水稻进行的食用饲用安全评价以及营养评价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得到了美国相关机构的完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