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材料应用功能广泛的纳米纸介绍
材料应用功能广泛的纳米纸介绍
2014-08-21 16:09:34
第三方平台
最近,一种新型的纳米纸被来自浙江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来,其主要组成材料是滤纸以及二氧化钛薄膜。此一新型纳米纸可以和多种化学分子相结合,并且能够展现出很多优异的特性,在材料应用上使用前景广泛。
应用功能广泛的纳米纸介绍!
“通过前体物溶液浸润再水解的方式,可以让二氧化钛薄膜包裹在滤纸的纳米纤维上,之后再用含有其他化学分子的溶液继续浸润纳米纸,就能制造出不同用途的新材料。”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黄建国介绍,肉眼看来,纳米纸的外观与普通滤纸没有差别,但功能却有了极大差异。黄建国说:“滤纸由无数的纤维素纤维组成,自然形成的精细结构非人力所及,而二氧化钛水解后产生的羟基具有足够的化学活性,能够和绝大多数的分子相结合,这两个材料的特性共同决定了纳米纸‘万金油’的特点。”
不久前,黄建国在纳米纸纤维上“铺”了一层名为“萘胺”的染料,让纳米纸变身为一遇亚硝酸盐就变色的检测试纸。“这种纳米纸轻薄灵敏,色彩的浓淡则表明了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对于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浓度非常有效。”这项研究于今年2月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进展》期刊。
他介绍,纳米纸还可用于检测水体中汞离子、氟离子的含量,甚至用于检测DNA的特定序列段。而将碳氟链化合物与纳米纸组合而成的防菌纳米纸,还可用于食品保鲜与包装。由于碳氟链化合物不亲油,也不亲水,于是纳米纸也变得“油水不沾”,细菌也因此无法在纳米纸上停留。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及新材料,
纳米材料
相关阅读:
●
冷凝管如何选择,冷却水为什么下进上出
●
2017江苏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常州举行
●
可燃冰概念助推油气板块

化学词典告诉你冷凝管的选择以及冷凝管冷却水为什么下进上出。冷凝管是一种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而有机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及刺形分馏柱等。那平时做实验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冷凝管的选择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回流反应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因其冷凝面积较大,冷凝效果较好);液体沸点很低时,可用蛇形冷凝管。刺形分馏柱用于精馏操作中,即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冷凝管冷却水为什么下进上出1、如果上口进水,受重力影响只会在下面一层,所以不会完全充满冷凝管。2、运用了逆流的原理,在冷凝管中的水是有冷却作用的。当水受热后,若水中有温差,水就会流动,热水往上流,冷水往下流,水就会循环起来,充分起到冷却的作用。所以蒸馏时冷凝管中的水要下进上出,让蒸汽充分液化。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2017江苏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常州举行。5月19日,主题为“促进江苏石墨烯产业发展”的江苏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常州举行。该论坛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发挥石墨烯创新中心作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石墨烯应用产业化。 石墨烯是什么石墨烯是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新材料之一,用石墨烯电池长久持续驱动汽车,用石墨烯涂料防止海水腐蚀船舶设备,用石墨烯取代硅开发生产超级计算机……石墨烯正以广泛应用潜力,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产业革命。石墨烯研发及应用是我国少数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领域之一,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带动材料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论坛上,五名国内石墨烯领域专家“共话”石墨烯,畅谈了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并就石墨烯的若干应用进行了主体演讲,将论坛打造成了一场巅峰对话。主题演讲主要从石墨烯改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汽车用树脂复合基刹车片性能提升技术,炭黑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讨,真实展现了石墨烯所具有的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经济效益潜力。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据介绍,江苏省高度重视石墨烯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内较早发展石墨烯的省份,常州、无锡、苏州、南京等地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江苏省通过整合石墨烯领域产学研用资源,建设了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联盟、石墨烯专题产业园、石墨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创业载体,集成推进石墨烯产业化,涌现出一大批石墨烯企业,在透明显示触摸屏、透明电极、传感器、复合材料制备、水污染治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半导体器件、医用医疗、海水淡化、军工装备等方面实现了应用,成为推动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标杆。2016年,江苏省统筹布局,在国内率先规划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牵头的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成为首批单位,省石墨烯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江苏江南烯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可燃冰概念助推油气板块。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昨日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在2030年以前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 可燃冰试采成功昨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经试气点火,已连续产气8天,最高产量3.5万立方米/天,平均日产超1.6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预定目标。姜大明表示,这次试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打破了我国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完全自主创新,实现了在这一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可燃冰储量丰富,未来有望主导全球能源供给,但目前各国对可燃冰的赋存条件、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以及更进一步经济性开采技术尚未成熟,按计划中国2030年才进入商业化开采阶段。但以目前的进程来看,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化进程都已经超预期。昨日,资本市场也对这一利好做出了反应。受可燃冰试开采成功的消息刺激,油气开采相关的个股涨幅居前。石化机械涨停,杰瑞股份涨7.38%,中集集团盘中一度涨超6%,最终以3.83%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