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基因疗法是否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基因疗法是否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2014-08-25 17:08:06
第三方平台
基因疗法现在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吗?虽然这种基因疗法现在在医学上具体的应用还无法预见,然而现在全世界的基础研究学者都在为它创造前提条件。基因疗法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的前景是诱人的:将基因植入已损坏的或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之中,以此促使类似于帕金森综合症等恶性脑部疾病停止恶化,或者限制中风后遗症对患者的损伤。
科学家希望通过基因疗法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同样的方式限制脑部剧烈损伤的后果。人们从动物试验中得到了初步的参考,借助基因疗法可以抑制中风或者脑部受伤所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借助基因疗法,研究者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阻止或者完全逆转通常的大脑老化过程。
如果研究成功得到实践,罹患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无论是记忆缺陷还是知觉麻木以及协调困难)在基因疗法下不能损害老年人了。这种设想基于瑞典路恩特大学科学家的实验。他们成功地改变了神经细胞的基因,使它能够大量地产生一种神经生长因子。
科学家为了使用基因疗法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于是把几个这样的细胞转移到已经完全发育的老鼠的脑部:也就是主管学习和记忆的区域。其结果令人关注:治疗使老年动物特定的智力能力的衰退几乎完全逆转。然而这个初始阶段的成果不能评价过高:对付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的基因治疗的手段暂时还只是个梦想。在实现这一点之前,必须解决大量的基础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德国研究机构研发FRP原位注塑工艺
●
美FDA提议为抗菌皂立法
●
湖北应城精细化工注重节能减排

德国工业塑料加工研究院(IKV)在近日选取一种足球护胫为展品,并且展示了采用注塑方法加工以热塑性塑料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塑料(FRP)。
该项目将熔体浸渍工艺(可以加工织物预成型件)的优势与热塑性塑料基体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研究团队正在采用原位聚合等技术,开发一种完全自动化的高度集成工艺。该工艺将系统转换为原位注塑后,可将复杂的纤维预成型件与一种单体相结合,直接在注塑机上进行大批量生产。
据悉,FRP制品的传统生产工艺有多种缺点,例如尼龙复合材料片材加工仍需浸渍和模塑两道独立工序,并且只能加工模塑结构较简单的产品,表面结构的变化范围也有限。所以,IKV工艺的目标是消除这些缺点,科研人员利用原位注塑工艺,织物预成型件经低黏度的己内酰胺单体浸渍,之后成功进行原位聚合反应生成聚酰胺6。

最紧,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一份法规提议使得一些化学品生产商和相关清洁产品行业惴惴不安。如果该项建议最终得到实施,抗菌皂和抗菌洗浴液生产商将必须向人们证明其产品在日常应用中是安全的,同时也必须证明其产品比普通肥皂在除菌方面效力更佳;那些不能证明其产品是安全和有效的公司必须重新更改产品配方或更换产品标签。
美国两个贸易组织——美国清洁协会和个人用品产品协会对FDA的这一提议均持反对意见。他们表示,相关行业其实早已向FDA提供了这样的数据。
两个协会称,已经有数十项研究表明采用抗菌肥皂洗手“比用非抗菌皂洗手能够产生更令人满意的除菌效果”。

近日,投资26亿元的华能湖北应城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建设主体厂房已经建设得初具雏形。应城该热电联产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减少飞灰排放量2.7万吨、灰渣排放量4.7万吨,并且节约180万吨标准煤。
湖北应城市近年依托盐资源发展规模化盐化工及精细化工企业70多家,带来污染排放大、资源消耗高等一系列弊端。
因此,应城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增量分别由1000吨左右降为322.2吨、130吨的目标。目前,应城市规模以上精细化工企业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