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快速变色聚合物被复旦大学开发出来
快速变色聚合物被复旦大学开发出来
2014-08-25 17:15:10
第三方平台
最近来自复旦大学的科研小组研制出可以随着温度变化并可以在1秒内改变颜色之后能恢复原色的一种新型的聚合物。这种新型聚合物相对于原来的一些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适用温度范围,在高温下甚至也可以进行快速变色。
《化学世界》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这种聚合物可用于生物传感器和智能窗户等领域,用于调节光照或热交换。
上海复旦大学的首席研究员邵正中表示,这种新型聚合物是一种可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纳米纤维,可通过挤出生产纤维,也可涂覆成膜,还可模塑成型制备水凝胶。其基础聚合物是肽侧链聚丁二炔,由二乙炔在紫外线下通过多步聚合所产生。
变色聚合物被称为热变色聚合物。此前开发的热变色聚合物的变色速度很慢,而且只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才会变色。邵正中和中国、荷兰及英国的研究人员共同寻找更好的热变色聚合物,并发现了在198.89℃高温下也能快速变色的新类型聚合物。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及新材料
相关阅读:
●
生物安全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Cell Metab:褪黑素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
科学家研制自动修复新型电子材料 可穿戴设备有望借此更结实耐用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生物安全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生物安全柜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食品卫生、生物制药,环境监测以及各类生物实验室等领域,是保障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属于“民生”计量的范畴。 生物安全柜操作流程1、配药前洗手,穿防渗透护服,佩戴口罩,帽子,带聚氯乙烯手套,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 2、配药前启动紫外线灯进行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空气消毒30分钟,并在操作前用75%究竟擦拭柜内面及台面,保持洁净的备药环境,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3、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 4、再次查对医嘱及治疗卡 5、割据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剖 时应垫一纱布,以防划破手套。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 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 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 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 6、抽取药液时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取药液以 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 /4为宜。抽取药液后放以垫有聚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 7、再次查对 8、完成配置后,保持安全柜运行5--10分钟,使飞散的气溶胶完全附着到过滤器上,关闭。再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面。 9、整理用物,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 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10、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及防护用具,流动水洗手。生物安全柜操作注意事项1.化疗药物的配制人员应严格培训,护理人员应了解常用化疗药物的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以及外渗处理措施。 2. 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3. 配制化疗药物时应在通风宽敞处,戴好口帽及乳胶手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4. 在给予化疗药物前护理人员应严格三查七对确保用药无误。 5. 配制药物时,如护理人员的皮肤及眼睛不慎被污染时应用流动的 清水冲洗15分钟。配制用物应与其它用物分开放置。 6.配药后所用的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染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化学词典告诉你近日,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糖尿病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胰岛细胞中褪黑素信号增强会降低胰岛素分泌,可能导致高血糖症并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 2型糖尿病成全球公共健康病目前2型糖尿病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流行趋势越来越严重。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个与糖尿病有关的变异基因,其中包括一个比较常见的变异基因--MTNR1B(褪黑素受体1b)。MTNR1B能够增加细胞对褪黑素的敏感性,但该基因在胰岛细胞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褪黑素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携带MTNR1B基因变异的病人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既包括携带一个基因变异的病人,也包括携带两个基因变异的病人。存在两个基因变异的病人其胰岛细胞内MTNR1B基因表达更强,对褪黑素也更加敏感。研究人员发现,在胰岛素分泌细胞中,褪黑素能够降低cAMP水平,过表达MTNR1B会进一步增强褪黑素介导的对胰岛素释放的抑制作用。而在小鼠模型中干扰该受体表达则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研究人员又对23名携带MTNR1B基因变异的参与者和22名不携带MTNR1B基因变异的参与者进行研究,要求他们在三个月内,每天睡前服用4毫克褪黑素。最后结果显示,不携带基因变异的参与者其胰岛素分泌水平比基因变异携带者高出3倍。褪黑素本身能够帮助身体调整生物钟,帮助改善睡眠。这项研究并非表明携带MTNR1B基因变异的人偶尔服用了褪黑素就一定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研究人员表示,目前这些结果还没有得到大规模验证,但仍提示我们长期服用褪黑素或许并非完全无害。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7日报道,目前,柔性电子设备的发展势头一片大好,但面临一个重要问题:电子材料在经过多次破碎和修复之后功能可能受损。现在,中美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一种即使破碎多次也能自动恢复所有功能的新型电子材料,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持久性和耐用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杂志上。 电子材料结构原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将氮化硼纳米片添加到一种塑料聚合物原材料上,氮化硼纳米片通过在其表面起作用的氢键组连,当两块纳米片距离很近时,氢键之间自然出现的电子吸引会让其紧密相连;当氢键恢复时,纳米片也自动恢复。根据添加到聚合物上的氮化硼纳米片百分比的不同,这种自我恢复方式需要额外加热或加压,但有些形式的新材料在室温下就能自动恢复功能。氮化硼纳米片也是二维材料,但不导电,可用在可穿戴设备内用作绝缘体。实验显示,这种材料遭受破坏后能恢复作为绝缘体的所有属性,包括机械强度、破坏强度、电阻、导热性以及绝缘性等。电子材料能自我修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教授王庆(音译)说:“可穿戴设备和可弯曲电子设备会随着时间推移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设备功能和外观受损,因此,我们希望研制出一种多次破碎之后仍能恢复所有功能的电子材料。”他表示,大多数自动恢复材料很软,但他们研发的这种新材料非常坚固;而且与其他使用氢键的可恢复材料不同,氮化硼纳米片让水分无法渗透,这意味着使用这种绝缘材料的设备能在潮湿环境下操作。此前,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一些能在破碎之后自动修复一种功能的材料,但对高效的可穿戴设备来说,恢复整套功能才至关重要。这是科学家首次研制出在多次受损之后仍能恢复多个属性的自我修复材料。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