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涂有骨生长因子的新型可植入工程骨研制成功
涂有骨生长因子的新型可植入工程骨研制成功
2014-08-26 16:46:37
第三方平台
最近一批美国的化学工程师们,研发出一种新型支架,这种支架可以植入人体组织,并且上面还涂有骨生长因子,这种骨生长因子可以在几周内被慢慢释放。当在患者骨损伤或缺陷时进行应用,此新型涂层支架可以使得机体迅速形成新骨,且新骨的外观和行为接近于原始组织。据悉这批工程师来自麻省理工。
与当前骨损伤的治疗标准相比,这种类型的涂层支架可提供显著的改善效果,当前的骨损伤治疗包括来自患者身体另一部分的移植骨——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并不总是提供足够的骨。严重骨损伤的患者,例如战争中受伤的士兵、患有先天性骨缺损的人(如颅颌面疾病)、在种植牙插入前需要骨质增大的患者,都能从这种新的组织支架受益。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本周的《PNAS》杂志,本文第一作者Nisarg Shah博士称:“这是一个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医学问题,我们试图提供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的资深作者是MIT Koch综合癌症研究所成员和化学工程系教授Paula Hammond。其他作者包括:博士后M. Nasim Hyder和Mohiuddin Quadir,Restituo的博士研究生Noémie-Manuelle Dorval Courchesne和Howard Seeherman,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的Myron Nevins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Myron Spector。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全国性的癌症监测与防控体系初步形成
●
专业机构防治癌症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
现场研究对抗癌症继续大有可为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全国性的癌症监测与防控体系初步形成!我国的癌症防治工作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70年代建立了全国及地方肿瘤防办,从中央及各省市肿瘤医院、研究所,到某些高发区县、乡、村均组建了一支癌症防治的专业队伍。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了1973—1975年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死亡回顾调查,90年代开展了1990—1992年1/10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癌症死亡情况,为开展癌症防治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
2002年国家成立了全国癌症登记中心,癌症登记机构也在不断发展;近期全国又开展了2004—2005年以肿瘤为主的死因回顾调查。
我国的肿瘤防治在20世纪70年代以各地的肿瘤防办为领导体系;21世纪初,全国疾病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建立以肿瘤防控为重点的慢病科的工作模式,使肿瘤防制走上了全国统一的疾病控制轨道,并基本形成全国性的肿瘤防治网络。
2003年12月,卫生部发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使肿瘤的防控工作纳入了全国一盘棋的议事日程,明确了全国肿瘤控制的重点为:
着眼于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完善领导体制,健全防治网络,加强健康教育及重视危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等。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专业机构防治癌症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创建于1931年的“上海市肿瘤医院”,前身“中比镭锭治疗院”、“上海镭锭医院”,可能是国内最早的肿瘤治疗专科医院。
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日坛医院”。
目前全国各省市大多有相当规模的肿瘤专科医院/研究所,承担肿瘤的诊治和研究工作。以肿瘤研究所和高校相关机构结合为主的研究体系,仍然是我国癌症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
而肿瘤医院为主的癌症治疗机构,是我国肿瘤临床诊治研究的主体。
经过最近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癌症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工作包括:癌症的遗传病因和癌基因的研究,食管癌的病因学和营养干预研究,肝癌的免疫预防、化学预防研究、早诊早治、小肝癌和复发转移的研究,鼻咽癌病毒病因的研究,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研究,肺癌的职业因素、烹饪油烟和女性肺癌的病因研究,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防治研究,胃癌的预防研究,绒癌的化疗,白血病的分化诱导治疗等等。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现场研究对抗癌症继续大有可为!我国的高发现场基地大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
癌症高发现场曾多达数十个,食管癌、肝癌、鼻咽癌、宫颈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
等防治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无不与现场工作有关。
由于我国癌症患者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因此这些现场机构在承担高发区病因探索、预防干预和早诊早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癌症高发现场的资料积累和防治研究具有资源优势和自身特点,在国内外均有良好影响。
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现场防治基地有所萎缩。
到21世纪初,仅1/3的现场运作比较正常。2002年中国癌症基金会在启东召开了“中国癌症现场防治研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现场建设,构筑癌症研究“平台”,重点放在建立及规范癌症发病及死亡登记制度,放在消除危险因素及早诊早治上。
卫生部疾控局、中国癌症基金会在2004—2005年间先后评审通过了我国“癌症早诊早治示范基地”。
食管癌为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宫颈癌为广东深圳、山西襄垣;肝癌为江苏启东、广西扶绥;结直肠癌为浙江嘉善、浙江海宁;鼻咽癌为广东四会、广西苍梧,此举继续推动了以癌症早诊
早治和肿瘤登记报告为主的现场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