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获批生产
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获批生产
2014-08-27 15:30:33
第三方平台
最近,据军事医学科学院透露,这个科学院的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基于埃博拉病毒基因序列开发出了新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这个新的测试剂已经通过了总后勤部的卫生部专家的评审,并在批文里被允许正式投产,深圳市普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据悉负责这个测试剂的生产,我国埃博拉病毒的早期诊断和防控因此得到了重要技术储备。
该试剂盒采用的“复合探针”技术来自王升启研究员及其团队发明的新型核酸检测专利,先后获得2010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利用该技术研制的甲型H1N1、H7N9流感病毒,“超级细菌”耐药基因NDM—1等检测试剂都曾率先获得军队特需证书或国家注册证书,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做出了应有贡献。
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感染致死率最高可达90%,远高于非典病毒10%的致死率,目前全球市场上既无预防疫苗也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早期诊断对于疫情控制就显得异常重要。评审专家认为,利用“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这一最新技术手段,可对疑似感染者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从而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对维护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
相关阅读:
●
硫酸铁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
硝酸镁是危险品吗,危险时如何急救
●
《产业技术情报》:深度聚焦石墨烯如何颠覆未来

化学词典告诉你硫酸铁的生产工艺及用途。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SO4)3,是灰白色粉末或正交棱形结晶流动浅黄色粉末。对光敏感。易吸湿。在水中溶解缓慢,但在水中有微量硫酸亚铁时溶解较快,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硫酸铁溶液一般是黄色的,浓度大就会呈棕色。 硫酸铁的生产工艺制法一:1、将硫酸加入氢氧化铁:3H₂SO₄+2Fe(OH)₃=Fe₂(SO₄)₃+6H₂O。2、铁锈(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Fe₂O₃+3H₂SO₄=Fe₂(SO₄)₃+3H₂O。3、以硝酸氧化黄铁矿:2FeS₂+10HNO₃=Fe₂(SO₄)₃+H₂SO₄+4H₂O+10NO↑制法二:大量的硫酸铁可通过硫酸、硫酸亚铁热溶液与氧化剂如硝酸或过氧化氢反应得到。硫酸铁的用途用于银的分析,糖的定量测定。用作染料、墨水、净水、铝的雕刻、消毒、聚合催化剂等。分析试剂、糖定量测定、铁催化剂、媒染剂、净水剂,制颜料、药物。SO₂的除杂(Fe₂(SO₄)₃+SO₂+H₂O=2FeSO₄+2H₂SO₄)水处理行业用作净水的混凝剂和污泥的处理剂。被用作媒染剂以及工业废水的凝结剂,也用于颜料中。医药上用硫酸铁作收敛剂和止血剂。用于镀锌镍铁合金、镀锌铁钴合金等电解液中。硫酸铁在农业应用:用作化肥,除草剂杀虫剂,医治小麦,果树,土豆,玉米,蔬菜,花木防治果园害虫和果树的腐烂病,根治树秆的苔类、地衣等。也可用作肥料,是花木,果树制造叶绿素的催化剂,具有除磷,固氮,活钾,疏松土壤,杀菌治虫,壮根强杆,增强果实的光泽度,含水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作物抗旱,抗逆能力,减少果实腐烂病,轮纹病,斑病,锈病,白粉病等病症,并且对果树的小叶病,黄叶病,缩果病有很强的防治作用达到增收增产的显著效果。用于制颜料、药物,并用作媒染剂、净水剂等聚合硫酸铁作用--用于原水净化,污水处理,回收,医药、制革、制糖工业;一种新型高效的絮凝剂。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的净化。也可对各种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如食品、皮革、矿山、冶金、印染、造纸、石油等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化学词典告诉你硝酸镁是否是危险品以及应该如何急救,什么是硝酸镁?硝酸镁为无色结晶,是镁元素的硝酸盐,具有吸湿性,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快速与水反应形成六水合硝酸镁。硝酸镁易溶于水或乙醇;与易燃的有机物混合能发热燃烧,有火灾及爆炸危险。 硝酸镁是危险品吗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和气短。刺激眼睛和皮肤,引起红肿和疼痛。大量口服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紫绀、血压下降、眩晕、惊厥和虚脱。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硝酸镁的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硝酸镁的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产业技术情报》:深度聚焦石墨烯如何颠覆未来。石墨烯,是当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硬、导电性最好而且拥有强大灵活性的纳米材料。自石墨烯诞生以来,人们便对这个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兴趣浓厚,也使其也成了资本和市场追逐的宠儿,在电子、航天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中国处于快速增长期当今能源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交通工具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大。而解决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产业对兼顾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超级电容器因具备使用寿命长、充电时间短、可显示存电量、材料无限、低温性能良好等优点,被赋予较大期待。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抗拉伸性能和易与其他活性材料合成的结构,与活性炭类似,可以作为良好稳定的负极材料,被渐渐应用到超级电容器电容材料中。石墨烯超级电容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用于电极材料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活化煤、以及氮掺杂石墨烯、集电器表面等方面;涉及技术包括氧化石墨烯单体、过度金属氧化物、氮掺杂、煤活化等。随着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发现石墨烯的分离制备方法,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始迅速发展,专利年发表数量快速增长,于2012年达到峰值每年280项。目前相关技术专利平均在每年250项左右。中国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领域技术的发展2009年起迅猛增长,年申请量迅速超过每年100项,于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基本保持在每年120项以上,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专利技术来源分布来看,目前掌握着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的主要国家或地区依次为中国(51%)、美国(20%)、韩国(15%)和日本(4%)、欧盟(2%)、和加拿大(2%),其专利总和超过全球专利总量的80%。在国际市场布局上,中国主要关注于本土专利布局,申请比例达90%左右,此外在美国、日本及WO、EP也有少量申请。相比之下,美国、韩国除本土申请外,均在该领域的各主要技术市场进行了大量海外布局,如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地区,竞争较为激烈。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专利权人排名中,前25名专利权人中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中国的机构(17家)。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韩国三星公司、美国Nanotek仪器公司和浙江大学。其实,中国、韩国、美国发表专利数量最多的专利权人均是企业。“从产业技术情报发布的内容来看,我们国家在石墨烯领域的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活力。”骞伟中说。他介绍,目前石墨烯的主要制造市场和应用市场均在中国,国内的众多机构在该领域进行了专利布局。北京和江苏已分别成为国家石墨烯发展很研发的较为集中的地区,未来5年到10年这些地区还将在石墨烯领域进行大力布局。“从产业化角度来看,目前石墨烯电容器领域技术更多的集中在高校实验室,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国家应推动高校和企业的衔接,大力推动石墨烯电容器的产业化发展。”骞伟中建议。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中国SCI发文量位列第一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因其特殊的纳米结构以及优良的光学、电学等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迅速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热点材料,成功检测多种生物小分子、DNA、酶、蛋白质以及细胞等。“生物传感器是生命分析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但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未实现产业化。”史济东说。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人员介绍,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安倍型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型和场效应晶体管型等,涉及酶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氧化氢、葡萄糖、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等)、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癌症标记物等)、DNA传感器、蛋白质传感器等;二是石墨烯光学生物传感器,包括荧光传感器和基于共振能量转移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