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医学专家揭示获取肝细胞的新方法
医学专家揭示获取肝细胞的新方法
2014-08-27 15:31:11
第三方平台
今年前六个月,相关科研人员基于表达三个肝脏转录因子,已经完成了将人体皮肤细胞成功地转变为肝细胞的研究工作。这个得到人类肝细胞的新方法,向肝细胞治疗、生物人工肝等领域的最终实现迈进了一大步。据悉这些研究人员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
2011年,惠利健研究组成功将小鼠皮肤细胞转变为肝细胞,相关研究在Nature上发表,并获得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但他们发现,利用完全一样的方法,并不能将人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经过重新筛选和优化,研究人员建立了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hiHep细胞)的方法。
hiHep 细胞表达肝脏基因,并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代谢药物、药物转运等。通过将hiHep细胞移植到肝脏特异转录因子(酪氨酸代谢缺陷)模型小鼠中,hiHep细胞可成功整合到小鼠肝脏中发挥功能。经移植后的小鼠肝功能指标明显恢复,并有近40%的小鼠最终被救活。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细胞
相关阅读:
●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进入能源能耗下降最快时期
●
原料货紧价扬 表面活性剂开启跟涨模式
●
草甘膦龙头企业环保整改 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加剧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进入能源能耗下降最快时期。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能源消耗快速下降,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应持续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坚持走清洁低碳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 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论坛以“中国能源变革与合作”为主题,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我国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4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约14.6%。“可以说,目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最大、能耗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期。”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表示,随着今年上半年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以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稳步增长,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能源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机制有待完善;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财政补贴缺口日益扩大;弃风弃光弃水问题尚未根本性解决;重大能源工程与技术研发结合不够,创新活动与产业需求脱节依然存在。因此,未来我国的能源产业还需围绕着清洁节能、创新开放的思路,持续推进能源产业转型,推动我国能源格局向绿色低碳化方向转变。“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要坚持清洁低碳化道路,要顺应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趋势,着力解决天然气消费市场开拓问题,努力提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郭智表示,我国将努力争取实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0%左右,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至65%。同时,努力减少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加快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当前,我国人均资源禀赋不足,坚决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把节能提效作为能源转型变革的关键一环,促进用能方式由粗放浪费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接下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强度目标的分解落实及监督问责,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二是依法依规淘汰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三是滚动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尽快实现能耗限额和能效标准全覆盖,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标准体系;四是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郭智说。多位专家表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需要注意,现阶段我国的资源禀赋和国情决定了煤炭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不能简单地搞“去煤化”,而是要按照清洁低碳的发展方向,找到符合我国实际的转型发展路径,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能源发展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保障能源安全。“我国需要继续推进国际能源合作,稳步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扩大海外油气等能源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核电、水电、火电及特高压输电‘走出去’,通过能源产业带动相关装备、技术与服务贸易‘走出去’。”郭智表示,今后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加强能源信息统计能力建设,提升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原料货紧价扬表面活性剂开启跟涨模式。近期原料环氧乙烷以及脂肪醇双双开始上涨模式,加之原料货源紧张,一度出现“一货难求”的紧俏局面,并且“环保因素”仍在发酵,装置负荷运行偏低,表活工厂现货量出现明显锐减,持货商在利好因素提振下,报价从11800元/吨迅速上涨至12800元/吨,涨幅高达8.47%;后期“金九银十”即将来临,下游终端需求有改善预期,原料市场若能维持良好走势,未来国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仍有上探空间,或将迎来新一轮行情的“春天”。 首先从环氧乙烷市场来看,乙烯价格持续上涨,目前东北亚乙烯价格已达到1264.5-1266.5美元/吨,较8月初1020-1022美元/吨的价格上涨244.5美元/吨,折合成人民币上涨金额为1628.7元/吨(8月23日14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约为1美元=6.6614人民币);另一方面,乙二醇价格盘整在7000元/吨之上,虽然价格重心较前期略有下滑,但在良好的利润空间支撑下,工厂依旧将装置负荷偏向乙二醇方面,限制了环氧乙烷的整体供应量,场内一度出现“一货难求”的盛况。在原料乙烯以及相关产品乙二醇的双重利好支撑下,国内环氧乙烷连续上移,不过石化企业心态谨慎,上涨幅度较为平缓,但连续上移的环氧乙烷已给表活形成明显的成本压力。此外,脂肪醇市场同样不甘示弱,近期棕榈仁油出现大涨,而国内脂肪醇现货量呈现逐渐收紧状态,加上原料仁油的大幅拉涨提振,中碳醇持货商开始不断商谈报价,听闻部分高端价位已上调至15700元/吨或以上,但目前表活市场接单谨慎,部分表活工厂实单接货围绕在15300-15500元/吨,但后期随着脂肪醇商谈重心的不断上移,表面活性剂所面临的成本压力将愈发明显。近期,国内壬基酚市场波动相对有限,目前主流工厂报价围绕在16500元/吨附近,实单成交有一定商谈空间;前期国内主流工厂生产装置升级,场内现货量略有收紧,但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表面活性剂,预计短线国内壬基酚市场维持高位整理状态,商家暂无明显调价意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来看,原料整体处于供应紧俏状态,工厂无法拿到充足原料的背景下,装置负荷偏低,加上“环保因素”仍然在发挥作用,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装置升级甚至是遭到行业淘汰,这都将导致表活市场供应面的收紧;而近期表活的成本重心不断上移,工厂压力较大,表活商家开启跟涨原料上涨模式,但是场内仍有部分低价货源存在,导致市场重心上移相对有限。8月份表活市场维持上移状态,利好支撑主要来自于原料面,接下来,“金九银十”即将来临,需求或将有更为明显的向好预期,按照传统计划而言,9月份以及10月份,大型洗化工厂将明显提升装置负荷,以此来为国庆节、“双十一”、元旦等大型节日的促销活动做库存准备,这无疑将给表活市场需求带来极大利好,因而场内商家心态有向好预期,期待需求端能够进一步刺激市场“更上一层楼”。目前表活市场利好支撑相对明显,后期“金九银十”能否真正来临,仍需时间的考验。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草甘膦龙头企业环保整改,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加剧。草甘膦是我国除草剂中使用量最大的,由于环保核查市场中草甘膦现货一直较为紧缺,近日草甘膦生产龙头企业又因为被举报,而进行环保整改,下阶段草甘膦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必将更加紧张。 全国最大草甘膦生产企业乐山福华化工、和邦生物(603077)因涉嫌排放刺鼻有害气体、废水等环保问题被当地群众举报,经环保部门现场检查确认举报属实。环保部门约谈、诫勉企业责任人后,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目前,四川、浙江正迎来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据百川资讯监测,乐山地区开工维持低负荷,浙江地区装置处于检修期,8月产量预计环比继续下滑。草甘膦行业2014年达到景气高峰,之后受市场低迷和环保趋严等因素影响,稳定开工企业家数自30多家减少至目前不足10家,行业整合基本完成。7月初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草甘膦开工率均出现15%左右的下滑,部分厂家8月依旧有检修计划,短期内供应收缩。业内认为,四川、浙江两省草甘膦产能占全国约39%,持续至9月的中央环保督查令当地草甘膦企业开工维持低位,旺季供需缺口明显。同时,草甘膦原料甘氨酸受环保因素影响供应趋紧,价格大幅上涨,也为草甘膦涨价提供支撑。乐山福华最新报价达到2.5万元/吨,较7月同期上涨13.6%,已经拉开了旺季涨价的大幕,草甘膦价格有望冲击去年3万元/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