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K粉的危害很大请抵制K粉
K粉的危害很大请抵制K粉
2014-08-27 15:35:15
第三方平台
鸦片、吗啡、可卡因、大麻、杜冷丁等毒品一直被各大毒枭,贩卖出售!致使很多人沦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贩卖家产只为吸一口,这些毒品的危害不言而喻,其中还有一种毒品危害着人们的安全——K粉。
K粉目前是全球的头号公敌,具有全球性的危害,并且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安全。抵制K粉,珍爱生命,人人有责。为了自己、家庭、整个人类,让我们共同抵制K粉,一起拥抱美好的明天,开拓美好的未来。
K粉是氯胺酮,一种麻醉药,之前临床有使用这种药物作为动物的麻醉药。它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粉末,遇水易溶,不仅是白色还是无味不易被人察觉,泛滥于各种娱乐场所,在酒吧喝酒一定要注意。服用K粉之后如果遇到节奏快的音乐就会随之强烈扭动,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并且会对记忆力造成严重的损伤。而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人产生性冲动,因此还被称为“强奸粉”。 K粉又是犯罪的一种常用药剂,一般是将它掺杂在香烟中,或者混于酒水中,达到罪犯的犯罪目的。所以K粉也是会危害人类的财产安全,并且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
我们要抵制K粉,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珍爱生命。并且要谨慎交友,不要被损友带入歧途。每个人都要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拒绝吸第一口,忽视毒品带给我们的诱惑。我们要认清当前,抵制K粉,珍爱自己的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毒品
相关阅读:
●
科技创新:科学家把地沟油变生物柴油
●
新型量子点双层太阳能电池被研发
●
电子信息:流体电池技术得到突破

生物柴油可以被地沟油加工生产出来,但是这种做法不是什么最领先的科技。最近中国的某个科研团队对这项技术中的催化剂技术和工业流程进行了创新,并在全国很多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进行了推广。据悉这个团队是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究院袁振宏团队。
袁振宏在今年欧洲生物质能大会上荣获了2014年“林内伯恩奖”(LinnebornPrize),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生物质能科学家。这一创新技术还获得2013年度广东省科技一等奖。
地沟油如何变成生物柴油?
据袁振宏介绍,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国内一般是用化学催化法,利用地沟油中油脂与甲醇发生酯化、酯交换反应生成甲基酯、甘油、水的原理。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酸碱催化剂。袁振宏介绍,传统液体催化剂存在原料适应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他和团队从2004年开始研究这项催化剂的创新技术,在实验室中经过数百次尝试,最终把整个化学催化的反应方式作出全新调整。
从2004年到2008年,袁振宏把这项创新技术打包先后推广到了天津、厦门、佛山、温州等多个万吨级到10万吨级的生产企业。相关设备也推广应用于8个省市区,累计生产生物柴油35万吨,减排CO2约87.38万吨。
据统计,国内餐厨垃圾可回收的“地沟油”资源量约在1000万吨左右,但真正变废为宝进入生物柴油领域的不到8%。在袁振宏看来,比地沟油去哪儿了更难确定的是,生产企业所需的地沟油原料从哪儿来的问题。
袁振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吨地沟油卖给黑作坊的价码可以卖到6000元钱(这个油拿去勾兑直接卖还有暴利可赚),而正规生产企业的保本价最多开到4500元钱一吨。“我不是卖啥吆喝啥,中国环境污染如此严峻,绿色生产是必经之路,但是生物柴油企业的生存现状真的不理想。”一吨生物柴油市场价6500~6800元一吨,而加油站的成品柴油才卖7000元钱一吨。严重的缺来源缺销路,导致国内200多家生物柴油企业只有10多家在正常生产,好多生产力只用了三分之一。

量子点这个高新科技被众多媒体看作是很有前途的一种科学方案,近日,来自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小组把一种胶体量子点双层太阳电池研发出来,这还是世界首例。据科学家介绍,量子点就是制备成分是吸光纳米粒子的一种科学粒子。
其可以吸收可见光,也可以吸收不可见光,理论转化效率可高达42%,超过现有普通太阳电池31%的理论转化率。
什么是新型量子点双层太阳电池?
量子点被看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制备低成本太阳电池,因为这些粒子可以喷涂到各种表面。但这种技术的电池效率太低,难以实用。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研发的双层太阳电池中,一层量子点经调制可以捕捉可见光,而另一层捕捉红外光。研究人员还引入一个过渡层,构成成分包含四种薄膜状的不同金属氧化物,这一种方法可以减少层间电阻。
研究人员选择透明的氧化物用于这一层,使光线可穿过它们,到达底层电池,研制的这种太阳电池转化效率为4.2%,这种方法可用于制造3层甚至4层太阳电池。因为能够制成多层量子点太阳电池,研究团队将理论效率从30%提高到40%以上。但要研制接近这一效率的任何尺度太阳电池,都需要消除束缚态问题。

为了应对流体电池市场数量需求的不断增长,最近几年,数以十计的能应对这项需求的创新措施陆续出台,这一方面也得到了市场上的上亿美元的风险投资。锂电池技术在世界各国已经取得广泛关注,但是最近却有两家公司发布声明,说它们已经在钒电池的科技应用和制造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
在流体电池中,液体电解质存储在独立的凹槽内,通过细胞质膜相互作用来进行充电和放电。理论上,在网规模应用下,流体电池比锂电池更具优越性。但是第一代产品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成功得以推广。
流体电池技术获得了怎样的突破?
目前两家公司都声称获得突破性进展。WA-basedUniEnergy科技公司拥有一种钒氧化流体电池,其性能改进工作最初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进行,直至最近该公司创立者仍在此处工作。根据Xconomy商业网站,联邦基金至少拨款两千万美金用于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使得这项技术能够从地下研究阶段转入市场销售阶段。
与此同时,基于CA成像技术的电力系统发明了一种从诸如矿渣、煤灰等废弃材料中回收钒的技术。这将降低40%左右的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