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科学家如何解析氨基酸的运动以及DNA的继承
科学家如何解析氨基酸的运动以及DNA的继承
2014-08-28 16:35:12
第三方平台
科学家是如何解析氨基酸的运动以及DNA的继承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马歇尔·尼伦堡率先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到了1965年的时候,科学家破解了所有的基因语言,即“遗传密码”。事实证明,在DNA中,每三个碱基(也就是基因字符)组成一个“词”。每三个字符的“词”构成一个氨基酸。现代分子生物学家们知道,所有的氨基酸都是由碱基三联体组成的。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材料,这一点早就为化学家们所知晓。就像DNA一样,长链的蛋白质分子是由一串彼此相连的氨基酸分子长链组成的。
自然界总共有20中氨基酸,但是并非每一种蛋白质都包含了全部的20中氨基酸。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些氨基酸以什么样的顺序组合呢?科学家所说的“氨基酸顺序”决定了它所构成的蛋白质在有机体内承担什么任务。
正如氨基酸顺序的多样性一样,在人体内不同的蛋白质所承担的功能也是各不相同的。
以此看来,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基因是决定性的信息载体。一个人活着一个有机体继承获得的DNA,决定了其将要表现得特征。也就是通过DNA的特定区段,指导细胞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是DNA并非生物的“构造计划”,虽然人们经常这样讲。它更像其组成材料: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合成计划。蛋白质是一个人的基因类型和表现类型的联系着。
每个人的表现类型是在其独特的基因类型和各不相同的环境的综合影响形成的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科学,
DNA
相关阅读: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使用了令人惊讶的分子的化学反应
●
合成生物技术提升纳米管生物传感器对复杂流体的感知能力
●
什么是伊红Y,如何配制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使用了令人惊讶的分子的化学反应。在20世纪中叶的十多年里,化学家们一直在争论“碳阳离子”,带正电碳原子的分子-到底是什么样子。所谓的“经典观点”,是在那个世纪初教授的,声称这些分子中的碳携带电荷;“非经典观点”认为,电荷也可以由附近的其他原子共享。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最终都证明了非经典碳水化合物的存在,这场争论逐渐消失了。大多数化学家认为,即使存在这些结构,它们也没有实际意义。 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化学反应,也许有一天会被用来将石油加工成有用的化合物,非经典碳水化合物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结果发表在7月27日的“科学”杂志上,强调了非经典阳离子的重要性,离子的电子数比质子少,因此带正电荷。该发现还提供了一个新的反应过程中的烷烃,化学物质中发现的甲烷和丙烷气体是臭名昭著的难以转化为其他产品。 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和生物化学助理教授霍西娅·纳尔逊(HoseaNelson)说:“这种反应既有很大的实际潜力,也有令人惊讶的化学反应。” 现在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些物种在解释反应性和选择性方面的重要性。 纳尔逊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新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在制造药物和处理不需要的废品方面有实际用途。 我们的目标是将炼油厂的烟囱垃圾转化为药品。这类废物产生的烷烃造成了一个特别的问题,因为它们在化学上非常稳定。这意味着很难拆散将这些分子结合在一起的键。 然而,去年,尼尔森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种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似乎能有效地将烷烃转变成一种化学上更有用的副产品。只有一个问题,尼尔森说。“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反应,但我们无法解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为什么起作用。” 当研究人员用现代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该反应时,他们发现该反应涉及非经典碳阳离子的形成。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根本性发现,它引入了许多其他问题,我们认为这些反应的非典型性将使我们能够打破化学合成的许多规则,开发新类型的反应。 由于电荷是由多个原子(非经典模型)共同承担的,分子有更大的灵活性来进行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包括那些需要打破烷烃的强键的反应。只有用分子动力学来观察反应,在反应发生时跟随原子的运动,才能理解这些反应。 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考虑反应通过我们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目前,烷烃并没有直接转化成药物,而是被转化成其他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处理药物分子很有用。研究人员怀疑这个反应在分解一些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中的长烷烃分子方面也有效用。该团队正在更详细地研究这两种应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合成生物技术提升纳米管生物传感器对复杂流体的感知能力。两位研究人员AliceGillen和NilsSchürgers使用新的DNA纳米管复合物制作传感器凝胶。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们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出全新的纳米管生物传感器,以期提升对复杂流体(如血液和尿液)的感知能力。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检测空气、水或血液中生物分子的装置。它们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医学诊断和生物研究。 人们对糖尿病等疾病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持续、实时监测的需求日益增长,驱动科学家们努力开发高效便携的生物传感器装置。 目前正在开发的一些最有前景的光学生物传感器使用单臂碳纳米管制作而成。碳纳米管的近红外光发射位于生物材料的光透明窗口内。 这就意味着水、血液和组织(如皮肤)不会吸收发射光,使这些生物传感器成为植入式感知应用的理想选择。因此这些传感器能够被放置在皮下,不需要用电触点刺穿表面就可以检测到光学信号。 然而,生物流体中无所不在的盐成为设计植入式装置时普遍需要面对的挑战。体内天然存在的盐浓度波动,被证明将会影响被单链DNA包裹的单臂碳纳米管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为了克服其中的一些挑战,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ArdemisBoghossian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使用合成生物技术将光学纳米管传感器维持在稳定状态。 合成生物学的使用赋予光学生物传感器更高的稳定性,使其更适用于复杂流体类(如血液、尿液)生物感知应用,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物理化学快报》(PhysicalChemistryLetters)杂志上。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AliceGillen领导研究了盐是如何影响生物传感器的光发射。团队成员ArdemisBoghossian表示,“我们所做的就是用‘异种’核酸(‘xeno’nucleicacids,XNA)或合成DNA包裹纳米管,使得纳米管能够耐受人体自然经历的盐浓度变化,以生成一个更稳定的信号。” 该研究涵盖了常见生物流体生理范围内的不同离子浓度。通过监测纳米管信号强度和波长的变化,研究人员得以验证在更大的盐浓度范围内,通过生物工程制成的传感器比传统使用的DNA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Boghossian补充道,“这是合成生物方法首次真正应用于纳米管光学领域。我们认为这些结果能够推动下一代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在植入式感知应用领域(如持续监测)开拓出更具前景的未来。”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什么是伊红Y以及伊红Y配制方法。伊红是一种红色酸性染料,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用于鉴别产酸性细菌的一种培养基添加剂。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伊红在3类致癌物(目前尚无足够证据确定是否致癌)清单中。 什么是伊红Y伊红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的阳离子结合使胞浆染色,细胞浆、红细胞、肌肉、结缔组织、嗜伊红颗粒等被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对比。伊红是细胞浆的良好染料。一般与苏木素或者美兰等其他染料配套使用。 伊红Y的配制方法(1)伊红(水溶性)2.5-5g蒸馏水500ml将水溶性伊红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加浓盐酸10毫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后过滤。过滤后的沉淀用蒸馏水冲洗二次,再过滤;将沉淀物连同滤纸一起放入温箱内干燥,加95%酒精1000毫升,配成饱和液。使用前再用95%的酒精1:1~2倍稀释,加入1~2%冰醋酸。此方法具有染色时间快,颜色鲜艳,不容易褪色,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2)伊红(醇溶性)配方:伊红(醇溶性)2.5-5g75%酒精1000ml加几滴冰醋酸至半透明状。最简单配方---1---2%伊红伊红(水溶性)5---10g蒸馏水500ml加入1~2%冰醋酸,10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