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中国癌症基金会邀请多年从事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知名专家撰写子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食管癌、肝癌、胃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及肺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专题文章,并举办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对各专题文章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并出版了《中国癌症研究进展7 卷—中国主要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
之后,选取意见比较一致的子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食管癌、肝癌及鼻咽癌6 种癌症, 缩编为“指南”。经网上征求意见,再次修订后,2005 年初出版了《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 试行) ( 以下简称《指南》)。卫生部疾控司在该书序言中将6 种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子宫颈癌因有多种有效方案适应不同水平卫生资源的需求,可作为重点施行。第二种,乳腺癌和大肠癌,发达国家有较好经验,我国可在具备条件的城镇社区开展。第三种, 食管癌、肝癌及鼻咽癌, 我国虽有经验, 国际尚无认同,可在危害严重的高发地区( 一般为农村) 试行。同时指出, 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先进行试点、示范,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 以利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指南》对以后开展的癌症早诊早治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成为拟定实施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指南》的产生过程还体现了形成共识的范例。每遇具体技术或方案,常见专家们意见相左。其原因是各自的经验及所掌握的信息不同,或信息来源虽然相同, 但各自的体会仍可有不同。因此,讨论、听取不同意见就很重要。一时难以统一的, 则可留待进一步的实践来回答。之外, 就是意见取舍的标准,应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标准行事,一般而言,一级、二级、三级的临床研究证据可信度较高。
出版《指南》时,胃癌方面的专家难以统一意见,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遂缺如。2007 年中,再次开会讨论,统一意见后上网征求意见,直到2008 年初才最后确定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