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生物医药股等待爆发
2013-10-09 12:42:22
第三方平台
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宣布,第三届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于2013年1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议题将包括疫苗、中国罕见病药物研发等与科技相关的主题研讨,以及中国私营医疗保健市场、早期风险投资、中西方企业合作模式等与商务相关的主题研讨。
金融界资深分析师马小东认为,生物产业相关子行业将获得较快的发展机遇,可重点关注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等,相关上市公司阶段性操作机会较多。A股市场上,达安基因、海王生物、联环药业、天山生物、莱茵生物、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安科生物、华兰生物值得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有哪些?
●
2015年环氧丙烷走势情况介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现状的文章。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目前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农业品牌分类
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农业品牌发展大致归为三大类:一是具有资源和经济双重优势的区域。二是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中等的地区、或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互补的中等地区。三是资源特弱或经济特弱地区。农产品牌的发展,首先要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品;然后再引入资金,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推广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打造名、优、特农产品牌。
从种类分布看,截至2012年底国家工商总局公布认定的所有农产品地理标志数据可得,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所涉及的产品有67%是初级农产品,初加工和精加工农产品则分别为24%和9%。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即初级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发展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核心的区域品牌。
由于精加工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其品牌经营较为成熟,早已经纳入了工业品的范畴。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最多的是瓜果蔬(49%),其次是畜牧产品(15%)、药材(8%)以及水产品(7%),再次是粮油作物(4%)和花卉苗木(3%),烟叶、毛茶及食用菌所占比例则均不超过2%。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牌主要集中在蔬菜、瓜果、畜牧产品等日常食品上。其中粮油作物和毛茶所占比例偏低的部分原因是这些初级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加工成为了更具附加价值的初加工或精加工农产品。
农业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潜在消费者认识或记起某一品牌某类产品的能力。品牌知名度的高低,反映消费者了解并认可该品牌及其产品的程度,从而反映出该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农产品驰名商标数由2008年的27件增长到了2012年的274件,其所占当年驰名商标总数的比例也由11.8%增长到了21.1%。这表明,随着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加快,我国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也在日益提升。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现状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业的相关内容,请查看农业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变化的文章。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业发展都有深刻影响。同时,农业自身的趋势性变化也是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着上升。从农业看,需求结构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从品种结构看,城乡居民对大米、小麦等粮食类产品消费比较稳定,对肉类、水产品、水果以及奶制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其二,从质量水平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表现出差异化分层态势,但总体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我国居民农产品需求已跨越满足数量需求阶段,进入数量质量安全并重的新时期。
供给模式发生变化。
过去,农产品供给更多聚焦国内市场、国内资源,粮棉油糖、畜牧水产等都要求尽可能高的自给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供给模式日益明显,进口农产品数量显着增加。据测算,通过国际贸易和合作,我国相当于利用了国际上6亿亩耕地生产粮食和大豆、棉花、糖料等作物。在坚持口粮绝对安全、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适当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通过自给加适当进口满足农产品需求,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供给的基本模式和格局。
资源功能发生变化。
过去相当长时期,耕地、水等自然资源更多用于满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供给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我们用世界10%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世界25%的粮食,同时也使用了世界40%的化肥,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最近几年,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农业不仅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生产过程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还要拓展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农业经营方式表现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两个方面,既涉及生产力,也涉及生产关系。从农业生产看,过去农业生产的主体是2.3亿承包农户,主要表现为小规模分散经营;现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方兴未艾,与分散承包农户共同从事农业生产与服务,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从农产品流通看,过去从种到收、从田间到餐桌,主要表现为实物形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链条长、环节多、损耗大、效率低;最近几年,冷链物流加快发展,各类产销对接形式日趋活跃,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有3000多家,2013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500亿元。农业生产方式正由过去的“人力+畜力+精耕细作+分散经营”,转变为现阶段的“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农产品流通也由实体流通向实体流通与电商营销相结合转变。
调控行为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打破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机制开始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对农业和农民提供各种补贴,构建和完善了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政府的行为导向作用十分明显。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加之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更应通过政策引导,用市场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时,应在放宽农业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让市场机制在调控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变化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业的相关内容,请查看农业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2015年环氧丙烷市场的行情走势的情况介绍的文章。作为丙烯的下游产品,2014年环氧丙烷市场“一意孤行”,在12月15日之前,全年价格基本都在12000元/吨以上,虽然临近年底,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但年跌幅也只有原料丙烯(跌幅40.6%)的一半,算的上是去年化工行业难得的暴利产品。全年来看,环保因素下的产能收缩是2014年环氧丙烷价格波动的直接诱因。
进入2015年,国内环氧丙烷行情持续向好,主流价格从年初的11000元(吨位,下同)稳步拉涨至目前的12200元,涨幅在10%左右。此轮价格的上涨主要受两大因素的推动:一是成本方面,自一月份以来,原料丙烯由于部分装置检修导致货紧价升,据统计,国内丙烯价格自年初上涨幅度在20%左右,对环氧丙烷市场形成支撑,二是需求方面,节后下游聚醚厂商陆续开工,备货需求加快释放。短期市场上涨势头依然强劲,随着3,4月份季节性旺季的到来,终端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加之环氧丙烷企业集体挺价较浓,上半年市场涨势可期。
目前,国内环氧丙烷总产能约280万吨,其中以氯醇法为主的产能占比超过60%。由于氯醇法装置存在易腐蚀、废水、废渣量大等缺点,近年来频频受到环保的打压。在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环保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随着2015年“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氯醇法企业压力倍增。化工在线认为,环保因素还将是2015年环氧丙烷价格波动的一大诱因。
从产能情况来看,2014年国内新增产能约56万吨,其中吉神化学30万吨/年装置于2014年上半年投产,采用的是赢创/伍德HPPO技术;另外中石化长岭分公司采用自有HPPO技术的10万吨/年装置于2014年年底投产。2015年国内计划投产产能在60万吨左右,主要包括烟台万华24万吨/年共氧化法装置和金陵亨斯迈新材料24万吨/年共氧化法装置,随着这两套大型装置的相继投产,国内环氧丙烷市场的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产能过剩的担忧将不再是杞人忧天。
从进口情况来看,2012~2014年,我国环氧丙烷的进口量一直保持在40-50万吨左右。2014年国内环氧丙烷进口总量达45.65万吨,较2013年增加2.6%,主要进口国为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主要进口省份为江苏省。2015年环氧丙烷进口量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基本维持在40多万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容小视。
整体来看,虽有环保因素助阵,但新产能的集中释放以及进口量的居高不下将是制约市场走势的绊脚石。化工在线认为,2015年环氧丙烷市场走势或将呈现两极分化,上半年涨势可期,下半年利空显著。长远来看,随着国内丙烷脱氢和煤(甲醇)制烯烃等项目的大量投产,丙烯下游衍生品的产能增幅将远大于需求的增量,环氧丙烷产能过剩的步伐也将随之加速,环氧丙烷高利润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
以上就是关于2015年环氧丙烷市场的行情走势的情况介绍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业的相关内容,请查看元素商城化工热点版块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